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下机器人是人类探索海洋、认识海洋的先进技术手段之一,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装备支撑。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代表研制的我国谱系化水下机器人在深海资源勘查和科学研究、深渊科考、南极和北极调查中的最新应用成果。结合当前水下机器人研究基础,展望未来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方向。通过研发适应极端海洋环境的深远海科考装备,实现从航次型科考模式向深海长期驻留型科考模式的技术跨越,实现从有人科考向无人化科考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极地水声信号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地区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地球持续变暖的趋势而备受关注。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学研究在北极海洋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地水声信号处理较其他水声信号处理领域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针对极区海域特别是北极海洋环境开展水声环境效应及其适配处理研究。文章介绍二战结束后开始的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学研究概况,并说明这一特殊海域的海洋水声研究的特点和有别于传统水声研究的内容。介绍北极水声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水声信号处理、声呐装备的特殊要求,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9)
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科研机构的关注。由于气温低,北极地区的海洋上常年覆盖着海冰,并随着季节的变化,海冰呈现周期性消长。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冰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其物理属性分不开,海冰的融化和冻结所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强烈影响大气的能量收支。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海冰的消融有加速作用,海冰的消融反过来作用于全球气候,这种循环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极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海洋蕴藏丰富资源和多种能源,是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随着海洋研究领域向南北极拓展,这两块极寒区域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地区。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到南北极的开发探索事务中,而关键设备的短板成了这一过程中的最大掣肘。针对这个问题,江苏科技大学冰区工程关键技术团队带头人周利将目光投向我国极地海洋装备的研发升级,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南北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较方便的交通,强烈地吸引各国的关注。极地测绘研究是极地科学考察的保障。在过去的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建立中国东、西南极和南极内陆大地测量基准系统,在西南极乔治王岛、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格罗夫山以及中山站至冰穹A等地区埋设了几十处具有高精度坐标点位的永久性测量标志,完成了我国南极考察地区卫星大地控制网布设,为我国测绘科技研究奠定了基础。“南极内陆导航及冰流速监测网建设”项目组瞄准当前国际极地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建立了国际上首个极区冰雪环境动态变化过程监测网,完善了我国极地考察的信息化测绘创新技术体系,获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测绘保障,对争取与维护我国极地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地球高纬度地区不断驱动着全球变化,同时也深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极地拥有过去地球系统演变的独特信息,对认识地球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陆龙骅 《百科知识》2007,(4S):10-12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地球高纬度地区不断驱动着全球变化,同时也深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极地拥有过去地球系统演变的独特信息,对认识地球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9.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0.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1.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6,(11):70-71
专家档案邹捍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低层大气探测研究部主任,1959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1993年获得挪威卑尔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95年回国工作。现在为美国地理学会、美国AAS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曾从事大气动力学、降水预报、大气水分平衡、山地气象学等研究。现从事大气环境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尺度地形对臭氧行为的影响。曾参加国家与国际南极、北极、珠峰等地区科学考察,在极地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深海作为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家战略和疆域拓展,一直是海洋强国争夺的战略重点。深海极端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生命过程,资源潜力巨大,对其探测与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对水深1 000 m以下的海山、热液、冷泉等海洋极端环境与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生命进行综合探测,涉及到深海地质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和特殊生态系统,涉及到深海极端环境特殊装备的研发以及深海探测与研究综合平台建设,涉及到考察船、深潜器、特殊装备、方法体系的建立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文章总结了国际上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过程研究进展,在分析我国深海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过程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海站”)围绕我国东海海域重要流系和复杂海洋现象研究、台风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组建了科学合理的东海浮标观测网络。东海站的主要成果体现在:积累了10余年的连续实时观测数据,有效揭示了区域海洋环境长期演化过程;建立了台风实时观测数据库,有效改善了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验证了国际风速模式和流场模式在我国近海区域的适用性;阐释了东海海洋环境季节变化特点,提高了灾害性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危害的预报能力;研发了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开拓了智能观测在海洋剖面观测领域的应用示范。东海站始终坚持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举,立足我国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的前期基础,面向我国近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透明海洋计划等国家重大需求及物理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前沿问题,东海站开展了系统的长序列定点连续实时观测、试验研究和科普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作为深海探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位分析仪/传感器可原位实时获取大量数据,实现物质的高密度、长时序、多空间尺度连续观测,是深海运载装备和科学研究所需的测量装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基于载人潜水器的深海原位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研制"(项目编号:2016YFC0302200),针对载人潜水器、遥控无人潜水器(ROV)等深海运载装备对"长时序、多空间尺度"数据的需要,采用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研发出一种可同时快速测量溶解态Fe(II)、Fe(III)、Mn(II)、硫化物4种组分的深海原位化学分析仪.该分析仪适合于载人潜水器等运载装备搭载,可提高载人潜水器的水下作业能力和效率,为我国深海科学考察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海洋事关国家战略利益,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急需发展全方位、多维度地观测、探测海洋的各类装备。文章简要介绍了核能应用于水下观探测装备供能的2种技术途径及各类热电转换技术,定性归纳了核供能对各类型装备的适用性,分析了其中的核安全相关问题,并建议重点支持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分离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个性化特种反应堆研发与共性平台建设、热电转换技术研究及相关核安全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海洋技术与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深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以科学需求为导向,追踪国际前沿,立足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提出研制科学应用目标明确的深海探测与作业装备,形成具备利用自主式观测系统、连续观测与作业系统以及新型海洋传感器及采样设备开展综合性海洋探测与作业的能力。专项执行4年的时间,深海技术装备面向专项科学目标,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我国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下机器人是实现海洋探索与开发、水下作业和无人作战的重要装备,而研究海洋高端装备,突破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与支撑,因此关于水下机器人的研究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几年,以机器鱼为主的无人作战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制的"热点"装备,目前在研或已研发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涵盖情报收集、水下及水上侦察监视、作战打击、后勤支援等诸多领域,是促进多领域作战的关键力量倍增器,将广泛应用于水下战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海军装备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晓龙  王平 《资源科学》2021,43(6):1260-1274
北极地区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北极升温速率超过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这一“极地放大现象”和海冰的快速消融不仅造成当地环境的剧烈变化,还深刻影响着中纬度的天气和气候系统。深入理解气候长期趋势的季节和地理分布特征,有助于应对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为未来开发北极资源服务。考虑到北极地区观测台站稀疏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多套格点化的观测分析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线性趋势分析,研究了1979—2017年60°N以北陆地地表温度、降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及相关极端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各资料中气温变化的一致性很高,但对于降水在2008年之后的变化,不同资料差异较大,可能是金融危机下可用台站数量急剧下降造成的。②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够很好地再现北极陆地温度和降水的整体增加趋势,变化速率分别约(0.57±0.07) ℃/10 a和(0.10±0.05) mm/d/100 a。春、秋、冬季升温趋势强,而夏季升温趋势较弱。北冰洋沿岸地区升温速率最大,局地可超过1.0 ℃/10 a。③降水的增加趋势在秋季最大。西伯利亚降水的增加与局地升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秋季西伯利亚东部平均和极端降水的增加趋势可达热力学约束的8 %/K。④夏季气温日较差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春季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呈显著增大趋势,其他区域则以减小趋势为主。气温年较差在北欧、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呈减小趋势,在西伯利亚西部和东部呈增加趋势。无论冬夏,温度最小值的升高趋势比最大值更显著;冬季温度最小值的升高趋势比夏季更显著。研究表明,地表升温是北极陆地局地降水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不同区域降水变化的差异则可能与环流变化有关;观测台站数量的减少对降水趋势的监测有显著影响;ERA-Interim可作为北极地区观测分析资料的重要补充,特别在台站稀疏地区和台站数量减少的时段,ERA-Interim可提供一致和可信的气候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6000米无人无缆潜器(AUV)(潜器命名为“潜龙一号”)是“国际海域资源研究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大洋协会为有效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委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的。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实用型6000米AUV深海装备,以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为主要目的,可进行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海底流场、海洋环境参数等精细调查,为海洋科学研究及资源勘探开发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腹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指标性意义.农业起源与发展正是人类对气候环境适应的过程.农业为中华文明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课题2"淮河流域稻作-旱作农业演替过程及其环境和文化背景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揭示淮河流域稻作-旱作农业演替过程及其文化和环境背景.该课题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平台,课题负责人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居中.通过两年的工作,课题已经建立了淮河流域稻粟兼作农业的演替过程的基本框架,未来将细化部分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应的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而全面了解该地区考古学文化演替和原始农业发展过程的关键时间节点与末次冰消期以来极端环境事件的对应关系,为全面认识中国中东部地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