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香菱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首先,她是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其次,她是作者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给了判词的唯一一个女子。正如判词所言:"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她是一个非常命  相似文献   

2.
浪漫     
真正吸引刘朱华的,是张老师对她名字的新鲜解释. 升入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老师第一天点名的时候,就对她说:"刘朱华这个名字取得好,朱华就是荷花的意思,曹植有诗云'朱华冒绿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句子,名如其人,你也长得荷花般亭亭玉立."刘朱华非常佩服张老师的博学,竟然给她的名字赋予了这么美好的含义.从读小学开始,老师们就喜欢对她的名字作些解释,但是他们都认为刘朱华的名字是用了双姓,父亲姓刘,母亲姓朱,单名一个华.每每至此,她就摇头,因为母亲根本不姓朱.  相似文献   

3.
《荷花淀》是“诗体小说”,全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于诗情画意中蕴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一、沉淀“传统文化”之景:以“荷花”、“芦苇”和“水”三者构成背景,意象深远。文中写景着笔不多,给人的感觉却是水接天,天连水,荷香无处不在,苇花无处不飞。《荷花淀》全篇以“荷花”、“芦苇”和“水”三者构成的水乡背景,既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又是文化意象深远的写意画,清新明丽,韵味悠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许是巧合天成,也许是有意为之,构成荷花淀背景的三种景物——荷花、芦苇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典型的意象。荷花…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对《金瓶梅》中人物臧否不一、分歧最大的就是吴月娘。古代贬之者说她“奸诈”该杀,褒之者说她是“贤妻良母”。今人有的说她“决成不了正面人物,……她与西门庆紧密配合、内外配合、白面红面,狼狈为奸,……实是一个阴险人物,只是披了一张假正经的画皮而巳”;有的说她是善恶兼有,但决不值得同情的  相似文献   

5.
《春蚕》是茅盾创作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中的一篇。小说写于一九三二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怎样,茅盾在回忆《春蚕》的构思过程时曾经提到。教师可据此作些补充性的介绍。茅盾回忆说:“先是看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內政治的混乱造成了那时的农村破产,而在这中间的浙江蚕丝业的破产和以育蚕为主要生产的农民的贫困,则又有其特殊原因,——就是中国厂经纽约和里昂受了日本丝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当中,林白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似乎永远在打着“一个人的战争”。她的小说,往往有点不着边际,偏离传统,然而又令人注目,生发思想。这就是林白的特色。新近出版的《致一九七五》④同样延续了林白一贯以来的文本独立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这是否是小说的怀疑,读完之后,也许还会生发一些说不出来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浪漫     
真正吸引刘朱华的,是张老师对她名字的新鲜解释。升入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老师第一天点名的时候,就对她说:“刘朱华这个名字取得好,朱华就是荷花的意思,曹植有诗云‘朱华冒绿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句子,名如其人,你也长得荷花般亭亭玉立。”  相似文献   

8.
我读泰戈尔     
她的阅读张宁静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在她推荐自己的好文章时,就给了我多篇读后感。每篇文章都是有感而发,但论文论人又各有不同。这篇《灯火人生》,就是她从“生如夏花般绚烂”的泰戈尔身上得到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孙犁先生的代表作荷花淀可谓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绝唱。小说中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民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纯美的画面,散发着阵阵幽香的荷花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仿佛只是融人荷花荷叶的精魂,这也许正是荷花淀真正的艺术魅力所在。不过,小说中人物一经孙犁先生的生花妙笔点染,虽寥寥几笔勾勒,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荷花》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这一课的朗读训练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范读启情上课伊始 ,我就范读全文 ,再配以动感的画面 ,轻柔的音乐 ,力求将活生生的一池荷花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也应以身作则 ,因此 ,我不仅要求自己示范读 ,还要示范背 ,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榜样。初步的欣赏 ,不仅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 ,更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二、释义悟情朗读既是一种言语活动 ,把书面语用声音表达出来 ,同时也是一种言语艺术 ,讲求咬音吐字 ,表…  相似文献   

11.
记叙文离不开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描写无法企及或替代的。请看下面的例子与评析:一颗黑痣准确概括人物外貌特点——【例段11宛如出水芙蓉的荷花姐还有一点最与众不同的面部特征,那就是她两道弯眉的中间长有一颗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偏不倚的圆圆的黑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人痣。(中考佳作《荷花姐》)  相似文献   

12.
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的《春蚕》,是茅盾描写农村生活的第一篇成功之作,这篇小说,塑造了不下十个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以构成一幅三十年代农村丰收成灾图的人物画廊.谁是《春蚕》这幅丰收成灾图里的主角呢?是老通宝.茅盾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众星拱月”的艺术手法和丰富多采的笔墨,刻划了老通宝这个三十年代的旧式的  相似文献   

13.
在《无畏》这张之后,斯威夫特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来创作这张新专辑。“你必须给自己时间去经历很多事情,然后你才能有很多东西可写.”她说.“幸运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事情.我迫切地想要写下来。每一首歌就是对一个人的告白。”  相似文献   

14.
一 苏有友喜欢写小说,但她讨厌给人物起名字。苏有友的妈妈也是这样的,她妈妈喜欢苏有朋。 苏有友最近发表了一篇推理小说,是“范先生系列”的第五集。苏有友会写这个系列,不是因为她创造了一位英明神武的范姓侦探形象,而是因为她写的这五篇小说,死者只有一个,那就是范先生。这第五篇小说名叫《校草之死》,回归了范先生的本质,也算是“范先生系列”的完结篇了。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何“小”之有?!本期策划,是关于一张报纸的——为她的创办20周年而作。她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或教或学),她的读者是小学生(自然少不了教他们的老师),她的作者是小学教师(也有小学生和一些科普作家),她的版式是小开本(四开四版)。不用说,这是一张小报,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小学生数学报》。就是这样一张不起眼的小报,却在小学学辅报刊和小学教育改革的天地里,有了一番大作为,作了一篇大文章。她1985年创办,仅仅20年的时间,发行量就从2万份飙升到200万份,最高时甚至达到近300万份,一时洛阳纸贵。在学生的眼里,她是他们学习的好伙伴——她给他们知识,给他们方法,给他们兴趣;在教师的眼里,她是他们教学的好参谋——她给他们信息,给他们建议,给他们思路;在校长的眼里,她是他们办学的好帮手——她给他们抓手,给他们平台,给他们品牌。一张小报,帮助学生发展了特长,帮助教师成长了专业,帮助校长提升了学校。这是怎样的一张小报?!在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学校的同时,她也成就了自己。她获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22日的《生活周报》刊登了笔者的《教育孩子你知道多少》一文。不久收到了招远市张女士的一封来信,她说自己是一个8岁男孩的母亲,读了这篇文章很受启发,希望笔者能在教育孩子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她走出家教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流行歌手艾希莉·辛普森的首张专辑《我就是我》和她的“真人秀”节目使她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最近她和丈夫皮特·温兹(一名乐师)添得一子!显然是因为孩子的出生紧张过头.他们给孩子取名为Bronx Mowgli Went,Bronx是纽约的布朗科斯区.Mowgli则源于《森林之王》的主人公莫格利.是一个印度狼孩(这就如同将你的孩子称为朝阳(或任一城市的名称)·孙悟空)。  相似文献   

18.
宋小雨 《成才之路》2013,(21):71-71
《张中丞传后叙》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为李翰的《张中丞传》补遗的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叙事中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使人物的性格极其鲜明突出。这篇文章采用了"叙"这种文体,将议论与叙事融为一体,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后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在记叙张巡、许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课前已经预习《红楼梦》63-66回。师:尤三姐是《红楼梦》人物画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最初出现在13回贾府办秦可卿丧事的时候,但作者只顺便提了一句“,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姐妹也都来了”。直到63回尤三姐才正式出场,可是她一出场就是连续的4回,直到66回为止。读了这几  相似文献   

20.
普校教材《好点子》是一篇培养聋童发散思维的好课文,内容讲的是在美术课上画荷花时,小雪不小心把红颜料滴在画稿上.她很着急,亮亮给她想了一个好点子,把小红点画成一只蜻蜓,受到老师表扬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