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生物》的实验十“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是新教材中的开放性实验 ,教学目标定位于“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和“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显然 ,增强开放性 ,增加学生实验活动的自主性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植物向重力性”自主性实验 ,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从准备、选材、设计、操作、分析到结论的全过程 ,在独立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 实验时间和条件因为向重力性实验对材料、用具、药品等要求不复杂 ,学生有理论基础 ,故采取课后自主性实验方式…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激素调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第二课时学习“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在第一小节中,有一个学生实验:“植物的向性运动”。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此时已是初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已较低,完成此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可安排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利  相似文献   

3.
一、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随外界刺激的方向而定.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根据该原理,由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向性运动,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植物的向性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内容有关。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内容,与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细胞分裂等  相似文献   

5.
高等植物不像动物那样自由移动整体的位置,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产生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是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主要有两类,即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向性运动是与植物生长有密切联系的一种运动方式。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向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7.
植物具有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定向运动.对植物的向性运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①小麦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方向;②玉米根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和材料物品自选).  相似文献   

8.
课堂的使命是为人生播种希望的种子。通过解放学生和放飞学生来为学生人生播种希望的种子: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学会观察;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学会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学会表达;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学会创造;解放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学会倾听;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感悟。通过解放与放飞,最终学生收获的将是“聪明”与“智慧”。  相似文献   

9.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不同器官对其敏感度的差异性)和植物的生长特点(向性运动和顶端优势)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个难点。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未能协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学生就会被这样两个问题所困惑:一是为什么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而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却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植株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相似文献   

10.
新版中师《生物学》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泡子植物生殖特点”一课,包含两个知识点和重点:①池子植物生殖特点;②泡子植物主要特征。重点中又含有两个难点:①萍和联的生殖过程;②破抱子囊群和相干的形态特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①知识上:使学生掌握抱子植物的生殖特点和池子植物的主要特征。②能力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③思想上: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为了让学生能从多方面去观察抱子植物的生殖过程特点,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学会运用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去探索掌握相…  相似文献   

11.
植物具有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定向运动。对植物的向性运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①小麦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方向;②玉米根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和材料物品自选)。1 实验设计要求实验事先并不知道实验结果,需要我们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实验设计之前,应掌握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技术。实验  相似文献   

12.
张庆山 《课外阅读》2011,(11):289-289
任何一个生物体都在不断地通过自身“以变应变”的多种方式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就整个植物来说,虽然不能自动地“转移阵地”,然而植物体内在各个层次,如:细胞内部、成段组织以及整个器官等都可能进行各种运动,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本文主要从概念、生理意义和机理角度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做简要比较,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学生完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学会通过应用该实验原理初步测定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同时,让学生明确:参与实验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已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教师的教法研究,忽视学生的学法研究;重视教学效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去学,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体育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一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1 从定义上比较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不难看出向性运动是单方向刺激引起定向运动 ,而感性运动是不定向刺激引起的整体或局部运动。2 从作用机理上比较2 .1 向性运动作用机理主要是单向刺激引起植物体内的生长素 (IAA)和生长抑制剂 (ABA)分配不均匀造成的。如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都属于向性运动。单侧光照引起IAA在特定部位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而ABA的运输却正好相反 ,从而造成植物…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不同器官对其敏感度的差异性)和植物的生长特点(向性运动和顶端优势)这两个知识点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是个难点。如果教学中教师未能协助学生突破,会经常被学生追问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两重性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却是背光侧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浓度低生长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二是植物水平放置时重力会引起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  相似文献   

17.
植物在生长发育期间表现出了一些向性和运动的类型(例如:偏上性,回旋转头运动,向地性、向光性)。大多数植物的向性,首先表现在它们的初生根具有独特的正向地性。的确,这些根必须很快地“确定”土壤中水份和矿物的位置,以便保证植物的生存。因而,这  相似文献   

18.
李倩 《江西教育》2023,(15):66-6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有向性”的材料,注重“有向性”的思想方法渗透,引导学生的“有向性”表达。“有向性”材料是学生有序思维的根基,“有向性”方法是学生有序思维的关键,“有向性”表达是学生有序思维的重要标志。培育学生的有序思维,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应然之举。有序思维,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朱方萍 《现代语文》2007,(4):111-111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学会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使用技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辩证观点,养成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