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井茂龙 《新闻世界》2012,(7):107-10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包括所有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又是一度云遮日暗的天际让历史沉重地记下中华民族蒙难的一笔 ,广东、北京、山西、河北……“非典”如同狂风暴雨喧嚣着、肆虐着无情地冲向这个曾受过太多灾难的民族又是一个神鬼人际的较量又是一次艰难殊死的搏斗让历史凝重地记下中华儿女奋斗的一笔 ,中央、地方 ,领导、民众更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险恶环生的“非典”面前用科学、靠技术、用爱心、靠勇敢筑起了一道抵御病魔的堤防又是一个人定胜天的伟绩又是一个气贯长虹的壮举让历史骄傲地记下中华民族辉煌的一笔与“非典”对垒我们经受了考验与死神抗争我们再创…  相似文献   

3.
吴咏林 《新闻前哨》2004,(11):14-15
又是一个猴年,又是一个甲申.逝去了的光阴.再也不能复返;走过去的脚步,再也不能收回。花甲已经临近——我该退休了!  相似文献   

4.
<正>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当人们沉浸在辞旧迎新、欢庆新春佳节到来的时刻,2006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在一片凯歌声中脱颖而出,以绘制海峡西  相似文献   

5.
兰台春早     
看!又是一度春色如许,又是一派风光北国。2011年的春天,为党的90岁生日礼赞,为兰台的明天描摹,这是一个无限生机和创造迸发的春天,这是一个激情涌动、胸怀激荡的时刻!驻足在春光的肩头,回忆昨  相似文献   

6.
档案馆应该保存什么样的社会记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档案馆应该保存什么样的社会记忆?这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请大家谈一谈认识,发表一下高见。李文以(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档案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宏观上控制事物的发展,对微观事物加以兼顾。每一份文献都具有自身独特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规格很高,一共有29个成员单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是其日常办事机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又是如何运转的?北京市宣武门外大街40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八楼,有一个为数不多的24小时值班的办公室。它就是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它又是如何运转的?  相似文献   

8.
书刊划界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书刊划界,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既是一个棘下的问题,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书、刊特征十分明显的出版物,划分它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解决那些兼有书、刊两种以至许多种特征的出版物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研究——既是一个能够让你仰望星空而充满神圣感、拷问良知而激动不已的领域,同时又是一个能够让你感知种种历史因素以及种种利益关系的错综交织而又必须理性、冷静面对复杂现实生活的领域;既是一个能够让你必须有勇气、有能力明确判断出是与非的领域,同时又是一个能够让你必须基于现实状况、按照可行性原则提出社会成本相对较小的建设性方案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5,(7):40-40
这是一个遍地机会的时代。又是一个满眼迷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又是一个见怪不怪的时代。处于时局中的传媒,自然不能脱俗。甚至,有时还冲在前面烧几把火,让自己也火一把。既树了牌子,又赚了银子,可谓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奇人,他是一个琴棋书画俱精的艺术家,同时,他又是一个事业有成、乐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他就是人称为海峡西岸民间奇人的林升兆。  相似文献   

12.
王飞  王芳 《湖北档案》2003,(10):23-24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它既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既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又是一项机密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干部工作质量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人才,所谓“得人才则得天下”就是这种思想最集中的概括。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做一个真正的爱才者又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爱才者必须具备卓识和胆识,前者是识别人才,而后者是保护人才。人才问题又是一个难题。作者不揣冒昧,借本文意欲谈谈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主要是关于人才的识别选拔、教育培养、聘任使用、流动和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志懿 《传媒》2008,(12):8-13
回首又是一年…… 即将逝去的2008年,令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忘记,却又不忍回首。  相似文献   

15.
张维清 《档案天地》2012,(10):44-45
知足、知恩、知责,既是档案工作者思想品德修养普遍性的问题,又是档案工作者立身做人需要回答的特殊性问题,也是实现档案工作者人生目标的要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好"三知"问题,对档案工作者来说,又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态度和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可以说是一个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是否是高尚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6.
因此,如果真要给一个答案,就当下而言,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假命题;而对于内里的需求,以及未来而言,它又是一个真命题。不过不管如何,谈论它,现在绝对还是一个奢侈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消失的羌寨     
搬还是不搬?大地震所导致的村落迁徙,对于许多羌族人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但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辩解的语境     
既然卢梭写《忏悔录》不能救赎灵魂,那是为了什么?德曼说他在辩解,他又是为什么而辩解?从文本和语境的角度看,他写作的环境又是如何的?沿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被迫辩解的卢梭,一个在无意中改变时代语境的卢梭。  相似文献   

19.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它既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既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又是一项机密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干部工作质量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热情的,却又是冷酷的;他是刚毅有决断的,却又是犹豫不决的;他是开朗的黎明气息,却又是忧郁的黄昏情调;他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他是父亲的儿子,又是他父亲的叛徒。"这是曹聚仁先生在《蒋经国论》一书中对他这位浙江同乡的评论,他还称其为"哈姆雷特式的人物"。近日的新剧《北平无战事》中,始终在电话听筒那一侧的终极BOSS"建丰同志"(即蒋经国),无时无刻不显露着这种令人"捉急"和揪心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