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会写会算又会画,修桥盖楼全靠它。【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相似文献   

2.
    
谢玉香  蒋岭 《小学生》2006,(2):24-25
设一设 人有两个宝 陶行知 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相似文献   

3.
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还有一个成语"心灵手巧",原意是"心灵+手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心灵才能手巧",还可以理解成"手巧更能心灵".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从生理学角度看,手指与大脑相连的神经最多,通过运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延缓脑细胞死亡时间.陶行知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  相似文献   

4.
心灵和手巧     
人们在夸奖小朋友时,常会说心灵手巧。那么,“心灵”和“手巧”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它们会被放到一起来说呢?是不是心灵就会手巧,或者是手巧就会心灵呢?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小朋友们:“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人身上有这么多器官,陶老先生专门提到了双手和大脑,可见这两个器官在人体众多器官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人的大脑可以产生思维,并可以发出命令,而双手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把思维变成现实。某些动物虽然也有大脑和类似我们的手一样的肢体,但是它们的大脑就不会有思维的产生,他们的肢体也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而已。那么心…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其实我们的手不仅会做工,而且是独特的数学资源。在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手"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探究活动中来,起到巧妙计算、帮助记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谈话师:课前走在你们学校的行知长廊上,我看到一首诗"人有两个宝——"生:(接背)"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会创造。"师:背得好,动手又动脑,才能会创造!如果给"两宝"再加"一宝",你会加什么宝?生:我会加"腿",因为有腿才能行走。  相似文献   

7.
<正>陶先生有首著名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后来又有人将其改编成了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简简单单的一首儿歌,已经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观点:要让学生即会动手,又会动脑。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行知"二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相似文献   

8.
    
[读一读] 人有两个宝陶行知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学一学] 最早的象形文字“手”中特别突出掌(zheng)纹(wen),因而写作(?) 后来人们根据实际特点突出了手指的形态(tai),写作(?) 最后又突出了其中竖(shu)写的一笔(?) 我们今天所用的表示五指长短不一的字便形成了手  相似文献   

9.
双手居然拥有了智商,知道"我"偷藏了零花钱!夸张练笔要是左手爱织毛线,右手却爱练书法,那可怎么办呢?双手和大脑"分家"了,这样的场面颇有"无厘头"的喜剧效果。夸张练笔停不下的双手难道只会坑小主人吗?它们能不能帮小主人做家务、做作业呢?  相似文献   

10.
五、尽早让孩子的手动起来 孩子的双手动起来,有助于大脑的发育,这是人人皆知的事。然而孩子出生后1~2个月双手通常是紧握着的,且大多数是被裹在包被里,大人们似乎要待孩子的手会自主张开后再让孩子学抓东西。“若让孩子的双手在月子里就动起来又会是怎样的呢?”我想,“何不做个尝试?”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学校     
博物馆不仅要收藏古代文化遗迹,还要维护文化,防止目前明显存在的无知的机器人化扩大的危险。机器人化用计算机取代大脑功能,用迪斯科来勾销人的灵魂。 科学家们近来发现了连结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的作用,它象是一座桥梁,大脑左半球功能包括语言和分析能力,右半球的功能包括艺术、音乐方面的能力以及空间知觉。要是胼胝体被切断,信息就不能从大脑这半球传递到那半球,再聪明的人也会变笨。  相似文献   

12.
周良森 《教师》2011,(30):37-38
医学告诉我们,人双手的行为动作是与大脑紧密的相连的。大脑发出的指令给复杂的神经系统来完成非常奇妙的手部活动。双手的行为活动能真实贴切地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而书写是脑手联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医学告诉我们,人双手的行为动作是与大脑紧密的相连的。大脑发出的指令给复杂的神经系统来完成非常奇妙的手部活动。双手的行为活动能真实贴切地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而书写是脑手联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有一首儿歌是这样说的:“人有两个宝……”眼睛示意学生继续说生:“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师:说得很好,双手和大脑都是我们奇妙身体的一部分,你们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器官呢﹖生: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师:这些都是我们的外部器官,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内部器官呢﹖生:心脏、胃、肺、肝脏还有肠子。师:说得真好。可是光知道名称还是不够的。你们能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吗﹖出示多媒体课件:一幅人体图,左边是杂乱的器官,有口腔、食管、胃、肝、大肠、小肠。学生找到…  相似文献   

15.
幼儿玩线系列活动初探侯书霞,赵军妮,王俊芝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生理科学的研究也证明:人脑中与手指相联系的神经所占面积较大,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大脑就会日益发达。经常让孩子依靠双手去活动,会使孩子大脑的相应...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心灵手巧”,说明“手巧”是“心灵”的象征。在幼儿阶段,身体动作的发展排在发展顺序的第一位,只有身体动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才能为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手巧的孩子往往意味着动作技能的发展水平比较高,因此,双手动作的发展就带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了。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手与我们大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人类的大脑存在着感觉区和运动区,在这两个区域都存在着大量的神经细胞与我们的双手相联系。锻炼双手的技能,发展双手的运动能力就可以间接促进大脑的发展,使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7.
1933年3月。陶行知在题为《创造的教育》的讲演中明确提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当然这里的手脑双全不是停留在生理意义上的健康和健全,而更重要的是会创造的双手和会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大脑。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人过多地使用左脑或右脑,那么他的大脑的另一半就会显得相对无能。学校教学中,学生的左脑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右半球却被闲置或未被很好地开发。在学校体育中,对于双侧肢体运动项目的开发,我们不仅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要明确双侧肢体运动项目开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学生大脑处于迅速发育的小学阶段,可为学生经常性地提供丰富新颖的形象刺激,促进大脑正常发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增强记忆力,促使大脑左右半球整体协调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想像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发展,亦可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双手的活动引发了大脑的思维,而大脑的思维又促进了双手的活动,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动手实践是儿童成长的标志,也是其独立的开始,对于年龄尚小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良好的动手能力对促进学生成长进步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中巧用手指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