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探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源语言和中介语言,以及借用的方式。文章还指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文章期望能够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了解词汇借用现象,并帮助其有效的扩大词汇量,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域外借词指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等诸语言在历史上从汉语借入的字词。域外借词数量巨大,保存了借用时代的汉语词义,是汉语历史词汇的活化石,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词汇史、方言词汇和域外借词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庄亦周 《考试周刊》2009,(36):45-46
借词是各种语言中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借词,其中不乏汉语词汇。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中国在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词汇借用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汉语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汉语受英语的影响最大,吸收了众多的英语借词。这些英语借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使汉语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而且推动了汉语文化的发展,增强了其生命力,使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其历史源远流长.汉语借词的语源以及借用主要有三种方式.这些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开辟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赋予语言学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借词又称外来词或音译词,指的是从外国语言和本国其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吸收来的词。在词汇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语言之间词语的相互借用为词汇的扩大起了巨大的作用。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从世界各个主要语种吸收了不少借词,汉语当然也不例外。汉语蕴涵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具有众多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东西,也成为英语借用外来词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瑛 《文教资料》2010,(28):22-23
甘肃省陇南市回族所使用的语言大致与当地汉语方言相同。但是由于自身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地汉语方言中夹杂很多其他民族不会说,甚至难以听懂的词汇和搭配,主要包含借词、选择词汇、专有词汇、特殊搭配四个方面,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词汇特征。  相似文献   

8.
词汇相互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借入方式不拘一格,所折射的文化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从分析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化渊源入手,可了解汉语借词的语言特点、词法特征、借词的借用方式以及借词的借用特点,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借词进行语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接触看英语借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英汉语言接触对汉语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外来词的借用与吸收。借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语言,使汉语表述更加方便,简洁;同时,也对当今汉语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借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众多艺术类汉语借词。这些词汇对丰富英语词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分析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的构词法和文化特点,对英语国家和英语语言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名词占了借词的大部分,是最易被借用的汉语词汇;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由于它们通常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也容易被借用。汉语借词丰富了英语词汇,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俄语中的汉语词汇进入俄语的过程、被同化成俄语的特点进行了分类,并对俄语中源于东北方言的汉语借词进行描述。通过对这些词汇所表达的中国文化的研究,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语言现象,而且还是社会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汉语词汇、日语词汇相互借用,互相渗透。近现代大量的日语借词进入汉语,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为中国引进、吸收现代文明提供了便利。日语借词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对汉语词义和语法都产生了影响。汉语在吸收日语词汇的过程中,对日语借词进行了改造和同化。日语借词的不断进入,会增加汉语词语结构的复杂性,需要开展日语借词使用的规范工作,以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仡佬语在与汉语长期接触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词汇系统,其中"同音借译"是一种特殊的借词方式,它在西南少数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在构成特征上具有独特之处,在功能上也不同于一般的借词手段,是保持本民族语言特色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地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汉语地名中的外语借词很多。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行政区,所以汉语中表示地区的地名许多都是借自蒙语的词汇。蒙语借词地名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反映了显著的地域历史特征、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丰富的社会心理。本文从乌拉特前、中、后旗的民族历史变迁来阐述蒙语借词地名存在的理据,同时从语言和文化角度探究蒙语借词地名的意义生成及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指出汉语中的一些蒙语借词地名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借词的本地化现象既是语言上的,也是文化上的."汉语借词"在英语里的骤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沟通渠道正日趋宽阔和由文化所代表的软实力正日趋增强.本文从词源和语义两个视角,对英语中出现的各种汉语借词的构成予以分析和归类,试图探讨和研究汉语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以及汉语借词与文化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汇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中有不少蒙语借词。本文收集了数十个蒙语借词,进一说明它们的来源及现在的存在形式、流行情况。研究汉语中的蒙语借词,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金锦珠  沈艳 《现代语文》2013,(6):118-121
本文以宋子然《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1~2010年)为语料,搜集了明确标示出词源的日语借词和疑似日语借词,并对其中的疑似日语借词进行了词源考证。通过分析这些日语借词的借用方法、意义变化、构词结构,阐明日语借词对中国社会以及汉语词汇的影响。日语借词的传入不仅给汉语增加了词汇及类词缀,也带来了多种流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互相借词的情况,阐明现代汉维语中这些借词的词汇体系,在各自语言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以及借词所指事物的范围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汉维两个民族的语言接触情况以及两个民族的文化影响情况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刘冰 《考试周刊》2009,(36):46-47
所有现在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历史发展变化的结果。作为现在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语的英语,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借词现象,而且这些借词已经逐渐成为该语言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英语中所借用的汉语词汇,以及汉语中所借用的英语词汇,提出语言中所使用的借词会对语言和社会带来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