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爆料王"刘世咏:刚放假,爸爸就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他们去长沙旅行。接到爸爸给我的任务,我既开心又紧张。怎样"带"爸爸妈妈去旅行呢?在这个信息时代,这是难不倒我的。我打开电脑,开始查找各种长沙旅游攻略,再根据我们旅游的天数设计了路线:第一天去坡子街吃长沙的美食,第二天去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第三天去长沙最大的江心公园——橘  相似文献   

2.
伟人敬老留佳话“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老人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我就是周恩来” 1943年,有一个进步学生要到延安去,他的父亲闻迅赶到重庆送行,但儿子已启程,未能如愿。老人说:“如果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周副主席,就不枉此行了。”周副主席知道这一消息后,就到招待所对老人说:“我就是周恩来。”老大爷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地拉着周副主席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周副主席同老大爷谈了一个多小时才握手告别。“让我给你洗一次裤子” 1962年,陈毅62岁,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他随周总理出访归来途经成都时,得知八旬老母生病,住在弟弟家中,当天就与张茜去看望。由于老人病重,小便尿在裤子上,陈毅忙去更换,并恳切地说:“我小时,不知您给我洗过多少次尿裤子呀,今天就让我给你洗一次尿裤子吧!”(张家勇摘自《港台信息报》)  相似文献   

3.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诞辰114周年之际,中国"红领巾积分行动"暨"红领巾111工程"推进和表彰会在毛主席的故乡——湖南省韶山市韶山学校小学部举行。从革命老区延安,到红色教育基地冀南,再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代表与韶山学校小学部的师生一起,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毛主席的缅怀之情。会上,队员代表的献词——《红领巾唱给韶山的歌》动情高亢;韶山学校学生的呼号——"纪念毛泽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韶山学校的少先队员,我们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做些什么呢?"队员们正积极地开展大讨论。有的说,我要为来韶山参观的游客当向导;有的说,我要为毛主席故  相似文献   

6.
毛思维 《下一代》2012,(1):72-72
“我们是韶山学校的少先队员,我们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做些什么呢?”队员们正积极地开展大讨论。有的说,我要为来韶山参观的游客当向导;有的说,我要为毛主席故居打扫卫生……。我们三小队的同学啊,心中旱已有了自己的活动计划——去故居对面绿树如茵的山中祭扫毛主席父母坟。  相似文献   

7.
赖安的希望     
施与有时候也是一种收获,在人死后把身体器官捐赠出去尔仅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也许还能为自己在世的亲人带来一丝慰藉。那天,一切都开始得很平常。赖安在楼上收拾东西,准备去上学,而他六岁的妹妹洁米则在门口等他。年仅十岁,赖安热爱知识,学识似乎也颇为丰富,远远超过了他这个年纪。在他读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班上的孩子画一幅画并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可以做任何人,你想做谁?"赖安写道:"如果我可以做任何人,我想做上帝。"在他  相似文献   

8.
在一间茅屋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把破笤帚.它的主人是一位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孤零零地独自生活. "要是我能为这慈祥孤单的老人再做点事多好呀!"破笤帚常常这样想,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一天夜里,破笤帚梦见了一位仙人,仙人用手中的法器指着它说:"给你魔法,你可以帮助老人完成三个愿望."醒来后,破笤帚觉得自己身上好像有股神奇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神秘的老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穷苦而聪明的孩子,心生怜悯的老人决定送他一件礼物。老人把一个小石子点成黄金交给了孩子,孩子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孩子继续摇头;老人把一整块岩石点成了金子,孩子还是摇头。老人不解地问:"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那根能点金的指头!"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授人于渔才是硬的道理。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  相似文献   

10.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 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 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 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 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 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 不完。  相似文献   

11.
正曾经看到一则寓言故事《你在为谁而玩》。看过之后,我深深地被老人的睿智折服。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在这个寓言中,老人巧妙地将外部控制"不让你玩"变成了学生的内部动机"不为他玩"。老人的智慧给了我很多启示。班级管理到底该怎样进行,单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班里几十个学生,就算耗尽精力也无法完成。何不  相似文献   

12.
我的恐龙梦     
<正>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恐龙梦",我觉得非常有趣,一清早起来就讲给了妈妈听,妈妈说:"你这个梦可真好,要是改编成电影的话,我一定会去看!"我一听妈妈很喜欢这个梦,我就决  相似文献   

13.
故乡树影     
在北京多年,门头沟还是第一次去。去看一位老人,他现在住山上,房子是自己设计的,戏称"大鸟巢"。我去的时候,正有电视台对老人采访,我就在院子里喝啤酒。山里的空气湿润,我皮肤难受,又过敏了。喝了几罐啤酒后,才忘记搔痒。院子是绿的,全是树,觉得古人的造句真是美而准确。古人形容这个季节的树,有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家公司招收新员工的一道测试题: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有3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病危的老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的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梦寐以求的梦中情人。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有爱心的人,会救老人,因为老人快要死了;知恩图报的人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救过自己;注重情感的人会选择梦中情人,因为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他就永远不能再遇到她了。结果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聘用,他并没有解释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开车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  相似文献   

15.
我的外婆     
正我的外婆快七十岁了,她不太高,有点瘦,短头发,全都已经花白了,满脸的皱纹,一看就知道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外婆整天都是笑眯眯的,是那么和蔼可亲。我的外婆特别节俭。有一次,我去外婆家吃饭,一碗饭很多,我吃不完,而外婆却吃得很少,我说:"外婆,你吃得太少了。"外婆说:"你正在长身体,要多  相似文献   

16.
享受音乐     
当世界不再清澈,就请闭上眼睛,轻轻哼唱;当耳边不再宁静,就请戴上耳机,细细聆听……在音乐的世界里,不用担心你会变得迷茫,因为有梦想的翅膀承载着你,去找寻那首只属于你的歌……而那首歌,会使你沉寂许久的心再一次怦然而动。在心情郁闷的时候,有一首歌告诉我:你还有朋友的肩膀可以依靠——记得那几日心情特别不好,拿起手机给外校的一个朋友发去了一条信息:"本来没想打扰你,但我实在无人倾诉。陪我聊聊天吧。"很快,她就回了一句:"乐意奉陪。"我叹了口气,回过去说:"谢谢你总是有求必应。最近心里有点难过,却说不出到底是因为什么;想哭,却又  相似文献   

17.
喇虎虎 《下一代》2012,(1):70-71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水路到江边。江边有个湘潭县,出了个毛主席,领导我们得解放……”这支歌,我5岁时就会唱了。那时,我不只一次地问妈妈:“湘潭在什么地方,我可以去吗?”妈妈告诉我:“湘潭呀,在离我们很远的江南,那里是毛主席的故乡,等你长大了。当然可以去了。”  相似文献   

18.
调整自己的态度,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风景。梦中,我上了一列火车,在车上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人。我问老人:“这列火车开往何方?”老人说:“终点站。”我又问:“还有多久能到终点?”老人说:“我快到了,你还有六十多年。”“六十多年?”我惊讶地问。老人说:“每个人都拿着一张火车票,期限都是八十年。”“那我可以中途下车吗?”我问。老人笑着说:“可以。路途中有无数站,你可以从任何一站下去,从任何一站上来,也可以换车,但这些车都开往同一个终点。”我好奇地问:“您去过多少个站?还想去哪些站?”老人笑笑:“这个问题我从来不想,我乘车时,总是…  相似文献   

19.
    
<正>一位朋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想’是最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去‘想’"。他还说:"如果一个人放弃去‘想’,这个人就放弃了快乐的权利。"说这话的是我的挚友,可是我不同意他关于"想"的这种说法。因为只有"想",才是最不自由的。你可以去想你高兴去想的每一件事。你可以去想你是孙悟空,你可以去想你是秦始皇,你甚至可  相似文献   

20.
偷知识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十分奇怪,“咦,怎么知识还可以偷呢?难道把别人的脑袋撬开去偷知以吗?”说老实话,“偷知识”这个词并不是我创造的。有一次,王老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