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身学习思潮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学习思潮是当今世界一股十分强劲的教育思潮,它是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学习化社会理论而形成的。它始因于终身教育思潮,但是又突破了其理论局限,对当今世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就终身学习的含义、终身学习思潮的特征和终身学习思潮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苗春德教授的又一部力作《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作为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中的一部,已于2004年1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它是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与层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也是十一届三中会和真理标准讨论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个案研究与局部性专题研究的继续与发展。到目前为止,本书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研究方面的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专著。它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四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四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上)王义高纵览当代世界范围的宏观教育思潮,存在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教育的经济取向思潮,终身教育思潮,教育个性化思潮,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思潮,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教育信息化思潮,等等。在我国报刊杂志上对教...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教育的科技取向自涌现后,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教育改革政策与实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是否自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都体现出当今世界宏观教育思潮中最主要的思潮之一--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  相似文献   

5.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科技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教育的科技取向自涌现后,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教育改革政策与实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是否自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都体现出当今世界宏观教育思潮中最主要的思潮之一--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  相似文献   

6.
好书推荐     
《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如果你此前对国际教育新理念关注很少,而又希望对新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话,看这本书将是不错的选择。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宏观教育理念;第二部分介绍一般教育理念;而第三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生鈜教授主编的《教育:思想与对话》(第1辑),我是第一个读者。在本书正式出版前,我就已经看到本书的清样,读过里面的全部文章。  相似文献   

8.
刘彦荣《奇谲的心灵图影》,从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上,对《野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这一新的视角,是很少有人问津的。因此这本书填补了鲁迅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而用精神分析、符号学、原型批评等方法进行研究,也开了用新方法研究鲁迅的一个先河。著作分上、下两编,上编对《野草》的意识无意识进行宏观的研究,使读者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下编对《野草》的具体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微观研究,使读者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王斌华教授编著的《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即四个板块——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国别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了简要介绍,本书涵盖了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章对本书的解读旨在希望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本书的价值,以期对当前新疆的民汉双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本书重点研究的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留美教育,即从1847年容闳赴美到1949年大约100年的留美历史。这期间的留美生大约有13000人左右,在出国留学生中,人数仅次于留日生。留美生以其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社会有诸多深远的影响。本书努力把握百年留美教育的发展过程,从宏观上勾勒出留美学生的轨迹;同时下大力气探索留美生作为一个群体的内部结构特点,分析他们在近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影响,总结留美教育的成败得失,探究留美生与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客观联系。本书为国内近年来少有的一部系…  相似文献   

11.
这本书这次再版算是第五版了。现在想来十多年间读者还忘不了这本书,大概是因为这三点:一是科学发现本身的魅力;二是科学人物和故事的吸引力;三是科学家的治学方法。知识、人物、方法,这正是贯穿本书的三条红线。三线交织。既不同于虚构的小说,也不同于刻板的教科书,也不是纯粹的方法论。是在教育、科学、文学三边地区找了一块空白。这次再版时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订,侧重了对治学方法的提示。另外又增加了插图,改革了版式,力图在形式上更美一些。本书作者:梁衡《数理化通俗演义》作者梁衡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学家。既然知识和…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未来世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发挥着先导作用的主要是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个性化教育思潮和终身学习思潮。  相似文献   

13.
由郭齐家副教授撰写,教育利学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中国教育思想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通论古今中国教育思想的专著,凝聚着著者二十多年来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心血。著名教育史学专家毛礼锐教授在该书《序》中草了这样的评价:“本书对中国教育史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取材较博,分析较密,提要釣玄,得其要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并明确表示:“我是肯定这本书的,愿向读者推荐这本书。”笔者对毛教授的着法很有同感,兹就该书主要成就及特色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四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四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下)王义高三、教育国际化思潮现代科技、现代生产既为国际经济和贸易、国际电信和交通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由此也为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从而引发了教育的国际化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的最早提倡者和推波逐澜者,莫过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任文与我认识和来往,算来已有11年了。在洛南教师进修学校,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他是我的学生;来信或见面常谈到他对我发表的著述、文章的看法,他是我热心的读者;1995年,他在商洛师专进修中文大专学历并在我主编的《商洛师专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他是我的作者;1997年冬,他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学作文技法指津》,嘱我写序,我成了他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了全书纲目和大部分小样,在惊喜之后,便不揣浅陋来为这本书写序。  相似文献   

16.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经济学对各国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宏观教育经济学直接研究教育这一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知识产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章集中论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这一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就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几种较有影响的计量方法和理论作了初步的剖析和比较。最后,应用劳动简化法核算了1952-1978年期间 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了很有说服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现代信息技术在九十年代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作为跨世纪教改的重要内容和指标,纷纷被纳入当今世界各国新一轮的教改方案。尽管各国所面临的教改任务有层次上的不同,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但从教改所处的同一全球信息化时代下的宏观大背景、教育所面临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挑战等宏观方面来看,又呈现出某些共性,这些共性集中体现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所呈现的教改新特点和新举措上。如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的“尤里卡计划”、美国ISW向教育进军、韩国…  相似文献   

18.
由傅维利同志撰写,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功能论》一书,最近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作者长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一部专论性学术著作,是在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位青年理论工作者勇于向教育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结果,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和同行,我想就本书的内容及学术观点进行一下简单评述。一则阐述一下本书的学术价值,二来向教育理论界的同仁们推荐一下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然而今日中国之教育,正跋涉在一条并不坦荡的道路上。一方面,是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教育自身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击中左右彷徨,无法突围。一方面,是困顿不堪的老师们继续对学生做着许多连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一方面是学生在各种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下苦苦挣扎。著名作家王宏甲撰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名为《中国新教育风暴》的长篇报告文学,对当前教育的困窘进行了深度透视和扫描,这本书一出版立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反响,由此可见教育热点问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本书借助大量案例和细节,揭示了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同时对新教育进行了热切的呼唤和期待。我们将分三期选载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教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性教学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之一。本从反思性教学的实质、实践合理性、条件、实践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反思性教学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反思性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