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磊 《体育科研》2016,(1):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学生 《精武》2011,(A1):37-3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存在对体育竞赛认知程度不够、体育竞赛的参与情况不理想、体育竞赛的组织机构不够完善、体育竞赛的开展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提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体育课相结合;体育竞赛的竞技性和休闲性、娱乐性相结合;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魏磊 《体育科研》2016,(2):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参与组织体育竞赛的现状、途径、程度和自我认定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以期为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校园群众体育竞赛是体现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校园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舞台。如何举办重在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校园体育竞赛也就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提出了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合理安排竞赛时间;组织形式多样化;制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标准;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到俱乐部、体育社团、学院的指导与训练等发展对策,为构建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校园群体体育赛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磊 《体育科研》2014,(6):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清华大学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与哈佛大学斯特劳斯杯学生体育联赛的竞赛体系进行比较,从项目设置原则,竞赛组织基础,竞赛分组、项目选择、积分原则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以期为清华大学百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建议清华马约翰杯改进竞赛积分原则,强调重在参与;严格区分高水平运动员与业余选手的比赛;加强与首都高校及世界名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拓展学生体育竞赛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0,(2):181-18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武汉市部分中小学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要发挥体育竞赛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在对策上应当考虑: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把体育竞赛纳入学校阳光体育计划,营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建立切实有效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创新体育竞赛规程和方法;提供组织体育竞赛专项经费,改善场地设施;加强学生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的培训,动员家长参与或支持。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终身体育视域下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手段、内容设置、竞赛形式等进行改革,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文化节不仅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内体育赛事的主要组织形式,而且也逐渐并正在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交流、沟通、学习与业余生活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已经从单纯的体育竞赛发展演变成为校园中一幅独特靓丽的真实大学生生活画卷。然而,由于开展体育文化节涉及的项目多、人员广、时间长等特点,其组织、协调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节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为集中展现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组织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的智慧,广泛交流办赛经验,以便更好地促进校内体育竞赛的改革,一线话题栏目组将以《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体育竞赛设计与实施方案》为主题,用专版集中刊登此类稿件。现将相关征集资料的内容与要求通知如下:一、征集内容所有在本校举办过的,能够清晰地体现出全员性、教育性、发展性和独创性的校内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资料。如以体育竞技项目(田径、武术、体操、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为主的运动会或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等方法。对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校内课间活动有97.78%参与、班级组织体育活动有81.98%参与;有68.3%的民工子弟初中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民工子弟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参与活动项目以趣味游戏、表演和运动队训练为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明确、积极性较高;男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率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历史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项目、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竞赛4个方面梳理美国侨民在近代上海的体育活动。体育在上海首先是以一种生活方式出现的,大多数流行的体育项目主要是作为娱乐活动在租界出现的,他们的主要载体是体育竞赛;美国侨民参与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了近代上海城市化和城市公共娱乐事业的发展;美国侨民参与建立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类型的组织,表现了现代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美国侨民在内的西方侨民带来的体育生活方式对近代中国体育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毕金泽  孙帅  郭振 《体育学研究》2024,(1):82-91+111
北洋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开端,亦是近代较早开展体育竞赛的官办大学,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中并未对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科学选取检索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中英文近代电子史料数据库,对近代与北洋大学堂体育竞赛有关的史料进行梳理与研判,继而确认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研究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7年11月27日,比赛设有12个运动项目,共计170余人参与。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9年5月20日,比赛设有11个运动项目,参赛学校有北洋大学堂、芦汉铁路学堂与天津水师学堂。同时,鉴于北洋大学堂特殊的历史地位以及首次校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1897年11月27日,由北洋大学堂开展的校内体育竞赛亦可视为近代中国本土大学体育竞赛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校园体育竞赛是高等院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窗口,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从终身体育视角下分析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校园体育竞赛为立足点,提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改革路径,认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从竞赛项目设置、竞赛制度管理、组织手段、竞赛成绩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激发高校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从项目形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众参与程度对竞赛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能让更多的人成为体育竞赛表演的潜在观众,而体育竞赛表演能吸引更多的民众爱好并参与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运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体育表演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俊勇 《体育风尚》2023,(7):131-133
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文章以“双减”精神为指导,以校内体育社团为研究切入点,结合理论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对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校内体育社团建设具有较强可行性;体育社团建设过程中存在对社团认识不到位、社团活动项目单一、社团活动次数较少问题;通过提升对社团的认识、丰富社团活动项目、开发社团活动资源,可以完善体育社团,让体育社团与课后服务有效融合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期望为同类型研究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5,(4):94-98
残疾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是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项重要内容。维护残疾学生体育竞赛权有利于推进残疾学生体育权利的发展、逐步实现社会融合。通过对麦克法登案的探究,认为:美国残疾学生体育竞赛权的立法是积极的;法律保障工作的开展是及时的;在各级赛事中的执行是有效的,从而促进了残疾学生体育竞赛权的理论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保障残疾学生体育竞赛权的四点建议:加强立法;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健全救济途径;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以期实现残疾学生广泛参与体育竞赛、切实享有平等竞赛权。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众体育竞赛的组织与运作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陆淳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29-131
以清华大学连续8年的"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为研究对象,对运动会的指导思想、竞赛 运作模式、竞赛内容的设置、竞赛办法以及运动会的计分和奖励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运动会的 组织与运作以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课所开设的项目为主要竞赛内容,实施体育竞赛贯穿全年的 计划,达到"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竞赛"的目的,起到促进体育教学和运动技术水平提 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开展群体活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体育竞赛是颇为重要的方面。几年来我们在组织安排校内竞赛中,作了一些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校内体育竞赛应逐渐形成制度。每学年的竞赛日期和项目应基本固定(不排除情况变化所做的部分调整),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在师生头脑中形成“比赛钟”,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