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各高校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层次不齐。本文从介绍双语教学概念入手,分析了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五位一体"模式,对模式运行中各因素存在的问题做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了北京化工大学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贸专业相关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环节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促进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是资源整合的需要,也是双语教学改革与研究深化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促进教师成长.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模式的建构,首要的是树立整合理念,充分发挥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在双语教学中的互补性优势,从课程设置、课堂组织、专业实践、师资建设、教材筛选、教改科研、质量监控等维度进行思考,并把握课程整合模式应用的前提、关键、难点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指出了该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体系,以及如何解决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图式理论为教学模式建构基础,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双语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为例,着重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期基础、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分析实行双语教学的效应,梳理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据此提出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双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双语教学在我国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经验,但是也存在着问题和障碍.论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探讨了国贸专业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我国培养双语经贸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高校国贸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基本手段.文章基于KSAO模型,在分析国贸专业用人单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架构了"三位一体--四年连续--五环相扣"的实践性教学平台,并讨论了其有效实施的条件,以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高校工科专业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工作,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工科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发现,过渡式模式更适合大多数工科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此,对开展过渡式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校体育专业的特征、开展双语教学的某些有利条件以及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等,从适时输入、循序渐进、创设情景和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证"浸润式"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外贸人才缺口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课证融合"背景下的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估方式、教学团队、教学激励、实伽I基地建设等六个方面剖析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最后给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的直译、硬译,甚至讹译、误译,常常与外语学习中的三种依赖心理有关。太依赖字典,生搬硬套字典上的释义,结果常常不是准确,而是走样;太死扣原文,硬跟着原文句式下去,译文常常是不伦不类的翻译体欧化句,像是外国人写的中文;许多成语、谚语、短语或句式,常有一些较为传统的固定的译法,借用这些现成的译文时也要防止一味的依赖,必须根据语境与上下文在必要时做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主义是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显端倪的哲学流派。它认定本真的“个体”为其哲学的衍生根柢 ,在时间的三维 (过去、现在、将来 )整体性向度上 ,对“个体”的“可能性”情状予以重视 ,彰显出死亡逼近时的个体对于自身多舛的罹难体验 ,并以此说明了“存在”的意义。本文就“个体”的存在与有限 ,剖析了这一卓尔不群的人生哲学中的时间整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论赋与《文选》赋分类定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心雕龙》不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和选赋定篇的唯一作品,但它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及选赋的较直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其影响不能估计太高,但也不能估计太低。《文选》赋分类定篇与《文心雕龙》论赋在“原始表末”、“释名章义”、“别体分类”与“选文定篇”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同或相异之处。其相同处表明刘勰与萧统赋学观上有一致的地方及刘勰对萧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不同则表明二人赋学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A bstract .  In this essay Tim McDonough analyz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positions within the ongoing discussion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nceptual map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m "culture." His examination of the discourse begins with liberal multiculturalism; moves through the stages of difference,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multiculturalism; and ends with what he terms "transfigurative multiculturalism." McDonough describes how a conception of culture as a field of collective symbolic work has been arrived at through a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the concept across these different phases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 This review does not attemp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complex discourse of multiculturalism. Rather, McDonough charts a cours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eld for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ransfigurative" multiculturalism, which represents a fresh approach in the continuing inquiry into democratic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普遍存在着“大团圆”结局模式。对此现象,人们一般都持眨斥态度。同样。小说《歧路灯》的“大团圆”结局也遭到大多数论者的否定。然而从李绿园的文学观、创作目的、生平际遇以及小说的行文逻辑等方面来看,这样的结局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并苦心经营的,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范式在科学研究中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方法论体系。在具体研究方法的层面或学科制度层面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显得过于宽泛。判定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基本依据不是是否确立了某种范式,而是是否具有严密的范畴体系和以此为共同话语的学术群体任何一种研究视角都意味着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到方法原则构成的特定“话语系统”。学科性视角与方法论视角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不同范式之争还会继续下去,而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也不会从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中消失。  相似文献   

17.
文章剖析了秦书田的"俳优"策略,要正确认识他在强权面前将抗争戏剧化的滑稽表演,指出这种韬光养晦是中国众多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一种外化形式,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经典"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声音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征,是作者在学术界实现身份认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章以Hyland的"voice"互动模型为基础,以学术语篇中声音构建的语言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术语篇中作者的声音和读者的声音内在的关系及功能.研究发现:作者的声音与读者的声音在语篇层面存在互动并相互制约,且以作者的声音为主导,进而形成学术语篇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以诗为词”的缘起,是涉讼已久的一段公案,各家之说莫衷一是。章以北宋党争为视角,从党争与词的言志功能的获得、党争与词的内质变化、党争与振兴词格三个方面,对“以诗为词”这一学现象做了新的论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日本关东军侵占热河省后,在分离华北的同时,开始推进“内蒙古工作”,目的是保障“满洲国边境的安全”,完成对苏联作战的准备。于是,他们在内蒙古中、西部,扶植德王,成立蒙古军傀儡政府,编练伪蒙古军,进犯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