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17,他引:2  
本文通过人们认识到档案是社会记忆,是记忆工具的观点,对"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提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档案之义形成在前,而文件之意形成在后;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档案形成在前"理论促使档案管理回归本位."档案形成在前、档案管理在前"理念和档案管理与业务流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是"档案形成在前"理论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对数字时代的基建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这一全新的学术观点提出几点异议.认为正确认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文件与档案都应当采用广义的文件与档案概念:文件与档案都可以理解为记忆工具:档案的唯一性并不是说档案只有一份,就是文件的定稿.  相似文献   

5.
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的解读——六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下,文件和档案价值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是混乱的,文件和档案双重价值观与实际不相符.并用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档案具有文件价值,文件价值只是档案价值的一部分:档案的本质价值是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可分为现实凭证价值和历史凭证价值.档案的其他价值都源于其凭证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刘东斌提出的档案形成在前说,从档案与文件的定义、档案与文件的形成过程及档案的本质属性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产生的,文件不是档案的复制件,档案非形成在前.  相似文献   

7.
从元数据与文件的关系准确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规律历来是中外档案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同样如此.在我国传统档案学理论中,我们常说,(现行)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现行)文件的归宿,档案是由完成现行使命后的文件经归档转化而来;就单份文件而言,档案与(现行)文件虽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作为客观存在,它们却拥有相同的物质、相同的表象和相同的信息内容.对此,我国档案学界观点基本一致.而在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问题上,我国档案学界却有着一定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对于档案馆开展的现行文件公开利用服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价值理论都难以为其提供理论依据.而用档案形成在前说来对现行文件公开利用解读,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并认为档案在形式、内容信息和功能上都与文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事物.这就决定现行文件公开不等于档案开放,现行文件以公开为原则,而档案则应有一个相对的封闭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践应用需求,依据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和职能鉴定理论,探究档案鉴定学基础理论在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专门档案中的专门档案——商事登记档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事登记档案"是专门档案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别,目前还没有得到档案理论界的关注和认同,本文从逻辑基础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对其归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比较分析,认为电子档案馆等同于数字档案馆,数字(电子)档案馆与虚拟档案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刘伟同志作了“勇于开拓,知难而进”的讲话。这篇讲话,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档案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发人深思,引人回味,催人猛醒。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1刘伟同志的讲话,开宗明义,“巧媳妇能做无米之饮”。讲的是档案部门的条件问题。条件,是制约事物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办事情、做工作,必须从具体条件出发。讲条件,是一种理性的自觉。重视条件、研究条件、创造条件,是我们抓住机遇、推进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保证。条件是…  相似文献   

14.
15.
金波  晏秦 《档案学研究》2019,33(1):46-55
国家治理时代,建设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档案治理和档案管理内涵的比较,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系统探析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动因,并提出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树立档案治理理念是先导、强化档案工作系统开放是前提、培育扶持社会力量是基础、创新档案治理方式是关键、建设档案法治环境是保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档案信息安全的档案数字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安全上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档案信息安全和数字化管理,介绍了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分析档案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档案边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文件数量剧增、信息缺失、文件易逝和技术进步,档案工作者应改变旧观念,投入智力资源,进行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文件鉴定和档案接收,使档案工作不再是随着编史工作风气变化的"风向标",档案不再只反映狭隘的研究兴趣(即原来的工作"中心"),而能真正反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即"边缘").这篇文章孕育了后保管模式的思想,六年后作者首次提出后保管概念.  相似文献   

19.
论档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要把档案这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搞清楚 ,并且牢牢地把握住。否则 ,作为档案学研究的依据就可能不一定是档案 ,研究活动就可能会误入歧途 ,走偏方向 ,得不到正确的研究成果。现在档案研究中的有些争论问题 ,是与研究者各自心目中对档案这一概念的理解不一致有关。为此 ,有必要再下功夫来探讨并准确认定这一概念。一、档案概念综述。对于档案概念的认识 ,首先要揭示它的本质属性 ,其次是研究它的价值作用。其实 ,任何事物的价值作用都与事物的本质属性有联系 ,研究事物的价值作用 ,可以说是研究事物本质属性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量现行档案移交进各级各类档案馆,全宗排放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为全宗排放得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档案馆的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