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语堂是劳伦斯在中国的“知音”,劳伦斯在自然观、性爱观、女性观等的主张以及他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林语堂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在以往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娴熟的艺术手法把家庭对他的影响,他与弗丽达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他对当时社会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展示在<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说是劳伦斯一生创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善于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创作主旨———揭示自然与工业化的对立,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从《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这三部劳伦斯的代表作中的自然界中的四季的景物描写入手,从象征、烘托情节和二者结合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景物描写在反映作品主题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成为解读劳伦斯作品创作的第二语言。这三个角度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读者理解景物描写在劳伦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戴·赫·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创作,从时间上分,经历了三个阶段:1907~1914年期间,劳伦斯的创作以心理分析见长,语言朴实,情节动人,人物丰满;1915~1922年期间,劳伦斯短篇小说创作进入旺盛期,他的作品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绝望;1923~1928年期间,劳伦斯创作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西方文明的腐朽堕落,同时挖掘了崭新的小说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科大 《考试周刊》2013,(67):12-13
本文基于国内劳伦斯研究翻译日渐兴起的趋势,以黑马译劳伦斯长篇小说的几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文本进行文化背景、语言、文学技巧三个层面的取样分析,主张评价劳伦斯小说汉译本时应考察译者是否保留了原作文化、文学技巧和语言的异域性,而遵循异化法为主要翻译策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戴·赫·劳伦斯是个颇有多议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了劳伦斯及其作品:1、“不做生活中死人”的小说家,通过对他有关信件的分析研究,指出劳伦斯“拉纳尼姆”主张的荒谬。2、劳伦斯的几部重要代表作。较扼要地分析了《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3、劳伦断和“血的意识”。意在阐述劳伦斯有关性的观念,指出我们在劳伦斯小说中所领略到的“血的意识”,是建立在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劳伦斯独尊男性的偏见以及赞赏男性性器的心理变态,比弗洛伊德的“里必多”说更玄乎。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在创作的第三阶段和最后一个阶段所写的小说当中,经常将自己置于其作品中充当原始性以及无意识的代言人,甚至很多人在他这两个阶段的小说当中读出明显的帝国主义情结,认为劳伦斯是一个鼓吹集权和支持纳粹统治的人。本文通过对劳伦斯后期两个阶段小说的分析,认为劳伦斯是一个关心人类终极意义的作家,在是否走向集权和纳粹的路上,他并没有变节。劳伦斯通过对领袖和原始宗教问题的探索,突出反应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关切。  相似文献   

8.
◇乙子与情人》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伟大小说家劳伦斯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创作的背景环境和人物素材很多都源于作者本人早年的真实生活。童年的矿区生活是劳伦斯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不仅如此,母亲莉迪亚和初恋情人杰西这两个在劳伦斯生命早起极为重要的女人也是影响他创作《儿子与情人》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劳伦斯的成长环境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反映,以及他生命早期的两个重要女人——母亲莉迪亚和初恋情人杰西,与小说中的莫瑞尔太太和米利亚姆的形象对比分析,揭示出他的早年的矿区生活和这两个重要的女人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证实小说《儿子与情人》的浓厚的自传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批评视域观照劳伦斯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劳伦斯是一位具有生态前瞻意识的作家。劳伦斯在其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紧紧扣住“肮脏与黝黑”、“魔鬼与奴隶”、“欲望与死亡’’三个方面书写了由于生态危机而导致的生态美缺失,即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谐社会生态的丧失和精神生态的失衡。蕴含着与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发展观、人与人和谐相处观及人格完善动力观等当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相契合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一生的创作都在书写女性以及与女性相关联的主题,然而舆论对劳伦斯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甚至是有失公允的。本文通过对劳伦斯《自信的女人和温驯的男人》一文的文本解读,分析了劳伦斯对女权运动的理性思考,探讨了劳伦斯女权意识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解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发现劳伦斯的性爱哲学集中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主张建立坦率的性意识;主张回归自然,回归本性,在纯洁的性爱中实现灵和肉的整合;性爱不同于淫秽,建立在灵和肉整合基础上的性爱是生命活力的源泉,是美的表达。但劳伦斯的性爱哲学也不乏偏颇之处,他过分夸大性爱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同时他的性爱哲学中也充斥着浓厚的父权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白对诗歌的见解和主张,大部分散见于他的诗篇,其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对诗歌社会作用的看法和要求;二、对齐梁文学的认识和评价;三、对创作理想和创作目标的倡导与追求;四、对艺术方法和艺术风格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一生中创作了十余部诗集,涵盖爱情、自然、生死等多样性主题。《鸟·兽·花》是他最浓墨重彩突显自然的一部,也最为学界所青睐。这部诗集里的"乌龟"组诗是"兽"中的精品,深刻地反映出劳伦斯的诗歌创作观和生死观,却为学界所忽视。从意象呈现、血性意识、生死轮回等三个方面探析"乌龟"组诗,有利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劳伦斯作品的主题内蕴与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基恩·萨加认为劳伦斯具有独特的、戏剧性的并且是带有内在节奏的生活经历.而使劳伦斯的生活具有这些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他采取了神话形式中最古老的、最富有感染力的形式——探索形式.基恩·萨加的话说出了劳伦斯一生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解救人类和改造社会,他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而且,他的这种对于人类出路的探索又经历了一番苦难的历程.纵观劳伦斯的创作和他富有独特性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把劳伦斯的探索过程分成三个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倡导通过重建男女关系来拯救病态的工业社会.其小说一再浮现他本人关于创造完美爱情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互创与永恒三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手,分析<虹>、<恋爱中的女人>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历程,探索劳伦斯完美爱情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莫友芝《影山词》稿本最近在贵州省博物馆发现,和其他各种《影山词》相较,稿本《影山词》独具文献价值.首先,稿本《影山词》比其他各种版本多出14首词作;其次,稿本《影山词》留有大量的黎兆勋等人的批语,从中可以看出莫友芝、黎兆勋的词学观念,可知浙西词派对莫友芝、黎兆勋词创作的影响,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浙西词派的影响范围;第三,从稿本可以探究其他各种版本《影山词》的流变;第四,通过稿本《影山词》可以校正他本《影山词》之误,亦可纠正前人对《影山词》的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1912-1914年期间创作了以《普鲁士军官》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形成了劳伦斯承上启下的界碑和过渡带.这以前的作品《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创作上的学徒期,达到了写实主  相似文献   

18.
D.H.劳伦斯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倡导通过重建男女关系来拯救病态的工业社会。其小说一再浮现他本人关于创造完美爱情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互创与永恒三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手,分析《虹》、《恋爱中的女人》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历程,探索劳伦斯完整爱情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白孔雀》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由于它在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尚欠成熟,故常被认为是二流作品。该小说劳伦斯始创作于他在伊斯特沃德当小学教师时,1906年他进入诺丁汉大学学院后继续构思加工,曾经三易其稿,最终直到删改成“一块精美的香皂”符合了出版商“净化”的要求才在1911年1月得以出版。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与从伦理学、政治学或者是宗教学的角度研究文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通过细读文本,从文学地理学中自然地理景观和民俗风情的视角来解读劳伦斯的作品《羽蛇》,可以发现:劳伦斯对自然的崇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推崇,以及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公然反抗。他主张在思想上的求新和在精神上对自由的追求,并且主张在人民生活中去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