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据1930年11月26日《申报》报道(图1),在沪汉航空邮路开通约一年后,"中国航空公司现决定将沪汉航空线扩展至宜昌,并定于下月十六日起正式飞行"。该文还说到,"原拟于十月开,将沪汉线扩展至重庆,嗣以刘湘之反对……"而向后延期,刘湘的意见是"重庆航站之用人、行政概须归川方支配,即飞机亦须由刘指挥……",一时不能谈妥,故"决先办沪宜航线……将沪宜线分作二段飞行,沪汉段照原状",开辟汉宜段。但直到第二年2月16日,中国航空公司才在《申报》上做广告,称"上海到汉口只须七小时,到宜昌只须二小时"。同年3月7日《申报》报道"中国航空公司沪汉航线筹备展至宜昌,公司已定于本月十六日实行飞航……沪宜间航空邮件,则须粘航空邮票三角"。之后,又相继预告延至3月23日、3月30日,又延至3月31日,并称"先载邮件,暂不载客"。但是3月28日《申  相似文献   

2.
1932年12月19日《申报》报道,"久经筹办之沪津航空,前因青岛机场问题未能解决,致稽迟迄今犹未实现,兹各项手续俱已就绪,并定明年元旦日起正式飞行"。又据1933年1月10日《申报》报道,沪津线已改为沪平线(图1),"现准于今日(星期二)开航,由上海经过南京、海州(指今连云港——编者注)、青岛、天津,直达北平……本月仅暂运邮件……上列各处寄递航空信件当日可到,且与上海至重庆间皆可衔接。"  相似文献   

3.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2,(11):36-37
1932年9月12日《申报》报道,"沪粤航空线筹备迄今已达二年,因时局之关系,致时断时续,致至今尚未见实行。现中国航空公司决计拟使该线于最短期间完成,故而连日进行,颇为积极"。又据1933年6月6日《申报》报道,"沪粤线开航,公司前派机肮副主任聂开一赴港粤闽等处接洽,并设机场办事处,机场决用水机场,惟广州并须设陆机场……"。之后,于1933年6月11日《申报》报道,"沪粤线系沿海飞行,经浙、闽而至粤省,共设六站,经温州、福州、厦门、汕头、香港而至广州,全线共长千一百公里……该公司决定于下月初试飞开航"。但是,"因陈济棠不允借用瘦狗岭军用机场,航空公司拟将广州站改设水机场,开航期须展缓"。  相似文献   

4.
据1928年6月30日《申报》报道,"交通部现正预备十万元,筹设沪汉间之邮政航空",原由是早在1911年汉口邮务长就设想"由邮局自办沪汉两地间飞行邮递之举"。至1929年4月,交通部航政司规划民用航空,长江线"第一步完成京沪飞行"。至于航空邮政线怎样办,"中国航空公司总董、铁道部长孙科,已与美国航空事业公司签订重  相似文献   

5.
欧亚航空公司在开通西北航线后,"迩来盛传该公司又将另辟由粤至汉之新航线"。据1933年5月11日《申报》报道,"粤汉航线试飞成功"。但是,该航线直至第二年4月才再一次被提起(图1),称"欧亚航空公司计画举办之平陕、粤陕两  相似文献   

6.
据1930年3月11日《申报》报道,"交部现与德国汉沙公司会同设立欧亚航空公司,系中外合资性质……"。又据1930年8月20日《申报》报道,"《中德航空合同》,经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德国航空公司代表许密德,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京签订。……兹探悉该合同内容如下……公司资本总额为国币三百万元,分三千股,中国认二千股,德方认一千股,  相似文献   

7.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同年7月,伪满全面接收东三省邮政,并发行伪"满洲国"邮票,危害我国邮权。从伪"满洲国"成立伊始,日本侵略者即尽全力攫取伪国邮权。据1932年6月17日《申报》报道,日本递信省"特派工务局庶务课长藤原保明充任满洲国邮务司长,同时由邮务、电务、工务经理各局,选派内海二朗等二十余人于十四、五(日)由东京起程赴满,分掌满洲国通信机关要职"。又据《申报》报道,"我政府对日人唆使伪国夺我东北邮权固已早经顾及","所有辽、吉、黑三  相似文献   

8.
据1930年3月5日《申报》报道,"新上海社云,交通部仿照各国成法,设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扩充储金及汇业事务。该局开办在即,业已组织就绪,共分五处,全体重要职员并已经交部分别委定,择录如下:总办刘书蕃兼代,会办沈叔玉……"。同年3月11日,邮政总局和该局在  相似文献   

9.
据1936年2月14日《申报》报道,"中法联运通航自经两国政府于去岁正式签订《中法联运通航合约》后,我政府即令由中国航空公司负责筹辟联运航线。中航公司于奉令后即根据该公司美籍董事毕斯培氏试航勘定之航线,自广州而西营河内设站  相似文献   

10.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3,(10):36-37
日本侵略者自"七七"事变后,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其中包括对中国邮政的侵略。现举例加以说明。一、试图劫夺邮票印版据1937年10月27日《申报》报道(图1),"据可靠消息,北平日本军人以所谓‘北平维持会顾问’名义,向北平邮政管理局以暴力劫去我国邮票五万元  相似文献   

11.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很快就恢复了各项邮政业务。至50年代初,上海与全国各地铁路、公路及水路均已畅通无阻,包括寄国际的水陆路邮件也可通过沪港海上航线正常运递,但唯独航空业务恢复较迟。据《上海邮电志》记载,直至1951年4月17日才恢复了沪—汉—渝航线,但这仅是临时性的.  相似文献   

12.
“红十字百年”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立日之析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有两种概念:一是据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1904年3月14日)上海《申报》所载《施君肇基笔译上海创设万国红十字支会会议大旨》的信息,将1904年3月10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中外人士会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议成立红十字组织视为肇始,即“3月说”;二是据清光绪三十年六月十七日、十八日《申报》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暂行简明章程》报道,将1904年7月12日(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九日)《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暂行简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报导: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将在数星期内进行横越太平洋试飞,并开辟新的航线。而实际直到10月5日此航线才开始试航,并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上海留下了许多有关邮政和集邮的建筑物,对于来沪参观世博会的集邮者来说,大多还想看看上海老邮局和旧邮会的现状或旧址。据笔者查阅《申报》等文献,并实地调查,整理出以下邮政机构和集邮团体的旧址。  相似文献   

15.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08,(12):36-37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支付4.5亿两白银之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经济十分困难。据《申报》1904年9月11日报道,户部曾拟筹备邮政经费札文,  相似文献   

16.
1999-3《汉画像石》第4图“车马出行”选用的是出土自四川成都北门羊子山一号墓,现藏于重庆博物馆的汉画像石《车马出行图》中的“主车”部分。 据当时参加发掘工作的重庆博物馆龚廷万介绍,羊子山为大小两座土丘,大羊子山高16米,小羊子山高5至6米。1953年10月,成都北门砖瓦厂取土烧砖  相似文献   

17.
刘亨 《体育科研》2019,(1):30-35
江湾体育场是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它在1935年建成之后的八十多年中,对上海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申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沪上最知名甚至是全国知名的报纸,它所刊登的报道较能真实地还原当时上海的社会风貌。通过查阅《申报》关于江湾体育场筹备和建设的报道,调查江湾体育场建设的动因、进程和民众对于它的态度,重构上海及全国民众对于江湾体育场的历史记忆。研究发现:1934-1935年间,《申报》对江湾体育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筹备过程和落成之后,筹备过程中的报道主要围绕体育场的建设规划和前期准备等方面;落成之后,报道的内容转变为以对体育场的介绍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09年为宣统元年,大清邮政于9月8日发行宣统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在上海出售过三次,供不应求。第一次出售是在发行当天,几天就售完。10月15日《申报》刊登《邮局续制纪念邮票》报道:“大清邮局新制二分三分七分等邮票为今上御极纪念品,前次所出不日售罄,爰又续制若干,将由英国邮船运到,约西历本月二十二号可以续售。”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9日发行《春和景明》贺年专用邮票(图1),全套1种。据《集邮》2011年第10期专栏报道称:"贺年专用邮票由李少波设计。资料提供方为上海博物馆。"又据邮友告知,上海博物馆古画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刊于1916年3月14—16日《申报》上的“中美邮票总社”广告中,称该社位于“上海闸北永祥里”。据笔者考证,永祥里今在虹口区商丘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