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邵坚峰 《辅导员》2009,(19):56-56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学生依然送来了诚挚的问候。而其中一条短信却让我陷入了深思:“邵老师,我虽然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好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感动之余却有一丝丝的苦涩。说来话长,他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学生,叫琪琪,个性活泼,热爱体育活动,心地善良,很爱帮助别人,非常有礼貌,对长辈也很孝顺。  相似文献   

2.
最近,收到我在乐山一中教书时的学生赵刚的短信,邀请我参加“未来班”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我很是兴奋,当即答应一定参加。  相似文献   

3.
又一批学生离去,作为他们三年班主任的我,心中感慨万千。看着同学们发来的一条条感激或留恋的短信,回想起这三年的工作,甚感欣慰,这一届学生是我从初一带到毕业,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很多的内心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表弟的短信     
晚上,表弟发短信给我,说他现在很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表弟从省内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已经快一年了,还没有打算找工作,现在在省城一家计算机培训学校学习计算机。他因为喜欢计算机,想在这方面有所长进,所以咬咬牙放弃了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又投资一大笔钱,开始系统地学习计算机技术。看了表弟的短信,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才好。其实我和他的境遇差不多。我比他早一年毕业,也是师范,也是专科,毕业时也未找工作,而是跑去电视台新闻部实习,原因也是因为喜欢。后来自己虽然几经周折来到了现在这个单位,有了头悬达摩克斯利剑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郭蓉 《中学生电脑》2010,(10):75-75
2010年9月10日,又一个教师节来临,我陆续收到刚毕业的学生发来的短信: “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您,班妈妈教师节快乐!”——玲玲  相似文献   

6.
瞿建东 《班主任》2009,(3):51-52
那天,收到一条短信:“今天又听到那首《毕业歌》,很感动!忘不了老师和咱们的班会课!”这是我的学生发来的。就是那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永久记忆。我的班会有什么奥妙,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拿身边的事说事。  相似文献   

7.
关于短信     
短信是21世纪人们广泛应用的沟通方式之一,如果你能利用好它,就好像能经常品尝到一杯地道的法国红酒,耐人寻味,而我要说的就是关于短信的故事,一些发生在我和我所带的外语系学生之间的温馨故事。短信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短信让我们之间更加了解,短信让我们彼此鼓励,短信让我和我的学生成为了朋友。学生们在有一些疑问或者事情  相似文献   

8.
赵清风 《师道》2014,(3):4-5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时想起博闻。他是我曾经的学生,现在的朋友。今天一大早收到他祝福新年快乐的短信,感慨良多。24岁的他和人到中年的我.有不少共同话题,电话里,他滔滔不绝讲述近期见闻,他相信我是很好的倾听者,就一发不可收,他是完全敞开的,他把对社会的思考,对工作的认知,对爱的理解,和盘托出。一吐为快。这样的学生少有。  相似文献   

9.
李玉山 《教育文汇》2010,(11):26-27
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收到十几个短信和电话。这些曾经的学生,有的刚刚毕业,有的已毕业多年,他们的来电短信内容基本相同,一是感谢,二是祝贺。激动吗?自然的;但绝不会像某些优秀教师的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特幸福”、“好好高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学生,他到莫高窟去旅游,走进洞穴的第一刻,给我发来一封短信,他说:看到佛,我便想起您!看到这短信的第一眼,我就流下了眼泪。即使时隔数年,再提起这句话,还是会有些许的激动。当然,我肯定不是佛,我也不想当佛,但是,我们师生之间这种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不能阻隔不能消融的和谐却每每让我感慨、回味、流连。  相似文献   

11.
刘琨 《贵州教育》2011,(14):25-25
前几天,我收到一条短信,是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感谢我对他孩子王坤的培养,特别是给了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我第三次接到王坤家长发来的短信了,都是有关孩子成绩的。得知王坤一天天进步,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12.
寒假里,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来看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思念与关心。在一次次感动中,我发现这些学生居然都是昔日的“后进生”。老师的幸福最易满足——学生毕业了,如果能收到他们的短信或电话,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但这幸福,更多的却是来自当年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为什么会这样?我陷入了深思……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深夜,学生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他化学竞赛成绩很好,最近正在"南大"参加集训。短信的内容却和竞赛无关:"今天是集训的最后一天,动力学的老师讲的是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他谈学科的前景,谈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愉快,开始时站着讲,后来坐着讲,讲了很久很久……我感动地听着,像上‘最后一课’。"我这样回复他:"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学生,学校就还是学校,教育就还是教育。"在教育日趋功利化、考试化的今天,教学工作正变得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位在上海读研究生的朋友给我发来短信说: 2005年考研报名180万人,“中国考研网”被点击十几亿次, 学生都疯狂了!我回答说:不是疯狂,是选择的一个方向而 已。 我想大部分学生都和我一样,标本式的中国学生:小学6 年,初中3年,高中3年,然后考上大学,然后……毕业采  相似文献   

15.
除夕,钱志军按惯例给我发来了祝福短信。他是我2004届的学生,这一届的学生就他还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他经常说,没有我的教育,就没有他的今天。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认为我的那次教育,让他彻底改变了,他后来才能考上大学。但随着教育经历的增多和思考的深人,我却没有那么确信了。  相似文献   

16.
从教十几年,教过的学生一茬又一茬,早毕业的学生变化可真大!有的经商了,有的从教了,有的在深造,还有的当了点小官,不管怎样,走在大街上是很难认出来了。而我,还是身在农村,还是教着语文,值得欣慰的是许多学生还记得我,偶尔发个短信问声好,  相似文献   

17.
惩罚     
王亚娟 《班主任》2014,(3):57-57
那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学生们的祝福声中,心情愉悦的我收到一条短信:"老师,祝您新年快乐!"我笑了,然而当我看到落款——"被您开除的学生高亮"这几个字时,我的脸颊有些发烫。半年前,高亮是我班上的学生,他幽默、聪明,在数学上极有天赋,深得数学老师的器重。  相似文献   

18.
又到了春天,我不由得格外怀念已经毕业的上一届学生。还记得我第一次与他们见面。在教室的一隅,我看到辛雨那双怯生生的、总是躲避着我视线的眼睛。从以前的老师那里,我得知辛雨是借读的学生,基础很差,性格也很孤僻,家长只希望他能毕业就行,也不用参加考试。一开始,我也打算忽略他的存在。可是,每次看到他那怯生生的眼神,总感觉他的眼睛里分明有一种拷问我职业良知的力量。是啊,作为教师,放弃一个学生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虽然他只是班里几十个学生中的一个,却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他也有享受关爱、健康成长的权利。于是在我的争取下,他…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我接到了一个已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的电话。他说他正在搞市政工程,可以为母校免费安装LED节能灯。我没有回绝,并邀请他来学校谈一谈。这个学生叫孙秋悦,我对他当年在学校的表现印象很深。他是一个胆大的学生,当年敢直接跑到我的办公室提意见。我之所以要见他,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这个项目有意义,二是想了解他这些年在社会上都经历了什么。很快我们就见了面,经了解,孙秋悦毕业后的情况是这样的:他先在银行干了半年,由于不习惯按部就班的工作,又转到电视台财务室。不久,台里来了一位新台长。一天,  相似文献   

20.
3月8日,是学生小力的生日。他是我师专毕业后教的首届学生。屈指算来,他初中毕业已有七个年头了,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中文系,如今应是大二的学生了吧!在我八年多的教学生涯中,担任了八年的班主任,所教的学生成千上万,但给我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小力。那是1997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