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宁 《新闻爱好者》2011,(10):149-150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逐渐增加,目前已达l亿人左右,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和劳务大省,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拥入省会郑州。他们的媒介接触、媒介参与、媒介期待情况如何?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  相似文献   

2.
徐艳 《新闻世界》2012,(6):194-195
新媒介带来了媒介资源的重组,从而推动了媒介素养内涵的演进。本文研究了农民工在新媒介情境中的资源分配和媒介素养情况,并通过调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宁 《新闻爱好者》2011,(5):149-150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逐渐增加,目前已达l亿人左右,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和劳务大省,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拥入省会郑州。他们的媒介接触、媒介参与、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人们依赖于媒介,媒介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视野。农民工的形象再现是传播者借助媒介以把关人的角色传递农民工信息而形成的,媒介的态度和立场影响了人们对农民工的认知与印象。本文从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入手,简要分析农民工的形象类型及其形象建构的利弊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30多年里,媒介塑造的农民工形象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本研究拟在再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揭示媒介在农民工与整个社会互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剖析媒介在农民工形象传播中的得失,为其客观公正地反映农民工形象提供实践范式,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媒介不仅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解、认知农民工的模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并可能成为其行为举止的参考规范.因此,从建构论视角研究媒介对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再现,分析再现的深层动因,解决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扭曲再现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与其阶层属性倾向紧密相连,并与阶层文化冲突与矛盾的社会特性紧密相连。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意识与生活状态成为他们媒介信息认知与批判的基础,媒介素养反过来也构成了他们阶层意识形成与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来源于信息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等欠发达地区,但在社会发展中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除却物质生活上的基本要求,农民工群体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强。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拓宽了信息接受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媒介来了解更多符合他们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7年对南京主城区297名女性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进城务工的女性农民工媒介接触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大众传媒对女性农民工子女教育观的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大众传媒对女性农民工子女教育观念的改变有所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对其知识信息方面的影响则更大一些。女性农民工对大众传媒心存一定的期望值,希望能够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更多的教育类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新农村城镇化的逐步形成,社会中涌现出一个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工作人员,他们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引起了广大社会和各种媒介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农民工开始创建自己的微博、博客,加大了微信等多媒体的使用频率,使用目的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学术界中,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也开始对农民工加大了研究,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城市融入、政治认同、媒介素养、媒体使用率等一系列的问题也被纳入研究的领域,同时根据其对媒体的使用状况,研究微媒体等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大批量的相关文件、著作也逐年增加.在移动媒体环境下,对农民工生活状态的变化及媒介使用状况的调查,探讨农民工获取资讯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一些优化资讯获取路径和通道的建议,帮助农民工实现个人价值,提高生活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舆情表达渠道分析——以北京地区农民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媒介素养角度对"在京农民工的舆情表达渠道研究"(媒体渠道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对农民工媒介素养与舆情表达能力的关系加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蓓 《当代传播》2012,(6):42-44
本文采用南京297名女性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女性农民工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农民工总体上对于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不强。进一步对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进城时间、媒介接触等因素与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女性农民工在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上存在一些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参与)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媒介的使用上,农民工只是偏好于他们平时有能力接触到的电视;媒介认知上,农民工不能充分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在媒介的评价上,农民工认为媒介不能准确反映他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媒介的参与意向调查表明,有小部分人表示会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媒介信息的制造。总体来说,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环境、媒介格局、知识能力的限制,农民工在传播格局中始终处于"被传播"的位置,处于大众传播的边缘.即使在面对媒介时,农民工也不太懂得如何通过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农民工由于缺乏与媒介的互动,自身话语权的流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媒介话语的偏向.本文运用角色理论研究当代法治新闻中是如何通过话语"定义"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也呈现出与传统农民工不同的鲜明特点.本文意在探讨大众媒介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建构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媒介在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为大众媒介、受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认识、交流提供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6.
在转型期社会,农民工群体从一个较为边缘的社会群体逐渐走入大众视线,但在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中,却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的媒介话语状况,并提出若干改善农民工媒介话语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能力(媒介消费态度与行为、媒介信息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媒介信息的理解与批判能力、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媒介信息接触趋向多元化,娱乐信息受到青睐;媒介接触经验与生活经验共同影响着农民工对信息环境的感知与理解;硬件条件与时间精力制约着农民工使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对农民工文化扶贫的责任,以提升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分析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障碍,提出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介使用自己的话语视角和传播目标对农民工进行报道,从而建构了农民工的拟态现实,这种拟态现实带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但农民工的现实与大众媒介之间的拟态报道,使得农民工群体被设置为隔离的报道地位。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20.
贾毅 《新闻界》2012,(8):8-11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人生追求、生活现状、媒介历史和教育程度等方面与父辈不同,因此有更强的媒介依赖性和理解力.本文通过调研,具体梳理了他们的媒介现状、诉求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