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天,他去向一位考篆刻家求1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 3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回家,日以继夜地刘着,磨着。 2法,只是刻T磨,成了石粉老篆刻家并未教他篆刻方一蟹从矛悦\了补夕一-山,‘,一一 6坚硬的础石磨砺了齐白石的意志,他的篆刻艺术在磨炼中不断长进,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篆刻属于雕虫小技,我却从这小小的方寸世界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我与篆刻结缘始于在农村插队之时,当时正在乡间的一所民办中学教语文,由对古文字的探索而转移到用刀在石头上刻古文字。十年前,我又教书法,篆刻使由业余爱好而发展成“半个专业”了。 近三十年来,我曾先后拜津门印坛名家吴伯松、进汉英、徐嘏龄、怅牧石为师。也曾在1986年获天津市第一届群众篆刻大赛中年组一等奖,并加入海河印社。我的篆刻作品也多次在《今晚报》、《中国书法报》等报刊上发表。 我觉得,篆刻确实不是一种雕虫小技小技,而是一门涉猎面很…  相似文献   

3.
一棵烦恼树     
我雇了一位木匠修理旧农舍。工作的第一天,他实在很倒霉:一条轮胎漏气了,导致他浪费了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接着是电锯罢工,现在又轮到他的古董小卡车拒绝起动。在我开车送他回家的一路上,他像石头一样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到他家后,他邀请我去和他的家人见面。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和两位朋友一起旅行。这两个朋友一个叫吉伯,一个叫马沙。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不慎失足滑倒,滚向谷底,吉伯拼命拉拽,将马沙救起。马沙被救后在附近的石头上用力地刻下了一段话:"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行程。在一条河边,吉伯与马沙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又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他们旅行回来后,阿里问马沙,为什么要将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说:"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所以救我的事要刻在石头上。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很快忘记的。"  相似文献   

5.
期三下午放学后,回家的路上,同学跑到了我的面前,拿出一块白里透点蓝的石头送给我,对我说:"这是一块从杭州西湖带过来的石头,它在夜里会发光."我听后兴奋极了,欣然接受.等他走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颗白中有点蓝的、滑滑的、透明的、长得像个鸡蛋的石:头心里有些疑惑: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怎么会发光呢?但转念又想,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于是我开始对这块石头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  相似文献   

7.
石头是个贪玩的孩子,天擦黑时去邻村秋林家玩,一直到月上中天,这才想起来回家。两村的直接距离不远,但中间隔着一个苹果园,大路却整整绕了一个弯。为尽快赶回家,石头撇开大路,选了一条捷径,直直地从苹果园里穿过去。要是在白天,这苹果园不是随便让人走的。石头匆匆穿过果园,走着跑着,突然,他脚下一空,扑嗵一声,人就不见了。石头掉进了一孔已废弃的枯井。石头昏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只见头顶一孔圆圆的  相似文献   

8.
残佛     
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这石头就成了佛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  相似文献   

9.
爱好篆刻如何同爱好书法、绘画一样,仅凭爱好不行,还必须有耐得住寂寞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出成绩。栖霞市供电公司工会副主席韩义利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于书法和篆刻,认为这样的生活非常充实快乐。 韩义利从小就喜欢刻刻画画。在学生时期,他经常给要好的同学们刻印章,刻的印章啥字体都有,同学们非常喜欢,对篆刻他颇有无师自通的灵性。当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他曾想考美术院校,因当时在供电公司干合同工,正赶上桃村化肥厂筹建,安装35KV变电站没时间复习,文化考试分数不够而落榜,一气之下放下篆刻刀,一身扑到了工作上。  相似文献   

10.
龙开朗先生善书善刻 ,作品琳琅满目 ,有文有野。书法作品讲究“味”、“情”、“气” ,篆刻作品既有秦风汉韵 ,又有个性。这是他感悟人生和书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的中国,好朋友剪刀、石头、布玩了一下午的猜拳游戏后结伴回家。走着走着,石头注意到了路边有一个油灯,就类似阿拉丁的那种神灯。他好奇地捡起来,拂去了上面的灰尘。突然神灯的瓶口冒出了冉冉白烟,烟里缓缓浮现出一条  相似文献   

12.
方介堪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郑逸梅曾评价:"由刻而书,由书而画,由画而诗,遂成才多艺之人".他擅长篆刻、书法、绘画,尤精篆刻.治印初法赵之琛、徐三庚,后转宗吴让之.对印章文字断代和分类特别擅长.他的篆刻刀法娴熟,创作印章以多、快、好出名.据说,他一天可刻三十余方工稳类印章,且不需打稿.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精研汉印,以典雅整饬汉玉印和细圆朱饮誉印坛,被郭沫若称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相似文献   

13.
刘志军 《小读者》2013,(1):26-26
鸡蛋一生下来就有人不断地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和石头碰,以卵击石只会自讨苦吃。可有这么一只鸡蛋,偏不信这个邪,非要找石头碰碰不可。有一天他找到石头,二话不说就一头撞上去了,可想而知他碰得头破血流。他问石头:“你为什么会这么坚硬?”“因为我在诞生的日寸候经历了高温的历练。”石头说。鸡蛋并不灰心,总结了失败教训后,不再像以前那么鲁莽了。接下来他详细分析了石头的成分,作了一份详尽的化学报告,最后他发现石头也有弱点,他十白碱的腐蚀。知道这些后鸡蛋又找到石头,这次他没有直接撞上去。“你来是和我挑战的吗?败车之将。”石头傲慢地说。  相似文献   

14.
利津李佐贤是清代咸同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他在刻书史上的贡献少有人关注。他热衷刻书,在近30年的时间里,刻书十余种,既有诗文杂著、地方文献,又兼及金石书画。既带动了利津一地的出版业,又推动了武定府乃至山东金石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津李佐贤是清代成同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他在刻书史上的贡献少有人关注。他热衷刻书,在近30年的时间里,刻书十余种,既有诗文杂著、地方文献,又兼及金石书画。既带动了利津一地的出版业,又推动了武定府乃至山东金石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绪弗斯的故事. 西绪弗斯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绪弗斯都弗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绪弗斯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绪弗斯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绪弗斯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相似文献   

17.
[作文题目]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首次去南极建长城科学考察站时,就出了不少关于南极宝石的趣事。当时,我们考察队员完成了建站任务后,大家都想带点什么东西回家做纪念。一些年轻的考察队员,看到满地的各色各样的石头,有的就捡几颗小一些的、外观漂亮的石头带回家去给小孩子玩,有的捡几块光滑的石头回去作镇纸用。有一位农村来的年轻队员,他捡了一块从外表看毫无特色而且很重的大石块。同伴们都笑他,捡了块样子难看,又很沉重的笨石头,  相似文献   

19.
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的中国。三个好朋友剪刀、石头、布玩了一下午的猜拳游戏后结伴回家,走着走着……石头注意到了路边掉有一个油灯,类似阿拉丁的那种神灯,他好奇地捡起来,拂去了上面的灰尘。突然神灯的瓶口冒出了冉冉白  相似文献   

20.
我六岁那年,父亲领着我去村外放牛,我高高兴兴地跟着父亲跑,一不小心被脚下的一块石头绊倒了。好在摔得不重,我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继续跟着父亲向村外走去。回来的路上,我只顾着快点回家吃饭,又被那块石头绊倒了。父亲看见后就对我说:“来的时候已经被这块石头绊倒过一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