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书院,当属南宋时期最为繁荣昌盛,比较著名的是被称之为"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和丽泽书院,它们在其办学与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致于其他书院也纷纷效仿学习,并逐渐形成了以"四大书院"为代表的教学方法论。这对于当今面临着众多困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无疑可以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2.
南宋四大书院在各自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其教学艺术在名师巨儒的教学实践中以“美”的形式产生并积淀下来。本文从教学意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治学态度、教学风格等五个方面论述其审美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7年书院研究对书院教育、书院与学术等以往研究的热点问题继续关注,对书院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有所深入,对书院的区域性研究特别对西部书院的研究受到重视,对书院与学术、学派的关系研究有所扩展,对书院规制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书院研究成果的述评继续展开,对韩国书院的研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该书由湖南大学李兵副研究员撰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头分十章,依次是:晚唐五代科举制度演变与书院萌芽、北宋前期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北宋中晚期文教和书院转型、南宋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元代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明代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清代考课式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清代汉学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清末书院改制与科举革废关系研究、书院与科举关系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凭借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和在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02-106
通过对安徽古代书院的文献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梳理发现有安徽古代书院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加,研究主体多为高校研究者,且多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历史与书院志、书院与学术、书院与地方文化等方面,对于安徽古代书院的区域研究也集中于徽州书院的研究上,对于皖江地区古代书院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当前书院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有书院名称始见时间、具有教学功能书院的起始时间、书院与科举的关系、书院发展的阶段和若干里程碑、书院办学性质、书院办学程度、书院内部的组织管理问题、书院“制度”、书院现代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古代书院。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教育组织,是学术传承、积累、研究、传播的基地.自南宋书院与理学一体化之后,书院便在儒学变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门探讨书院与学术关系的论著有朱汉民的《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刘玉才的《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肖永明的《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等.  相似文献   

8.
由湖南大学邓洪波教授撰写的《中国书院史》已由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全书共分六个部分,依次是:书院的起源与初期形态、书院教育功能的彰显、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的繁荣与辉煌、书院的普及与流变。该书资料丰富,对书院的理想有着自己的新看法和广义的理解,论述全面、详实。同时,系统地用统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从唐至五代时期的书院来看,科举制度是促进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书院与科举联姻的主要原因包括: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封建家族维护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及书院教育家的榜样作用等。书院与科举的联姻在促进书院发展的同时也使书院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官学,从而阉割了书院自由讲学、独立研究的办学精神,这一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明成化、弘治年间,余干之学的代表人物胡居仁、张元祯及其后学娄性等通过在白鹿洞书院讲学、立规、为书院撰记、推荐人才等多种方式,力图廓清书院与科举、书院与官学的关系,努力使书院回归讲求义理培育真儒的办学宗旨.余干之学诸儒是明代白鹿洞书院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白鹿洞书院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史上,福建书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福建书院研究的进展,因其文献整理的滞后而相对迟缓。为了拓宽与加深福建书院研究的视域与深度,全面系统地发掘、收集、整理福建书院文献,具有不可或缺的启示津梁、嘉惠士林的作用。明清福建书院文献是一座充满书香的巨大福建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福建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生员规模、教育理念、授学方式、培养水平、藏书刻书等情况。不仅对还原古代福建书院的历史面貌与发展规律,揭示古代福建书院的教育成就与文化贡献,彰显古代福建的学术思潮、人文精神与社会风尚,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福建传统书院的复兴与新时代书院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书院文化传承与开拓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功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书院改制与现代教育、书院与儒学、韩国书院与国际儒学三个方面展开学术交流。会议以多视角、多学科开拓了书院研究的新方向。海外学者的积极参与,对韩国书院的持续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书院之名起于唐,一是官方修书的机构,二是私人讲学的场所,三是虽有“书院”之名,但对其内容与性质尚无法判断之书院。吴洪成、刘园园两位先生的《唐代河北书院考论》认为张说书院、西豁书院、棠荫书院是唐代书院,为我国的书院研究增添了色彩,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清廷宣布我国古代书院改制为学堂110周年。岳麓书院为此积极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性学术活动,再次掀起了学术界对古代书院研究的热潮。本刊特约岳麓书院四位专家分别从古代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的统一、古代书院的董事会制度、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书院改制对近代书院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撰写了四篇笔谈文章。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     
吴洪成、段颖老师的大作对清代直隶总督与保定莲池书院的联系进行了梳理。如文中所示,书院初建之时经费基本由地方政府拨付,而直隶总督直接或间接主持了书院院长的选聘、筹集书院经费、帮助书院增添藏书、参与书院考课和释菜礼。显然,莲池书院是典型的官办书院。论文考证详实,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19.
高校书院制改革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探索,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密切相连。当今高校开设的书院在层次、时空分布和功能模式上呈现三大特征:高水平大学是书院制改革的主力军;书院数量逐年增加、地域分布广泛;书院类型以学生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为主。就发展导向而言,书院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由于受教育观念、实施方式等因素影响,高校书院制改革还存在功能泛化、运行机制不畅、思想精髓传承不足、通专教育分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书院制的育人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促进高校书院建设与学校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弘扬书院优良教育传统,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实现书院与学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因其成立较早,为州县置学之始,居"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商丘虞城学者杨悫,热心教育,聚徒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