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和外交上不承认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中.虽然美国曾经出台了承认新中国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中国是否能够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实施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及"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成为新中国的外交方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正是在"像"与"不像"之间,以一种相当独特的文体形式,试图突破中国传统小说创作体式中所存在的"套"或"型",加以尝试和创新.这一相当独特的小说谱系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中国古典小说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与杂糅性,较为自觉地承传了中国传统美学之精华:意境的感受、营造和表现.在对人生的审美追求上,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的构成及内蕴与中国哲学和民间文化密不可分.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小说建构、在视野选取方面将传统中西方小说中重要的因素:"时间"与"空间"凝固化、静观化是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较为突出的文体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入世"问题的论证,仅从经济意义上比较其利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伦理、法律等意义上进行权衡.从伦理的视角审视,"入世"对中国来说也是利大于弊,这为中国"入世"提供了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有悠久的货币经济和丰富的货币思想的文明大国."称提"是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术语,是中国货币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谈"称提"的人很多,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称提"这一术语的缘起、宋元明清时期人们对它的议论作了系统研究,并将"称提"与现代西方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作了比评,分析了中国古代"称提"政策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尤其是理科类,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然而在基础教育的"终点"上,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孩子起跑快,可是后劲不足.全球的奥数比赛上,中国学生出尽风头,诺奖却黯然失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中国教育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主要素质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往往忽视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而将"结果"奉为"真理",表现为两种突出取向:一是对知识的"盖棺定论";二是对"高分"的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的"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观点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从《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最后文本看,李约瑟并没有明确讲"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话,但从内容上看,他确实有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的形成缘于他对欧洲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不应从"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论断中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了中国哲学智慧"的结论.用中国哲学智慧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足以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经验".这个"中国经验"不仅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硕果累累,而且在文化上也多有独创.单从美学、文学理论而言,就有一些值得认真总结的"中国经验".本文提出对"文艺美学"学科的再认识,即希望从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中国经验"立场,重温我国文艺美学学科草创、发展的历程,认识文艺美学独特的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8.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的人性假设,决定了对教育的不同理解.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人性的假设存在几个基本的悖论,即非善即恶、儿童成人化、个性泛化、总体上的"人性善"和具体教育过程中的"人性恶"的悖论.这几个悖论使得中国传统教育损益参半,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教育的相对稳定发展,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的发展.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应当注意克服悖论带来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产生和保存了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遗产.西方自近代启蒙运动以后,一大批思想家都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在融合中西文化上所作出了贡献.重新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调整国人近百年来的"文化观",对于反思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特别是从"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的文化立场,完成"中国特色"文化观念的变革与自觉,使中国文化民族文化重新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画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的一个认知错误是对"民族化"一词作了过于简单、直观、静止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民族化"在当下的时间和空间语境,使之仅成为纲领性的口号而缺少面向当下的实质性研究内容和指导意义.质而言之,当下中国动画"民族化"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和"当代化".  相似文献   

11.
任何理论变为现实,都需要具备一定条件。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且还结合中国国情,对实现人权的途径和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其人权思想更具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人权建设事业的发展与人权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民权是反对专制的革命话语。中国近代民权观继承并改造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价值观,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适用成分但又有别于西方民主观。它含义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有不同所指。它与民本、民主、人权、自由、平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近代民权观呈现出以下特征:工具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公民基本权利地位的宪法建构是当代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必须正面直视的一个风标,关系到宪政社会路径的选择和契机。从整体上看,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的灵魂和内核;从其内容和结构上看,公民基本权利分为显性条款和隐性条款;从范式对称的角度看,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蕴涵丰富的辩证法色彩;从现实的角度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首先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事公诉权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公诉制度有利于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民事公诉权的理论基础是诉权人权论和检察职权论,而其现实依据则是现实中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垄断、倾销、不正当竞争等社会现象的存在,比较国外成功的民事公诉立法和司法经验,在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传统民法理论认为,胎儿是母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胎儿不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但是,这一理论会损害胎儿的合法权益。鉴于此,各国对胎儿权益进行了一定的保护。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的民事立法对胎儿权益的保护则显得比较滞后。在《民法典》制定之际,应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期完善立法,更好地维护胎儿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重刑事(或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的立法传统,相关利益团体对投资者利益的漠视,投资者自身维权意识的淡薄,造成了我国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的稀缺,致使资本市场会计舞弊行为泛滥,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现阶段我国需加大对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的供给力度,以遏止资本市场上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个案引发行政权运作之网络监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及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互联网独特的构架思想以及特性,使其成为公民权利表达的一个更加平等、自由、互动、便捷的渠道和平台。从华南虎照个案谈起,分析传统行政权监督体系的症结,并分析网络公民权监督权力运作的利弊,最后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公民权利监督行政权运作机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分权学说,既有真切希望给人民直接民权以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也有建造一个“万能政府”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的诉求,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两大价值目标无法兼得,致使其最终只能体现为“万能政府”下的民权。孙中山分权学说对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以传统民法理论构建的法律制度对债权人保护不足.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弥补传统法律的不足.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而我国法律上没有对该制度的规定.本文对侵害债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