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语一册第二单元是一个重点单元.其中的四篇记叙文,从单元组合的角度来看,它们有五个共同点: 一、都完整地、清楚地记叙了一个中心事件,通过记事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如《一件珍贵的衬衫》通过一次偶发的轻微的交通事故,交代了一件衬衫的由来,歌颂了周恩来总理关怀人民、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老山界》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出红军不畏困难的英  相似文献   

2.
老山界(一)阅读指要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本文是以翻越老山界作为记叙的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记事的:1.下午到天黑,从山沟走到山脚,记行军途中同瑶民的交往。2.天黑以后到黎明之前,从山脚走到半山腰,记深夜露宿。3.次日黎明到下午两点,从雷公岩爬到高山顶,记继续攀登。4.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走到山下,直至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的幽默,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艺术.教学中,我注意使自己的语音风趣、幽默,尽量把课上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老山界》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黎明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相似文献   

4.
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5篇记叙文。《老山界》主题鲜明,详略得当,堪称记叙文的典范。《小桔灯》是冰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朦胧的桔红的光和勇敢、乐观的小姑娘叠印,精巧的构思,令人叹赏。王安石的《伤仲永》以精练的笔法表现了他卓越的人才能观。自读课《驿路梨花》融自然美和心灵美为一体,全文充满诗情画意。《一件珍贵的衬衫》于朴素的语言中饱含真情。这组记叙文共需8课时完成。 通过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情操。学习文章的布局和表现手法。精采的语段要求熟读成诵。 老山界 教学重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掌握记叙顺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提示:以地名命题。 长征途中第一座难走的山。)  相似文献   

5.
在群文阅读背景下,教学讲求拓展文本容量,写实作品的拓展应以史实材料为要.一是为了缩减学生和文本的年代隔膜;二是使作品的文史价值相辅相成,以达到文化熏陶的育人功能.以《老山界》为例,把群文阅读和史实拓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历史视野下对《老山界》的长征精神产生价值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老山界(越城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它是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山路最陡的雷公崖“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一九三四年十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突破蒋介石匪军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十二月间,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了老山界。陆定一同志根据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写成的《老山界》是一篇情真意切、笔触感人的革命回忆录,它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征部队翻越老山界的实况,热情地歌颂了红军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写作同步的“多角度”训练李生平阅读与写作同步,就是结合课文教学,利用课文内容,在课文讲读之后进行作文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取得语文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有一位教师在上完《老山界》后,出了一道作文题目:请以“女儿”的身份写一篇...  相似文献   

8.
《语文战线》今年第六期刊登了一组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共有十篇,笔者不忍割爱,现将题目抄录如下:《<老山界>讲读法教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谈话法教学设计》、《<六国论>分析法教学设计》、《<小石谭记>讲练法教学设计》、《<风筝>读写法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渗入法教学设计》、《<陈涉起义>末段串讲法教学设计》、《<谋攻>评点法  相似文献   

9.
革命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包括《老山界》、《纪念白求恩》、《生命的意义》,都是反映革命生活的好作品。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呢?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反映生活,二是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并不困难,因为三篇课文各自显示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如:  相似文献   

10.
试用了四年的初中课本语文第一册:经过修订后,将从一九八二年秋季开始,定为正式用课本了。现在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作个大体介绍。记叙文一共安排了六个单元,其中第二、四、六单元是重点教学单元。第二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有《一件珍贵的衬衫》、《老山界》、《草地晚餐》、《红军鞋》。它们都是以记事为主的,都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当中有时间、地点、人物,中心思想明确,但在写法上又各有特点。《一件珍贵的衬衫》通过一件珍贵的衬衫  相似文献   

11.
要想把握记叙文的内容,理清记叙的要素是关键的一点。记叙的要素有六点,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都找出来了,课文的内容、条理就容易把握了。如《老山界》一文中,时间是从某一天的下午到第二天的下午;地点是在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上;人物是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事情的起因是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经过即红军指战员是怎样历经艰险翻越老山  相似文献   

12.
【教例简述】 1.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一: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2.再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谈淡老山界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同学们自由发言) 3.抓住同学们谈及的“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一句,从此处切入,让同学们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了哪些“难”。 (同学们阅读、讨论: ①登山难:a.高、陡、险——特别是雷公岩b.敌人追击、形势紧迫——夜里必须翻过这座山c.部队负载笨重——走走停停②生活难:a.粮食缺,肚子饿b.山中露宿,寒气刺人c.山高路陡,十分疲劳总之是:前进难,歇脚难,吃饭难,睡觉难,攀山难,伤病员行动难,处境难……) 4.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如此巨大而众多的困难的  相似文献   

13.
《老山界》用了多种笔法,表现了红军克服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篇章虽短,内涵却十分丰富。一、主笔与陪笔。文章写的基本内容是翻越老山界的前前后后,这就是文章的主笔。文章在记叙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还写到了山脚访瑶家。经过宣传,瑶民向红军哭诉国民党广西军阀欺压他们之苦,由原来的“惊惶”变成亲切的接待,“拿出仅有的一点米”煮粥招待红军,并  相似文献   

14.
肖朵朵 《读写月报》2023,(26):21-26
<正>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老山界》这类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红军的故事、长征的历程、革命文化的内涵,并传承革命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熔铸在学生的精神血脉中,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老山界》的独特意义还在于,它是陆定一同志随同红一方面军“红章”纵队参与长征时,根据亲身经历记录的一份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党史记忆。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4日下午开始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  相似文献   

15.
记叙·议论     
记叙、说明、议论是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由于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单一地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的文章是不多见的。一般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是经常出现的。我们前面学过的几篇记叙文就是这样。其中《这不是一颗流星》和《老山界》的末尾都有整段的议论。这些议论都是作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由结构相似的两部分组成。通过两句话写出了小蜻蜓和大飞机飞行时的姿态。文字简短,内容浅显,读来琅琅上口,为孩子们所喜爱。这篇课文安排在“读句于学字词”单元里。这类课文的教学,仍应以学习字词为主要目标,课文是学习字词的语言材料,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飞机不但能像蜻蜓那样  相似文献   

17.
周春华 《考试周刊》2014,(21):21-22
<正>在讲述语文苏教版八(上)《老山界》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从整体感知的角度分析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这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从而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课时:具体分析课文内容。其中有一项任务,必须分析第2到11小节红军与瑶民攀谈的部分。从这一部分体会军阀的残酷本质,红军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以及军民鱼水情深这一思想主题。一、课堂描述上课了,首先我从上节课的任务导入,创设情境进入与瑶民攀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基于其自身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传递语文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引领学生思想价值观的责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多篇蕴含党史知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选文,如《老山界》《纪念白求恩》《我的母亲》等.对于这样的红色选文,一些教师限于自己的能力和视野,在教学时未能充分引领学生体悟文章的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对此,本...  相似文献   

19.
写一篇记叙文,总得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否则会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突出中心,需要确定明确的、贯穿全篇始终的线索.线索是记叙文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是作者纵横驰骋的思路,是把表达中心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一个整体的联系线.记叙文中的线索,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时间线索,如《老山界》.也可以事件或物品为线索,如《草地晚餐》是按"晚餐"中心事件为线索的,而《红军鞋》则以一双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记得我在上学期间,老师谆谆教导:写文章时有关数字要用汉字。所读课本、书刊、报纸也一律是这样,特别诗词里全用汉字。多年来已养成习惯,教书时教育学生也如是说。但去年秋季教材发下来,一看颇不是滋味:很多数字换成了阿拉伯数字,如《老山界》这篇传统课文里:“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下山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