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父母日益重视家庭的子女教育功能。但是,并非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都达到理想的效果。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走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的消极后果不容忽视。因此家庭教育应坚持德智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07,(5)
策划背景:很多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唠叨不断,亲子关系不够和谐。如何转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倾向?如何让父母与孩子和谐相处?学校以社团建设为依托,通过社团在孩子中的亲和力以及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阶段,决定了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中国的父母往往易犯过高期望值、单一模式要求、重智轻德、重分数轻人格,及要么宠爱,要么冷漠的“两极表现”等错误。当前应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加强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浅议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是: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不当,重智轻德、重分轻能、重视身体忽视心理、缺乏民主的家庭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1)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2)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3)重“鱼”轻“渔”的培养方式:(4)重说教轻示范的实践方式:(5)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封建社会,株连九族,世代承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法律制度,决定了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当今世界,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成为社会的主题,人们对智育的水平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家庭教育开始将德育同智育等同起来,甚至只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忽略孩子品德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早期训练。家庭教育一日陷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就会造成家长教育行为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以下将浅析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原因,并得出几点走出误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去教育孩子,渐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流声音。它向重智轻德、重言教轻身教,以分数为评价学生惟一标准的旧观念宣战。作为国家级的三大论坛之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所到之地,无不引起强烈的反响。报告团成员成了广  相似文献   

8.
韦继恒 《中学文科》2009,(6):129-130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有很大的片面性,集中表现为重“智”轻“德”等问题,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影响到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此,学校责无旁贷,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领家庭教育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
试论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仍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由于家庭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家长与高校沟通不畅、互动不足,家庭教育一直存在片面追求智育的弊端,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对此,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高校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摈弃“重智轻德”倾向,重视全面教育,以改变当前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缺失,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从而导致思想、学业、心理、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我们提出的教育协调、均衡、优质、跨越发展的目标。与培养德、智、体、美、  相似文献   

11.
常艳春 《家教指南》2007,(12):11-14
谈及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魏明霞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总体上讲,幼儿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倾向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不少家长忽视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自立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书讯     
《少年儿童研究》2005,(4):15-15
当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人们忽然发现教育孩子成了“天下第一难”。过去,孩子懂道理多在兄弟姐妹之间体验,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这一天然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使许多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甚至难以和孩子沟通;担当多的父母娇宠孩子,又寄予过高期望,走进了“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13.
《西洲记》中描述了孙悟空、红孩儿、小鼍龙三个“不良少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缺少家庭教育,其次是老师重智轻德,并可知转化这些“不良少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是强制教育,二是关爱教育,三是用其所长,四是纪律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少年儿童研究》2005,(3):36-36
当独生子女时代来临,人们忽然发现教育孩子成了“天下第一难”。过去,孩子懂道理多在兄弟姐妹之间体验。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这一天然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使许多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甚至难以和孩子沟通;相当多的你母娇笼孩子,又寄予过高期望,走进了“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15.
培养健全人格,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首要和共同的责任,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先成人、再成材”的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传统的家庭“养护”方式和保姆式的家庭教育方法,造成孩子“先天”的人格缺失;重智轻德的学校教育理念,极易造就迷失道德良知的扭曲人格,这已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人格塑造——人才成长中的核心工程,必须由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方能完成,这一重要规律,目前远未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走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智轻德、亲子冲突以及家校合作、学习型家庭的推崇等现象反映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倾向,说明全方位地提高家长素质和重视以德为先的家教思想将在未来得到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颜氏家训》是一部经典的家庭教育著作,其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守道崇德,孝亲懂礼;及早施教,勉励学习;教管结合,一视同仁”等观念。目前,家庭教育存在对孩子的人生观引导不到位、功利性强、重智轻德、溺爱和偏宠孩子等问题。《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观、注重早期教育以及精神富养的教育思想、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及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全面发展,德育为首 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加之人口的增多,导致了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升学竞争日益加剧。能否升学无形中也成了家庭教育的指挥棒,使许多家庭把孩子升学作为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于是就出现了如学校教育一样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重智轻德。重分轻能;只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忽视孩子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过于关注孩子智力因素的训练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强调了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分析了由老人带大孩子的家庭、经济收入宽裕的家庭、单亲家庭、过分宠爱放任型家庭在家庭教育上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走出"重智轻德""重养轻教""重言教轻身教"三个误区的策略,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了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就是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发展,必须节制孩子的物欲,重视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