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炜 《教育与职业》2007,(35):77-78
外语教学的最终结果体现在学习的主体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必须重视学习的主体。文章通过对外语学习主体的综合分析,认为克拉中的“习得-学得假说”假定成人第二语言习得在方法上与儿童习得母语是一致的观点,过于简化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忽视了学习主体在外语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认识克拉中的“习得-学得假说”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本旨在分析Krashen的二语习得假说与我国外语教学的不适合性。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学习外语的特殊性:1、外语教学不具备大量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2、外语学习不具备第二语言学习的明确的归附型学习动机;3、外语学习过程是“有意识的”过程,并非“下意识的”“拾遗”过程;4、我国外语学习起步太迟,年龄偏大。由此得出结论: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照搬第二语言习得假说,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摸索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外语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3.
Krashen的"输入假说"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Krashen的“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它强调语言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可理解输入和低情感过滤。该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为现行的外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情感过滤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对语言习得过程情感因素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了解与掌握该理论的精髓并用之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对提高外语课堂学习效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情感过滤假说理论的阐述,从多个层面上探讨了其对我国的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民军 《教育与职业》2006,(29):114-116
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克莱森(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外语学习中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以及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外语课堂学习中调控焦虑的策略,以期对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者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探讨了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假说、敏感期假说及大脑优势侧化等理论观点,对国内外就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问题所开展的实验和研究作了介绍,比较了儿童、少年、成人各年龄段的外语学习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实际的外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志明 《文教资料》2006,(35):183-184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是指导外语学习与教学重要的教学理论,它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该理论为指导,简单分析了Krashen所提出的“输入假说”,并对输入假说在听力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及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国内外二语习得年龄问题实验和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临界期假设理论和非临界期假设理论,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外语要从小学起”的普遍趋势,对其客观现实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儿童外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教学和外语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输入与情感因素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克拉申的“输入”和“情感过滤”假说.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高职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并探讨了“输入”和“情感过滤”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外语要从小学起”是当前世界外语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挑战的一个教育举措。文章从理论基础、教学实践、语言学习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都涉及到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等问题。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助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或模式来指导和探讨我国外语教学,有利于改革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为依托,探讨二语习得对我国外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上个世纪语言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合理成份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试图从语言影响思维的角度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首要条件。外语教师决定着课堂外语输入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外语教师对语言学习理论了解与掌握的很大程度影响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理论上客观地介绍克拉申的i+1输入假设的理论基础与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讨论输入假设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同时表达了对假设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Karshen’s Monitor Model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This paper analyses Krashen’Monitor Model,which is includes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the monitor hypothesis,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the input hypothesis,and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Karshen’s Monitor Model still enlighten modern English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Stephen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plays a vital ro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ffectiv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based on thi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6.
论语言输入与外语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输入对外语习得的重要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在国内外语言学家们所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本文主要以这一假设为理论根据,阐述了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意义和如何进行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双语教学目标由历史学科目标要求与外语运用目标要求组成。其中外语运用目标是以学生认知的一般理论为结构框架,以双语教学的目的指向为内容主题。外语运用目标的到位应以学生的外语水平为基础,以不损伤历史学科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以采用不间断推进的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18.
"补缺假说"论的提出旨在阐释外语学习的机理,强调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能被正确、恰当、流利使用的前提.通过对"补缺假说"的验证,得出结论,即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通过人为地补足语言的适用语境,有效地融合连用语境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背单词、记语法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输入输出理论中的克拉申输入假说、Swain的输出假设、中介语理论和教师纠错性反馈理论等给外语教学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启示,同时也给外语教师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根据这些启示,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英语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指导教师创造宽松和谐、低情感障碍的课堂氛围;帮助教师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指导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型学习;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输出过程中的错误,特别是规律性的错误;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及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语言学习的认知基础和掌握程度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在我国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应是学习的努力程度、合格的师资及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