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大量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英源外来词汉化体现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诸方面,以符合中国人崇尚简约美、内涵美、风雅美的文化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交流愈加频繁,大量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英语外来词汉化的方式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汉语语素、意译、音意兼译、英文字母加汉语语素等。  相似文献   

3.
外来词进入汉语有一个汉化过程 ,但是 ,外来词的汉化程度是不同的。外来词进入汉语之初形式不一 ,通常情况下是汉化程度高的形式被最广泛地接受。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外来词形式的选择呈现出与汉化相反的倾向 ,相当一部分词 ,人们选择了汉化程度低的形式。这种反汉化倾向背后 ,有着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来词进入汉语有一个汉化过程,但是,外来词的汉化程度是不同的.外来词进入汉语之初形式不一,通常情况下是汉化程度高的形式被最广泛地接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外来词形式的选择呈现出与汉化相反的倾向,相当一部分词,人们选择了汉化程度低的形式.这种反汉化倾向背后,有着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来词语音汉化现象是外来词被汉语吸收时语音上为适应普通话音节结构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外来词语音汉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增加声调,改换音位,增减音节。近年来出现了在优选论框架下对外来词语音汉化现象的解释性研究,这些研究通过设置制约条件和对制约条件进行等级排序,来评估说明外来词语音汉化的最优选择形式,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与英语和日语吸收外来词相对比,汉语在引用外来词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习惯和汉语自身语言特点的影响,更倾向于对外来词尽量进行汉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深刻交融的大背景下,音译和字母词异常流行,异化成为外来词的发展走势,这同汉语规范并不矛盾,反而能促进汉语的丰富性,有助于汉语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谈外来词的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中,外来词的汉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外来词汉化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丰富比较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外来词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什么是外来词的汉化?一种外语的词一旦被汉语吸收,它就得按照汉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改造,从而成为汉语词汇中的成  相似文献   

8.
运用计量方式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的5个版本的字母词收词情况,可以发现英源字母词占了大多数。在相邻版本中,英源字母词在保留、修订、新增的字母词中也有明显优势。越来越明显的纯字母词趋势,说明外来词进入汉语时“汉化”过程在减少。汉语吸收外来词的这种新形势是与英语全球化直接相关的。英语全球化使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文化向心力,它不仅给汉语,也给日语、韩语带来了很多字母词。  相似文献   

9.
英语外来词汉化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外来词的汉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了汉化的方式和途径问题,同时也预测了外来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网络流行语入手,通过列举、分析和比较一些较常见的流行外来词及其用法和其演变过程,分析了外来词在汉语中汉化的过程,并总结了其汉化的相应规律,进一步指明了外来词在被引进汉语后,不可避免的要被汉语言所吸收和改变,并最终被汉语完全同化,进而发展、演化出新的词汇与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