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主泵是核电站中重要的转动设备,将高温高压的主回路冷却水(轻水)输送到蒸汽发生器。它是位于核岛心脏部位,用来将冷水泵入蒸发器转换热能,是核电运转控制水循环的关键,属于核电站的一级设备,每个蒸汽发生器有一个主泵。文章重点就核主泵的动静压波度机械密封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 RPV)是压水堆中最重要的核心设备,也是核电站中不可更换的关键设备.其使用寿命决定了核电站的服役寿期,直接影响核电站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服役过程中,由于RPV长期受到高温、高压和高能量中子辐照(E>1MeV),其材料性能将不断降级,一旦应用应力高于断裂韧性时会发生脆性断裂,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RPV会瞬时破裂,将会导致灾难性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3.
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清洗装置是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面具有对主螺栓孔进行自动清洗功能的设备。是集精密机械传动、电控、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自动控制设备。在反应堆维修及换料期间可帮助维修人员实现分身术,或者在辐射环境代替人类工作,实现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目标,进而确保反应堆压力容器长期、安全、可靠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反应堆压力容器(简称"压力容器")是一个维持核裂变的反应装置,是核电站核岛最为核心的设备之一,它的安装及调整不仅工艺细节复杂,而且质量控制标准极高,以CPR1000核电站5号机组压力容器为例,简要论述压力容器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核电站也就是核能发电站,核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能源,是一种高效能源,但是核电站的建设成本以及技术养护成本都非常高,核电站中主泵是核能发电的重要支撑。目前国内核电站中使用的1000MW核主泵是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核主泵,在一体化循环滑油供应系统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该型号的核主泵中的滑油系统的结构系统、功能性以及系统控制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核主泵轴承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避免安全风险的产生,为核主泵的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8,(6):20-21
核潜艇为何能长时间潜航?核动力是由核裂变时产生能量而获得的,核动力装置由反应堆、循环泵、蒸汽发生器、透平机及其控制系统等组成。核动力装置工作时,核燃料在反应堆内裂变产生高温;当管路中循环的压力水(具有压力的水)经过反应堆时,吸收了高温热  相似文献   

7.
林涛 《中国科技纵横》2014,(2):72-72,74
核电站核岛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是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做功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蒸汽,这些蒸汽往往是热交换产生的,同时能够对一回路和二回路起到十分重要的隔离作用。文章结合CPR1000核电站核岛蒸汽发生器安装工艺研究的实践情况,全面解析了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指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主要结构,提出了蒸汽发生器的主要安装工艺难点,希望能够对CPR1000核电站核岛蒸汽发生器安装工艺研究的实际工作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希望能够对CPR1000核电站核岛蒸汽发生器安装工艺研究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核电时代。人们对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和保障设施很想有所了解。 一、什么是核电站? 与常规火电站不同,核电站中的热能不是燃烧煤、石油或天燃气生成的,而是由原子核裂变释放出来的。释放出的热能在压水型(PWR)反应堆中由冷却水带出后传给二回路水,使水变成蒸汽,然后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  相似文献   

9.
针对CPR1000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横向支承施工工期长,制约主泵安装整体进度的问题,本文通过开发专用螺栓拉伸机进行螺栓预紧力的检查,调整主泵施工逻辑,使主泵水力部件与横向支承安装穿插进行,改进主泵横向支承安装方法,缩短了主泵安装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投入。  相似文献   

10.
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螺栓拉伸机性能分析的研究是核电厂核岛安装施工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整体螺栓拉伸机的参数设置与数据反馈来分析整体螺栓拉伸机的性能态势。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红沿河项目部1#、2#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开、关盖数据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整体螺栓拉伸机参数设定的总体情况和出现的变化,在总结归纳现有研究数据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整体螺栓拉伸机性能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螺栓拉伸机与主螺栓旋入压力容器主螺孔时垂直度、主螺栓旋入过程中旋转速度,主螺栓旋转设定的安全力矩正相关并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提出规范整体螺栓拉伸机应用在压力容器开关盖工作的实用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魏刚 《今日科苑》2007,(17):36-37
2007年7月16日,日本中部地区新潟县遭遇了里氏6.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时13分(北京时间9时13分),地震后,位于新潟的柏崎刈羽核电厂冒起了滚滚浓烟——核电站发生火灾了。当天,该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也发生了泄漏,大约1200升污染水流入大海。泄漏事故和地震一起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次地震中,柏崎刈羽核电站的7个反应堆出现  相似文献   

12.
1.混凝土拖泵的工作方式混凝土输送泵是被广泛使用的建筑机械。图1为我厂生产的混凝土拖式输送泵的泵送动作原理简图。图1混凝土拖泵动力部分主电机为一四极旋转电机,通过法兰及联轴器与主液压泵连接。混凝土泵为液压驱动活塞泵轮换运行。液压缸的橡胶活塞牢固的安装在主液压缸的活塞杆上,两个主液压缸(1和2)按照一伸一缩的方式连接,从而使连接在上面的橡胶活塞产生与“拳击手”一样一伸一缩的同步运动。混凝土泵运行“正泵”即混凝土缸(4)吸入行程时,橡胶活塞将新混凝土从料斗吸入缸中,同时混凝土缸(5)的活塞向前移动,并将混凝土泵入到S阀…  相似文献   

13.
反应堆核安全的三原则通常概述为3C原则:控制反应堆功率(Control reactor power)、冷却乏燃料(Cool the fuel)和包容一切放射性物质(Contain all possible radioactive releases)。秦三厂重水堆核电站燃料操作系统在设计满足反应堆正常不停堆换料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在正常的换料过程中对核安全三原则的影响,通过采取管嘴抱卡应急解锁机构、管嘴泄漏率试验和管线逆止阀的设计来避免出现失去冷却剂事故(LOCA);采用主备重水供给回路的设计维持乏燃料的热阱;球阀和安全壳水下闸门的设计来保证在卸料工况下安全壳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锻造和焊接过程中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超声波穿透力强,灵敏度高,是控制反应堆压力容器质量的主要办法,根据RCCM规范和技术要求对压力容器各锻件和主要焊缝均进行超声检测。结合驻制造厂的监造经验,针对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超声检测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和运行期间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人们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更加关注。LOCA监测系统(LSS)是在线监督反应堆运行状态的系统,它采集过程仪表、核仪表以及控制棒棒位等数据,使用专用的物理计算模型计算中子通量分布和LOCA裕度等参数,为反应堆提供LOCA裕度的监测和保护,为操纵员提供实时的堆芯运行参数和图形指示,从而为反应堆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主管道和波动管应用早期破前漏(Leak Before Break, LBB)技术是华龙一号的重大创新之一,该技术显著提高了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是华龙一号作为三代核电良好安全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而LBB泄漏监测是LBB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LBB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关键.LBB泄漏监测系统的成功研制解决了华龙一号出口受限...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核电发展概况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人们早就开始探索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风能等。通常认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比较现实的替代能源。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性核电站。至1985年底,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或地区)建成355座核电站(374个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26303万千瓦;有25个国家正在建造163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780万千瓦;有18个国家,在筹建(已订货)75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733万千瓦。三项总计为593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9816万千瓦。核电站最多  相似文献   

18.
发生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是核电厂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根本原因,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措施是"华龙一号"对抗堆芯熔化严重事故的关键策略.在反应堆熔化后实现熔融物在下封头内冷却与滞留,在极端事故下保持压力容器的完整性,将放射性包容在压力容器内,从而大幅降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是应对类似日本"福岛"等极端核事故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AP1000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出口接管与主泵泵壳焊缝的设计和制造要求,详细分析了AP1000蒸汽发生器泵壳焊缝制造过程中产生的UT显示,从ASME规范使用等方面分析了这些显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后续的改进方案,为避免后续AP1000蒸汽发生器产生类似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核工程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作,至今已35年,主要完成了两项工作:一是主持研究设计成功了我国第一座军用生产反应堆,二是主持研究设计成功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这两项开创性工程的建成投产,在我国反应堆和核电站发展中起到技术突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