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大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姜堰市“农民大培训”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需要作进一步深入探索。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层次有待提高。调查中发现姜堰市各培训机构技能培训的等级较低,只有20%的培训机构开展了中高级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求技欲望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大学"百万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五个创新。联合培训创新中国农民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和资源,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将以往政府要农民学的状况转变为农民主动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的良好局面,从而发挥了中国农民大学、地方政府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这是办好创业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这是我们成人教育主动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培训计划吸引农民参与为使培训满足农民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民的素质现状和知识需求进行调查,结合本地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村企产业发展的实际,精心编制培训计划,并请农林部门进行论证和确认,做到全年有总体计划,每期有具体安排,使培训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农民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注重发挥培训在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提升其创业能力中的基础作用,在构建城乡普惠的培训制度、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层级分明的培训内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0年以来,淮安市累计实现创业培训2.9万人,分别实现新增就业、创业5.6万人、1.5万人,各项指标在江苏省名列前茅。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立了为2万人实施创业培训目标的任务,其中农民创业培训1.5万人。这一目标较去年提高一倍以上,这是淮安市向创业培训倍增计划吹响的"冲锋号",为实现  相似文献   

6.
搞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成人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成人教育的主攻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依据山区人员稀少、居住分散、师资薄弱、资金缺乏等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宜,采取“六结合”之方法,探索农民培训的路子,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8.
农民培训目标是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民从劳动力转变成人力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点,加强农民培训,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要提高农民培训效益,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制度。本课题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农民培训项目的调查,指出当前农民培训面临着制度创新的困难,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尊重农民培训的自主选择权,调整农民培训管理体制,强化农民培训质量监控,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在农民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实现农民培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培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学者们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研究从培训需求、培训体系、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培训评价等方面全面展开。回顾我国农民培训研究与实践对我国新世纪农民培训的研究进行综述,可以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培训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且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从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服务、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实然分析与应然建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民要逐渐向新型农民转变,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农民培训方式是影响农民培训效果进而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民的培训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方式的经验,对我国的农民培训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新型农民的培训需求与培训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民对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创业培训需求旺盛的特点,当前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主要采用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两种培训模式,但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在农民自身培训需求及培训供给、培训效果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未来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要加强政策保障,具体包括: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投入;创新农民培训相关机制;加强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培训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姬雄华  王巍 《成人教育》2022,(12):34-41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农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培训作为促进农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提升农民素养和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培训课程是实现农民培训目标的核心要素。依据农民个人需求层次目标、发展目标等,将农民群体划分为保守安稳型、自给生存型、效益追求型和经济发展型。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从农民价值感知层、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持层构建“农民四维能力模型”,按照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创新性地设计出系统化的农民培训“5+X”课程体系。同时,为保障农民培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应采取打造课程资源库、构建微课知识地图、建设实践平台和建立社会支持政策制度体系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将这种组织形式引入农民培训当中,是对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合阳县将这种模式作为当地农民培训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培训体系,开发了多种培训项目,建立了农民培训基地,创造出自己的培训模式与经验,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农民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安徽省农民素质状况和培训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养和市场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农民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农民内部的分化给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新型农民培训应该从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培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南长沙、常德等5市,共750个农户进行产业农民培训的问卷调查,发现产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培训机会不多。在充分发挥农业职业院校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农民培训的需求,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培训服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等农民培训对策,旨在找到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宝应县地处苏中的最北边,既没有苏北的政策优势,又缺少苏中的区位优势。从2004年,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新型农民2万多人,再就业培训1万3千多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万多人,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张红 《成人教育》2012,32(12):77-78
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村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新型农民培训中,职业院校应该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力量,这不仅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训,而且会使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文章通过论述农民培训和职业学校之间的紧密关系,论证职业学校应该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优势,促进我国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我国农民培训中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农民培训认识不到位、用工单位重使用轻培训、农民学习意识淡薄及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盲点”识别及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青岛市六区市546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数据,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盲点”,并解析其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破解“盲点”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盲点”表现为: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思想固化;培训方式设置单一、创新性不足;培训内容设置与市场脱节;培训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训师资保障制度、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为此,文章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和农民层面提出破解对策,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