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体对支承它的物体的压强可用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来表示。液体到处流动,它的压强有什么特点,是否也像固体一样,也能找到一个适用的公式呢?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有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采用压强计、水、盐水、烧杯、刻度尺等器材,可以成功地完成实验,但是有些不足,不能读出精确读数,误差较大,准备实验很麻烦……为使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效果更精确、更直观,准备实验更方便、快捷,我们改进了这个实验。我们使用先进的微量气体检测探头来做这个实验,使实验变得非常简便,准确性也得到显著提高。我们所用的是欧姆龙E8Y-A…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课本上,关于液体压强大都有如下的结论:液体的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液体压强随深度而变化,与重力的大小无关。许多学生对这结论容易产生疑惑:既然液体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为什么又跟重力的大小无关呢?对于这一点,各种版本的课本虽都从理论上做了一些解释,但都不能有效地打消学生的疑惑。笔者自己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明了地证实,液体的压强确实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无关。第一种演示如图1:①是压强计、②是溢水杯、③和④是两个容积各为500mL的烧杯。实验开始,用手慢慢向下压烧杯③…  相似文献   

3.
张永生 《物理教师》2006,27(11):12-14
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都说: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液体的重量产生的.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而在讨论气体压强问题时,教材用大量沙粒对圆盘的不断碰撞产生了压力的实验,进而引申、推断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也会产生压力.气体分子作热运动,大量气体分子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对容器壁产生持续的压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我们又知道,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大量液体分子也会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为什么液体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微观机理有什么不同?本文试作一些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只通过感观接触各种事物,认识就会停留在感知阶段;善于思索,勤于动脑,多问为什么,才能真正探索到事物蕴藏的奥秘.一、压力和压强1.怎样才能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接触面吗?3.压力大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受力面积大,压强不一定小;压强大,压力就一定大;压强大,压力产生效果大.你觉得对吗?二、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的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吗?2.水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吗?3.为什么我们选液柱而不选锥体或台体来求它对液柱底面的压强呢?三…  相似文献   

5.
QQ问答(4)     
《中学生数理化》2005,(10):58-58
网友"快侠一旧饭"问:为什么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每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相似文献   

6.
一、加深课后习题,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例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一题是这样的: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一.为什么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为什么橡皮膜在下端时比在上端时凹进得更多?  相似文献   

7.
液体内部压强有三个特点:一、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三、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确实存在压强,通过以下数值就能有所认识.同学们都知道“海龙王”的神话故事,故事中把海底世界描绘得神奇古怪,力大无比.在海底下的确有一种大得惊人的“魔力”,这是由于海水受到重力作用,对海底有压强.沉入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压力,而且压力与深度成正比.水深每增加约10米,压强就约增加一个大气压,相当于在…  相似文献   

8.
帕斯卡在1648年曾经做了一个著名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如图1),桶就被压裂了.“帕斯卡桶”实验不但定性地告诉我们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且演示实验还能直观、生动地说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远大于液体的重力.这两点常能很容易帮我们解答不少“关于液体压强”的定性问题.例1盛有一部分液体的密闭容器,如图2,若把它颠倒过来,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将:()A.变小、变大;B.不变、不变;C…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14页图5—24是著名的帕斯卡实验,在教学中要想按图重现这个实验是困难的,因此,一般只作介绍而不作演示,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这个实验的可信度,也影响了学生对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的深刻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下面的装置进行模拟实验,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取一个演示液体测压强用的大广口瓶(直径约30厘米,高约40厘米),在瓶下部的侧壁管口用橡皮薄膜扎紧密封,将红色  相似文献   

10.
如图为初二课本图5—18所示的压强计。应用这个压强计,可以证实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以及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等问题。但是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图5—18压强计能否直接测液体的压强? 我们认为U形管两边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并不等于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因为液体对橡皮膜产生作用时,橡皮膜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这个弹力的方向跟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力方向机反,因此,通过橡皮膜并经封闭空气传递到U形玻璃管左边液面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三.包围地球的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海洋的底层.2.空气由于受到.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3.、叫做大气压强,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4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越,大气压强越5.小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他在杯中装满水(图l-l),再盖上纸片(图l-2),然后将杯倒置过来(图l-3),结果水和硬纸片(选填“掉下”或“没掉下”),这是由于杯子里的水和硬纸片受到外界向上的的作用.占.且个标准大气压强跟.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约跟.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  相似文献   

12.
大学!这是我们现在每个“高三人”的梦想,可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也许不是我们都曾想过的问题…… “为什么要上大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把这个问题改成“我们想从大学生活中得到什么?上大学空间能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人,其看法可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徐评 《今日中学生》2005,(20):38-39
风筝,同学们并不陌生,但是风筝为什么能放上天空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你可先做做如图1所示的实验:即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飘起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气流流速大,下方气流流速小,从而造成纸条上方流体的压强小,下方流体的压强大,上下方形成压强差,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纸条上的向上力,这个力叫举力或升力.于是就推动纸条向上运动,飘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1.压强 在中学阶段我们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为压强.这里,压强是用力来描述的,而且在不少学科中常常把压强叫做压力,同时把压力叫做总压力,有同学就认为压强是矢量,压强的方向就是正压力的方向.也有同学执相反意见:在初中物理讲到液体中的任~点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并且大小相等(如图1),如果讨论方向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压强应该是标量.  相似文献   

15.
问怎样的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答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现察到橡皮膜是平的,向简内倒入水,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物体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对支承它的容器底也有压强.问怎样的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答找个侧壁相连着开口管的容器,在开口管端扎上橡皮膜,观察到橡皮膜是平的.向容器内倒入水,可以看到橡皮膜向外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相似文献   

16.
要正确理解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关键要认真观察课本133页图11-11演示实验,分析为什么停止沸腾的水在气压减小时会重新沸腾,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知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关实验题的解题方法辅导例1烧瓶中的水被加热到沸腾,停止加热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瓶口上如图1所示,向外技注射器活塞,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起来,这个实验表明:【分析】题目所述实验中,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时,烧瓶内水面上的空气变稀薄,空气的压强减小,此时水重新沸腾,说明空气压强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相反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会…  相似文献   

17.
增补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黄州市赤壁中学殷少华(一)所谓设计件实验.就是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选择恰当的器材,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和要求的实验。为什么要增补设计性实验呢?因为在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的四种类型的基本实验中,都是给定仪器....  相似文献   

18.
朱惠敏 《考试周刊》2010,(55):241-241
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是开启科学这门学科的两把钥匙,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学生探究科学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一新理念如今早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实践着。但是,仔细观察、研究、反思我们的实验教学却不难发现: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实验设计基本都是套用教材上的.而没有深入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无其他方法改进?”等问题。如果我们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作一些改进,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将会变得更加有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托里拆利实验为测量大气压强提供了一种方法,并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这个实验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课本对实验原理所做的分析不够细致,同学们对“管内的水银柱为什么是外界大气压支持的?”,“为什么大气压强的大小正好等于管内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等等感到疑惑不解.本文试对这一实验的原理提供几种分析方法,供读者参考.1.设想波片法设想在管内切出一个小浪片,其位置与水银槽水银面等高(如图1).液片足够薄,其薄的程度达到可使液片上下面视为在同一高度,重力可忽略不计.因为液片平衡且本身重力不计,故有:又因为液片…  相似文献   

20.
初二学生在学习液体压强的知识时,对公式p=ρgh理解往往有困难,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两个土实验,效果较好。实验一这一实验主要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重量和体积无关。它可以代替帕斯卡在1648年做过的木桶被水压裂的著名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