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不少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本文在此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提高树立责任感的自觉性。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落实培养责任感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童明星 《广西教育》2014,(21):70-70
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是我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也是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摇篮。学校通过开展少先队活动,对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小学生责任心不强的现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少先队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一、丰富活动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奠定基础少先队辅导员应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结合相应的节日或少先队工作内容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35):15-16
社会责任感是衡量个人素质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构建美好社会的出发点。小学阶段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的最佳时期,也是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时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且有助于学生个人教育的健康发展,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晓敏 《考试周刊》2014,(15):165-166
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体验。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责任心目标体系,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开展自主管理,实施班级管理岗位轮值制,以及通过专题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开展系列责任心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责任行为。通过建立立体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坚持有责任感的行为,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尹海博 《教师》2013,(36):11-11
当前社会,小学生责任意识比较欠缺。培养小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亦是为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发展型人才奠基。教育中应以榜样激励,培养责任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抢着做,培养荣誉感;以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润责任素养,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展露能力,把握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陈辉 《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21-122
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良好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培养学生履行义务的思想;着眼生动的课堂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借助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负责的良好品质;建立健康向上的舆论,增强集体教育评价的力量;教师率先垂范,担当小学生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开展责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每一个人要敢于面对未来的挑战,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认真投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尤为重要。应全方位培养学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责任感是现代人必备的优秀品质之一.学生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教育.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在加强集体建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集体中锻炼成长,成为富有责任心的现代青年呢?  相似文献   

11.
<正>责任心是一种心理品格,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要素。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那么,我们应该任何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略陈管见。第一,班主任要明确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性我们学校教育的文化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明确学生的责任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花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花手段。"儿童的健全人格离不开自我责任心的培养,如果一个人连"自我"都失去了,一切就都失去了基础和根本。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们教师应该时刻呼唤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当前小学生责任感淡薄的现状,提出了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对策,以便有效地对其进行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发展责任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通过对小学生责任感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责任感状况良好,但各维度的责任感发展不均衡;女生的责任感显著高于男生,责任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独生子女的责任感与非独生子女无显著差异。因此,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即采用职位轮岗法、运用情境体验法、制订不同的责任教育目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闫刚 《教育艺术》2009,(8):44-4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纪元,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走向合作与分享,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报效父母。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而一个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更无法与人学会分享的。当我们随手翻阅报纸,信步走上街头时,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招聘广告上,都将责任心作为对招聘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为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责任心的人,有责任心,才会去努力,也才会有发展。可见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是多么的不可或缺。而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正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分享更加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责任感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我责任心,这要求学生自主地、认真地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生命负责;二  相似文献   

17.
培根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我们知道,幼儿期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是否具有责任心,就决定着将来我们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心.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责任心的教育和培养,以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5~6岁的孩子社会目标是:学习选择活动方案,学习认真、努力地完成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责任感.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我将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建立区域管理,建立值日生制度和小组长制度"三个方面简单阐释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孩子责任感培养感悟和理解,并简单介绍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理想的教育是适宜小学生特点的教育;有人说理想的教育是失误最少的教育;有人说理想的教育是最能发掘潜能的教育;有人说理想的教育是创造力和考试分数并重的教育……笔者认为,理想的教育需要"五心"教育的培养,即学生自信的培养——自信心;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责任心;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心;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耐心;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专心.  相似文献   

19.
杨红娟 《考试周刊》2014,(25):179-179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培养其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树立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心。家庭和学校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要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小学生学习的始终,把孩子的道德素质作为培养的核心目标,把育人理念作为培养的关键,学校要与家长携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即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各类大众传播媒介,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宣传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身心。社会精神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继存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其社会责任感关系到社会化进程,一个责任心强的大学生,能自觉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模范地遵守各种规范,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责任感缺乏和淡化,与社会期望不相符合,迫切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把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对大学生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内涵的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提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