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中的外来词语越来越多。汉语中最多的外来词就是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汉语在翻译英语外来词语的方式方法上,充分显示出了"本土化"特点。外来词"本土化"是保持本族语言自身特点,丰富民族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外来词能够真正得以吸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汉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外来词大规模的引入主要在佛经翻译、"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时期。由此生成的佛教汉语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也是重要的实践活动和素材。对比两者的翻译方法,可以看出汉语外来词多采用意译、兼音译和半音半意的方法。随着汉语的发展,这几种翻译方法也有一些变化。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为以后的外来词翻译方法和规范化提供有效借鉴,使外来译词更具生命力,丰富汉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汉语中如英语外来词语的数量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大量英语外来词语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普遍翻译英语外来词语的方法,即音译法、意译法、音译结合法、形译借入法来阐述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来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汉语。与以英语为代表的表音文字相比,汉语词语在构词方式和语义特征上具有很独特的文字理据性,这种文字理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汉语对待外来词的态度和采取的吸收方式。本文针对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语经过翻译进入到汉语体系这一现象,分析了汉语对外来词采用的音译、音译+意译和意译等不同的吸收同化方法,进而指出外来词的翻译要认真考虑语言文化因素,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遵守汉语文字理据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量外来语尤其是英语不断进入现代汉字系统,丰富了我国的语言,但又给其翻译造成了困难。本文指出外来字母词的翻译方法及原则:纯音译、意译、附加说明即加字译法、半音半意译、音义兼译等,同时也指出翻译外来字母词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了解外来词的翻译并不断提高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许多外来词语,其中很多已被吸收同化成为汉语词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借词汉化历史的考察、对借词构成方式的归纳,探讨我们汉民族文化心理对这些外来词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许多外来词语,其中很多已被吸收同化成为汉语词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借词汉化历史的考察、对借词构成方式的归纳,探讨我们汉民族文化心理对这些外来词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试论外来词的翻译与内部形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外来词语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汉语主要通过音译、意译、音译意译结合和英汉夹杂等四种方式向英语借用词语.由这些方式借入的外来词的内部形式分别表现为内部形式消失和附会;内部形式移植;内部形式残存和羡余;内部形式残存、羡余和消失.  相似文献   

9.
张伟华 《文教资料》2005,(34):122-123
外来词,有的语法书上称为借词(loan word或borrowing word),是指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是通过翻译一个概念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由于和外界的接触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语言都受到了大量外来词的冲击。外来词语的不断进入,使本族语变得丰富和生动。但外来词刚刚进入本族语时,大众如何才能顺利地理解、接受并使用呢?这就要依靠译者恰到好处地翻译。那么,外来词如何翻译呢?汉语本身有着音、形、意等比其他语言更为复杂的特征,因此拥有比其他语言更强的消化能力,而外来…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英语国家的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多,大量的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与以往的翻译类型有所不同,新的外来词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特点,本文就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发展趋势及特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外来新词新语的汉化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阐述外来新词新语的汉化翻译反映出汉语鲜明的特性 ,以及汉语民族在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翻译中,音译之所以被普遍运用,在于语言本身的特性及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在汉语的音译外来词中,绝大部分属于广义音译词。汉语对音译外来语的吸收是一个积极改造、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汉”化、力求符合汉民族心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伴随外来词的大量引入,现代汉语词汇中形成了一些新的同义词。这些同义外来词是由于人们使用的翻译形式不同、汉语方言语音的不同、同一个外来词使用范围的变化、音译词的大量使用以及网络热词的活用等原因而产生的,这些同义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义功能,在语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高擎 《海外英语》2012,(9):169-170
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接受者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外来词的翻译,不论采用直译还是意译,都是在期待视野不同的两种文化、两个民族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随着期待视野的扩展,外来词翻译中也会出现一词多译、音译词向意译词转化、外来词汉化等现象。外来词翻译一旦被接受,就在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实现了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外来词的界定方面有一个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的热点就是意译词的归属问题。目前汉语外来词的划分以形式为原则 ,以语音为标准 ,忽视了外来词的文化内涵 ,将本应归于外来词行列的意译外来词误作汉语固有词汇来对待。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一事实 ,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入手 ,将那些与外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译词划归外来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外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汉译英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翻译法。但是,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具有汉语特色文化形态的汉语外来词,并且这些外来词反映出"异化翻译"的一个作用——保留原语文化意识形态并且不被译语文化所控制。从这一角度来看,异化翻译将我国特有的文化事物很"原汁原味"地推向国外,让外国更直接地获取对汉语特色文化形态的感性认识,为中华文明树立了独特的世界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来词的语素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审视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概况以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结合我国外来语引入的历史和现状,探讨该理论对我国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长治旅游资料的英语翻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文化方面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例子,如"紫气东来"、"山门"等。词汇方面从专有词汇、四字格、旅游景点名称和文化特色词汇4方面,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如音译、意译、增补和省略等。  相似文献   

20.
汽车品牌的翻译策略对于该商品顺利进入他国市场并得到新市场目标客户的认可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就大量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汉译实例分析了在翻译此种文体时可运用的四类翻译技巧: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音意合璧法,并说明只有以译语文化为基础达到文字翻译与文化翻译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汽车品牌翻译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汽车销量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