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近视眼已经成了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近视程度正在与致盲率呈正比趋势上升,成了全世界关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而近视的成因即用眼不卫生.对于近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方法很简单:注意用眼卫生.要教育学生正确掌握握笔、写字及读书的姿势,"读必坐"、"写必正",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33厘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用眼卫生,是大学生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重视大学生的用眼卫生,积极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让我们的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学会善待自己的眼睛。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争取最大限度地控制近视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以及性别、是否熬夜、是否长时间使用手机等16个用眼相关的行为习惯,探究其与近视发生的关系.对研究对象开展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得分的差异.结果:三所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7.4%;男性是近视保护因素(OR=0.453,95%CI:0.295 ~ 0.696);有躺着看书或手机的习惯(OR=1.710,95%CI:1.030~2.839)、夜晚熄灯后还使用手机(OR=3.292,95%CI:1.900~5.701)、每天连续使用手机4~6小时(OR=2.034,95%CI:1.117~3.703)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后,有躺着看书或看手机、用手揉眼睛、边走路边看手机等不良用眼习惯的人数都有明显减少.结论: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可以侧重于手机使用相关方面,多平台、长时间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纠正大学生用眼误区.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07,(11):3-4
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眼保健的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经过9年的技术储备、历时两年科技创新独家推出的一种“寓健于乐”、致力于防治青少年近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型眼保健模式“眼吧”正在我国迅速兴起,这标志着我国眼保健科技创新已获得了重大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漫步在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戴眼镜的同学。近视后会看不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因此,近视的同学不得不戴上眼镜,从而带来许多麻烦。科学研究表明,导致眼科疾病的诱因之一就是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保护眼睛不受“损害”,不良的用眼习惯易导致近视眼等眼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广闻博见     
劣质眼镜成为近视眼“帮凶”有关部门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近视眼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上海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达36.9%,近视率为33.6%。专家分析,学生近视率、视力不良率等持续不下的原因,除用眼不当和用眼过度外,眼镜质量低劣,验光仪器不合格,隐形眼镜不规范,已成为学生近视眼的“第一帮凶”。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人口世界第一。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近视人口达到6亿,其中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令人担忧,总体近视率为53.6%。不仅如此,有数据表明,近视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已经超过了一些传统意义上认为较为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和眼病,如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炎以及青光眼。因此,无论从卫生还是经济角度,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都成为了当务之急。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臣炜  相似文献   

8.
彭文 《百科知识》2013,(7):14-15
英国研究人员分析了4.5万名屈光不正患者的基因状况,发现了24个与近视有关的基因。其中包括与视觉信号传输、眼组织构造和眼部发育有关的基因,携带这些高危基因者患近视的风险是常人的10倍。此前研究发现,近视与用眼过度、户外活动少等环境因素有关,而这项新的研究则证实遗传因素也与近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最近接到“科学大众”转来青年朋友的一些信,询问近视眼发生的原因、能不能治疗、戴眼镜会不会使近视逐年加深,以及怎样预防近视等。还有的同学在信中说:在小学的时候视力很好,到初中就差些了,到高中以后就很明显地近视了,这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近视眼是怎么回事。可以这样比喻,我们的眼睛好比一架照象机,为了看得清楚,要看的物体必须清晰的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形成影象(视网膜如同照象的胶片)。平行光线若正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我们就会看清物体,这在医学上叫做正视眼,也就是视力正常。如果眼球比正常时候变长了,平行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就成了近视眼。在这种情况下,必  相似文献   

10.
漫步在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戴眼镜的同学。近视后会看不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因此,近视的同学不得不戴上眼镜,从而带来许多麻烦。科学研究表明,导致眼科疾病的诱因之一就是长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保护眼睛不受损害,不良的用眼习惯易导致近视  相似文献   

11.
由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眼保健的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经过9年的技术储备、历时两年科技创新独家推出的一种“寓健于乐”、致力于防治青少年近视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闻     
将眼保健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教育是学生视力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北京嘉铖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同仁医院眼科学硕士、中华医学会会员郑荣领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应将眼保健教育纳入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近视是由于长期不良用眼导致的眼睛屈光不正,无法看清较远处事物的一种眼部疾病。近视又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真心近视不可逆转,是长期眼睛过度疲劳造成的永久性眼部损伤,而假性近视可以逆转,只要注意科学用眼,劳逸结合,就不会转化为真性近视。目前我国真性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情况令人堪忧,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视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生活效率,令人频繁感觉眼部疲劳,如果人们没有得到良好充分的休息,近视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文章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所学相关知识,对近视低龄化成因与改进策略作一个浅析。  相似文献   

14.
党群  党平 《今日科苑》2004,(12):42-42
当今,在少年儿童中戴近视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如果做具体的调查,就会发现,这些戴近视镜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真近视,而很大一部分人是不应该过早戴上近视镜的。这一点引起了眼科专家的极大关怀与焦虑。爱眼防盲课题组的专家们对34186名小近视镜族调查检测,发现其中17.98%的人是真性近视;而82.02%的人是“不宜配戴近视眼镜的少儿”。  相似文献   

15.
近视属于屈光不正,一旦发病了若没有得到恰当的干预,就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后果。近视不但会引起视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视力障碍和致盲。近年来患近视的人数逐渐上升,且呈现了低龄化趋势,这种情况已引起我国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对近视的影响、发病机理作扼要阐述,并对预防措施的进展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近视会导致用户眼球发生形状畸变,近视用户眼球与视线估计中眼球参考模型的差异导致基于固定模型法得到的视线位置与用户实际视线位置不一致,这影响了视线跟踪的数据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眼球误差模型的眼动数据校正方法。结合眼动仪使用中例行的视线标定,通过计算视线标定过程中参考点与对应的视线估计点之间关系求得近视用户眼球与视线跟踪中眼球参考模型之间的眼球误差,然后根据眼球误差计算跟踪数据误差,最后将误差量补偿于眼动数据,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近视用户眼球发生形状畸变时其眼动数据偏差不仅与近视程度有关而且与用户观察点位置密切相关。数据校正前,视线估计点与真实值平均偏离误差为48. 66pixels;数据校正后,视线估计点均匀分布在真实值周围,平均跟踪误差为28. 02pixels,并且可以验证,随着观察对象位置不同及近视程度变化,矫正后的数据偏差始终小于48pixels。说明以上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校正近视造成的眼动数据偏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多阶段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数理统计列联表的卡方独立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学生近视的形成和发展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饮食习惯,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日益严重的近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防治方法层出不穷,但收效甚微。笔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已彻底治好了自己的近视眼,并从中得到了与传统眼科医学根本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传统眼科医学认为近视眼(非手术)不可治,笔者认为此观点不正确,其主要理由如下:1.近视中造成眼球变形的直接原因是“力”,是持续对眼球产生的作用力,不论是视近、视远,眼组织间的配合与协调(调节、集合等),都是通过力来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力的作用,眼球不可能变形;有了足够的作用力,眼球又不可能不变形。对眼球的作用力,随着…  相似文献   

19.
伊尔健 《今日科苑》2007,(1):117-117
陈先生因为左眼的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来门诊求治。他本来两眼的近视度数都差不多,但是近半年来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近视度数急速地增加到2000度。“眼镜店的验光员告诉我,他们怎么调度数都配不出来适合我的眼镜,说我可能是弱视。我真的是弱视吗?”陈先生忧心忡忡地问。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7)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上防控近视的治疗方法也是五花八门。近视防控的第一步是预防其发生,而家长往往在其子女近视发生之后,才开始进行矫治与防。近视的发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家庭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近视的影响因素设置问卷项目内容,通过调查问卷掌握并分析小学生近视眼的家庭防控现状,从护眼宣教、用眼作息、课外减负、电子产品使用等多方面,提出近视的家庭防控措施,符合小学生学习生活特点的视觉训练方式,以预防和延缓近视发生,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