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Y型管结构简单,用途广泛,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很少使用,若能根据其结构特点,将其用于中学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很多有价值的用法。下面介绍一组可以在Y型管中进行的化学实验。a.验证硝酸的强氧化性。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是验证硝酸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用Y型管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使两个实验先后在同一装置中对比进行。实验时,先将铜丝伸入浓硝酸中,铜丝和浓硝酸立即发生反应,液面上充满红棕色的NO2气体,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当NO2充满Y型管后,抽拉并转动铜丝,再将铜丝伸入稀硝酸中,此时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的NO气…  相似文献   

2.
NO气体的制备如果在敞开的试管中进行,生成的NO会立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得不到较纯净的无色NO气体,在试管内总是会看到或深或浅的红棕色.如果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可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将钢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固定在胶塞上.2.将玻璃管连接在b端,使其与U型管连通.从a端注人稀硝酸,至液面接近U型管口.3.将带钢丝的胶塞塞住a端(U型管内应无空气),随后反应开始,有无色气体生成,U型管中的稀酸被压入玻璃管中.待收集到一定量的气体后,用胶塞塞住C端,同时将带钢丝的胶塞拔出.在a端U型…  相似文献   

3.
木炭对二氧化氮气体的吸附和对溶液中红色素的吸附.一.实验装置A.具支试管,B.可上下移动的铜丝,C.悬挂在铜丝上的铜箔,D.1mL浓硝酸,E.本炭块,F.1滴红墨水溶于50mL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G.小汽球,K1、K2、K3是橡胶管上的止水夹.二.实验操作1.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开启K1、K3,关闭K2,微热试管若U型管水面左降右升,再开启K2,气球胀大,U型管水面左升右降,说明气密.2.拆开装置,在试管底部加1mL浓硝酸,在试管的胶塞上插铜丝,铜丝上挂少量铜箔,将胶塞塞紧试管,锥形瓶中放入预先灼烧过的…  相似文献   

4.
在教材中制备一氧化氮的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生成的NO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往往得不到纯净的无色的NO气体。氮的氧化物的逸出还将造成大气污染。如将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可彻底解决这一问题。1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1所示,在U形管中装满稀硝酸,将一束铜丝绑在胶塞上,并在胶塞上装上一个装满空气的分液漏斗。U形管的右边装上一个带长颈漏斗的胶塞。实验之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带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形管的左端,这时铜丝将与稀硝酸接触,反应开始进行,在U形管的左端将看到无色气体产生,U形管右端的液面…  相似文献   

5.
谈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新教材第二册第15页[实验1-7]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是体现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一个重要实验,教材采取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我认为有几个地方欠妥。①由于Cu与浓硝酸迅速反应放出NO2气体,因而在系塑料袋的时候和拆洗的过程中都会有NO2气体逸出,从而污染环境,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②在该实验操作中,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③在Cu与稀硝酸的反应中,由于试管内有空气存在,生成的NO气体很快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不易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1实验改进a.Cu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橡皮塞上插入一根可以上下抽动的…  相似文献   

6.
药品 :过氧化钠、酚酞试液、二氧化碳气体。仪器 :2 50ml烧瓶、烧杯、单孔塞、玻璃管、止水夹图 1装置如图 1所示 ,已省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 :1 取一只 2 50ml圆底烧瓶 ,无需干燥 ,收集满一瓶CO2 气体 ,向烧瓶中加入过量Na2 O2 粉末 ,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充分振荡使反应完全。可观察到淡黄色的Na2 O2 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的Na2 CO3固体。2 打开止水夹 ,将一只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 ,木条开始燃烧 ,说明Na2 O2 与CO2 反应生成了支持燃烧的氧气。3 重新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相似文献   

7.
针对鲁科版教材中Cu与浓、稀HNO3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实验,最终利用U形管、导管、止水夹、注射器等实验室常见仪器,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反应改进装置。装置巧妙地利用四氯化碳、磁铁以及缠有铜丝的磁子,将浓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2与H2O制备稀HNO3的反应、稀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合于一体,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产物无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铜与稀硝酸反应如下 :3Cu + 8HNO3 (稀 )   3Cu (NO3 ) 2 +2NO↑ +H2 O实验现象应该为生成无色的气体 ,但往往观察到的是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需改进。2 操作步骤及现象          图 12 1 按图 1所示连接好仪器。2 2 取下b端胶塞将铜丝一端插入胶塞内约0 5cm处。另一端绕着玻璃棒盘成螺旋状。2 3 把U形管略向b端倾斜 ,从b端加入稀硝酸至满 ,将带有铜丝和玻璃棒的胶塞塞紧b端管口 (不能混入空气 )。反应开始由慢到快 ,液面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蓝色。随着…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必修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 (1990年 10月第 1版 )实验 6— 5铜和稀硝酸反应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无色 )+ 4H2O,验证了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但事实上往往不容易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而只能在试管口看到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造成了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制出了“铜和硝酸反应演示器”,应用于教学后,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实验装置: (见下图 ) 二、装置制作:先用粘合剂氯仿将 U型管和 2mm厚的有机玻璃板粘结起来,使 U…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装置 说明:①为弯成螺旋状的铜丝,②和③为玻璃导管,中间用乳胶管连接,在乳胶管上有一止水夹K,B试管中装有1mol NaOH溶液.  相似文献   

11.
类型4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例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5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图5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3、4、6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相似文献   

12.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是探究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现行苏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在第100页中有该探究实验的介绍,教材装置如图1所示。教材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及NO2气体溶于水生成无色NO气体;再加水稀释剩余的浓硝酸使之成为稀硝酸,则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NO气体。结合教学实际,已有诸多学生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1 实验装置的改进如图 1所示 ,在较粗玻璃导管的两端 ,一端用附有止水夹的乳胶管封住管口 ,另一端套上单孔橡胶塞 ,塞紧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的瓶子。在乳胶管的另一端套上同样的带有橡胶塞的玻璃导管 ,塞紧装有空气的瓶子。实验时 ,只需打开乳胶管上的图 1止水夹 ,两瓶中的气体彼此进入对方 ,结果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 ,颜色变得均匀。2 装置改进后的优点用附有止水夹的导管代替玻璃片 ,克服了有害气体外逸。两瓶放在桌面上 ,安全性比较好。3 需注意的问题为了增大不同气体之间的接触面 ,节省实验时间 ,玻璃导管要粗 (直径约 1c…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实验八硝酸的性质》中安排有稀硝酸与铜作用的实验,要求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1:2)反应的实验,收集气体并检验无色的NO能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但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时,看到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而收集到试管中的气体当打开拇指时却没有看到气体颜色的变化,学生非常疑惑。笔者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学生共同研究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二、实验操作:1.铜与浓硝酸反应。先按上图装置好,右侧支管注入的是浓硝酸。然后关闭弹簧夹,将二支管向左倾斜,使铜片与浓硝酸接触,反应立刻进行,当见到红棕色气体布满管内空间时,即可将二支管向右倾斜,使铜片与浓硝酸脱离接触,反应随即停止。2.铜与稀硝酸反应。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装置如下图A 用离子交换柱弯制的玻璃管B 用玻管弯制的长滴管C 安全漏斗 D 铁架台E 止水夹 F 温度计G 玻璃盖片 H 玻璃活塞I 小气球 J 15 0ml锥形瓶K 酒精灯 L 垫木M 5 0 0ml烧杯2 实验步骤2 1 在 1 5 0ml锥形瓶中注入约 5 0ml水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冷水 ,向玻璃管中注入1 5ml浓硝酸 ,再逐滴滴加浓H2 SO42ml,用长弯曲的滴管取 1ml苯插入带有安全漏斗的橡皮塞中 ,塞紧管口 ,挤压滴管胶头滴加苯。2 2 打开止水夹放出冷水 ,然后向烧杯中注入热水 (约 6 0℃ )。2 3 插入温度计 ,在 6 0℃水浴…  相似文献   

17.
一.敞开体系中的实验在盛有稀硝酸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碳酸钙固体,生成的CO2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将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直到气体上升到试管上部才能看到有红棕色气体出现.二.密闭体系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将装置安装好.试管中盛稀硝酸,液面距管口1cm至1.5cm.在靠近胶塞的玻璃管上缠绕铜丝,长度视实验需要而定.然后塞紧橡胶塞.铜丝即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片刻后就有溶液从A端流出(可以用来说明有气体产生);在A端下面放置一小烧杯,以承接流出来的流体.待铜丝和稀硝酸液面脱离,从A端用洗耳球向试管中…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2.1 铜与浓HNO3的反应及NO2的性质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约10ml浓HNO3,插入铜丝,使之与浓HNO3接触反应产生NO2,同时关闭三通活塞,使产生的NO2暂不进入玻璃Z管"1"或"2",生成的NO2气体可将HNO3沿导管压入漏斗中,从而使之与Cu丝脱离接触,此时反应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19.
2 实验步骤:2.1 铜与浓HNO3 的反应及NO2 的性质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约10ml浓HNO3 ,插入铜丝,使之与浓HNO3接触反应产生NO2,同时关闭三通活塞,使产生的NO2 暂不进入玻璃Z管“1”或“2”,生成的NO2 气体可将HNO3沿导管压入漏斗中,从而使之与Cu丝脱离接触,此时反应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20.
实验与制作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师化学教材中用以说明浓、稀硝酸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该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无污染,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1.实验装置(如图)。 2.实验步骤及现象: (1)铜与稀硝酸反应 ①在大试管中加1/3药匙碳酸钙粉末,然后慢慢加入10mL左右的稀硝酸,同时盖上插有玻璃管,玻璃管内插有铜丝的胶塞,但这时铜丝不和稀硝酸接触,试管内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用来除去大试管内的 空气,待大试管内无气泡生成时,抽动铜丝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