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寒假里 ,一位从上海来的朋友与我闲聊 ,谈及教育孩子的问题。朋友讲述的一件往事 ,颇有启发 ,值得深思。他说 ,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喜欢绘画 ,于是休息日就带孩子到少年宫去学画 ,果然有了长进 ,他的画还在区幼儿绘画比赛中获过奖。待孩子上学时 ,朋友买来画板、颜料等一大堆绘画用品 ,想发展孩子的美术特长。殊不知孩子一脸不高兴 ,推开绘画工具说 :“太累了 ,我不要。”这可激怒了当父亲的 ,“我花了钱是为你好 ,你还不领情 !”“你是为你自己好”,儿子也不甘示弱顶嘴说 :“每次去奶奶家 ,你总是拿了我的画给她看 ,她夸我时 ,看你的神气多…  相似文献   

2.
郭丽华 《学前教育》2022,(18):21-22
<正>从孩子进入幼儿园以来我就发现,我儿子在画画方面貌似“不开窍”,都上大班了,依然连基本的涂色都涂不好,不仅涂得不均匀,还经常涂出边去。日常生活中,孩子虽然有时也会有想画的冲动,但是当真正付诸行动时,却总是没画两笔就和我说:“妈妈,我不会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只能自我安慰,心想,我自己画画方面就不擅长,儿子不擅长绘画,也许就是遗传吧。  相似文献   

3.
罗丹的童年     
1845年,罗丹刚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次,在餐桌上罗丹发现父亲脚边上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他边上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趴在自己脚边的罗丹,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你这个鬼东西,吃饭不好好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玩艺儿!”父亲非常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  相似文献   

4.
喜欢绘画,几乎是所有孩子都有的情趣,而且这种情趣很早就已经产生。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就会向父母表示他想画画,我的儿子也不例外。他从两岁开始就在我给他的废纸上,用铅笔或蜡笔涂来涂去,画那些谁也看不懂的画。到后来,他甚至可以告诉我,那些杂乱无章的线条是“大马”、“老虎”。在儿子刚刚满三岁后的一天,他忽然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说是太阳,而且在大圆圈的里边又画了两个小圆圈。我问他这两个小圆圈是什么,他说是眼睛。我又问他:太阳怎么会有眼睛呢?他肯定地说:“有眼睛,瞧着你哪!”是的,那耀眼的阳光投射到人们身上,真的有点象明亮的眼睛看着你。我没有坚持用严格的科学观念去纠正儿子幼稚的看法,而是用浪漫主义的情怀符合了他的这种幻想家般的见识。也许在儿子眼里不仅太阳是有眼睛的,其它许多事物也都是有眼睛的。人们都说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幼儿在同成人的交往中感触最深的也许恰好是这对闪闪发光、流露着内心感情的眼  相似文献   

5.
李杉杉 《学前教育》2023,(Z4):26-28
<正>杨扬中班的时候爱上了画画,喜欢拿着画笔画来画去。初为人母的我很喜欢看到孩子专注做事的样子,为儿子的喜好感到很高兴,但是我总爱挑毛病,每次都会给他指出一些问题。一次,儿子拿着在幼儿园画的画高兴地和我说:“妈妈,这是我画的您。”我一看,大大的脑袋,不多的头发,还有就是超大的眼睛,我说:“妈妈的头发比这个多吧,我的眼睛也没有这么大吧,我的胳膊怎么那么短?这个也不像我啊。”儿子一听很失望,小嘴一下噘了起来,拿着画看了好半天,一脸迷茫的样子,“我画不像”,一边小声地嘟囔着。  相似文献   

6.
儿子今年五岁半,喜欢舞枪弄棒,一刻也坐不住。忽然有一天,他说喜欢画画,我不禁窃喜,以为终于可以培养他的艺术才能了,说不定能培养出一个画家来。我便急忙买来《幼儿绘画教程》,绘画工具,现买现卖地教他怎样画树、怎样画山、怎样画人。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老师     
习惯闷闷吃饭的外甥突然讲起他的老师。外甥郑重告诉我,他认为最好玩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用“最好玩”这个词语而不是“最好”。“为什么?”“我画了一个储钱罐,是猪。他说我画得像一条萝卜。”外甥很开心地笑了。但在我看来一点趣味也没有,这个美术老师也没有表现出“好玩”的地方。不过外甥对这个细节却记忆的很深。“那你就是画得不像了!”我说。他羞郝一笑。姐姐把他送到补习班学画画,如果说他有什么特长的话,画画勉强算一项吧!我理解他为什么不用“最好”来评价美术老师了,假如听到的是“你画的猪很像啊!”那外甥会何等…  相似文献   

8.
三四岁的孩子本能地喜欢在一切能涂鸦的地方涂鸦,在他们心中这种涂鸦的行为不是画画,而是一种喜欢的动作或游戏,也可以把这种行动称之为表达。大人看到孩子经常作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认为在专业老师那里学画画,有了同班同学的相互学习及老师的指导,在画室浓厚的绘画氛围下,孩子的绘画水平会进步得很快。同时家长也会观察孩子自己在家画画的情况,有时候家长会反映这样的问题:回家给孩子找来笔和纸,希望他能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再画一遍,这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个糟糕的问题,孩子在学校画得很好很漂亮,在家里却画不出来甚至不愿意画。部分家长因此担心孩子是否真的“学到”。关于上述现象,本文将深入探析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9.
儿子学画画     
儿子还在上托儿所时,就喜欢用小蜡笔到处涂鸦,而且从来没有确定的描绘对象,常常是兴之所至,随手就画。在纸和书上画画自不必多说,桌子、床单、墙壁上也都留下了他的许多“杰作”。大概我的欣赏水平和想像力实在太差,每次儿子画完后很得意地向我诠释他的作品和创作意图时,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夸儿子的作品非常抽象、前卫。儿子尽管不懂这些词的意思,但看到我不住地点头和满脸的笑意,明白是在夸奖他,于是,画得愈发起劲了。进了幼儿园后,儿子每天快活得像只小鸟,因为他很幸运地遇上了两  相似文献   

10.
<正>工作以来,我接触了小、中、大班的幼儿,发现几乎每位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即使个别孩子害怕画不好而导致的不喜欢画画,这种情形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有了引导或鼓励,这种担心害怕马上会转变为想要画好的信心。同时,绘画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昔日的幼儿绘画教学通常是以教师示范操作、幼儿模仿练习为主的,这样的形式不要求幼儿自己动脑,只要求他们看着  相似文献   

11.
一天,孩子在纸上随便画着画,边画边和妈妈闲聊:“妈妈,我喜欢画画。”妈妈问:“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说:“让我想一想,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很喜欢画画。”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后,要画好多人家喜欢的画呢?”孩子说:“没有。”妈妈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留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味”刚才的对话:“是啊,我怎么没想过长大当个画家呢?”“嗯,我得从现在开始使劲儿画画,将来画好多好多的画给人家看。”  相似文献   

12.
伊犁 《小朋友》2004,(4):2004
我妈妈的笔会生小孩。你一定以为那是一支神笔。噢,你猜错啦!那是我妈妈的画笔,能画出许多可爱的孩子。告诉你,我妈妈是一位儿童画画家。妈妈闲下来的时候在画画,忙的时候也在画画,整天忙着给许多儿童故事插图,画过《白领爸爸酷儿子》和许多故事,现在又在画一个连载故事《猪小弟的故事》,读了真是叫人笑个不停。妈妈从小就喜欢画画,四年级的时候去少年宫学画。不过,有时妈妈还会逃学,因为少年宫的“勇敢者的道路”更加好玩。不过,妈妈还是非常热爱画画,最后考上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可是美术学院学的不是儿童画,妈妈怎么会画起儿童画来的呢?…  相似文献   

13.
涂涂画画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儿童喜欢将自己眼中的世界画出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在欣赏自己美术课上画的猫头鹰。我走过去询问:“画得这么好的猫头鹰为什么没有交给老师呢?”儿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涂底色呢!”等过了一会儿再来看,儿子已经把一只漂亮的猫头鹰淹没在浓浓的黑色  相似文献   

14.
“诊断”栏目的专家:您好!我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遇到了困惑,在干预与放手之间,左右为难。我们班是中班,美工区域活动时,毛毛在纸上画了一堆数字,这些数字杂乱无章,弯弯曲曲。毛毛不止一次这样做了,他平时不喜欢画画,但却非常喜欢数字。这次,我提议让他画一些别的东西,但毛毛还是继续画数字。于是,我向毛毛提出要求:“你可以用不同颜色来画数字,把数字变得好看。”毛毛照做了,我便及时鼓励他:“你现在画的数字颜色好看多了。”他听了也很高兴。  相似文献   

15.
世界是广阔的、丰富的,而且瞬息万变,每一时刻呈现在孩子面前的图景都有自己的特色,绝对不会有两个时刻出现两幅完全相同的图景。这千变万化的图景恰似一部围绕孩子播放的全方位电影,一幕幕地从孩子眼前闪过。这部电影是如此之长,以至于孩子们既看不到它的片头,也见不到它的结尾,而且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多少,也因人而异。谁能放眼这个世界,紧紧抓住其中瞬息万变的情景,谁就能多获得信息,多增长见识。绘画恰恰是引导孩子们放眼世界,并紧紧抓住这世界中千变万化的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不认为我的儿子有多少绘画的天赋,但他喜欢画画却是无容置疑的。我决意利用这一点引导儿子放眼世界。我鼓励他画,并且希望他不要一味地重复画同样的东西。任何图画,其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孩子画的东西,多半是他看到的东西;孩子画的情景,多半是  相似文献   

16.
涂涂画画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儿童喜欢将自己眼中的世界画出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在欣赏自己美术课上画的猫头鹰。我走过去询问:“画得这么好的猫头鹰为什么没有交给老师呢?”儿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涂底色呢!”等过了一会儿再来看,儿子已经把一只漂亮的猫头鹰淹没在浓浓的黑色  相似文献   

17.
鲍晓明 《山东教育》2013,(Z3):76-77
案例在绘画活动中:每次我讲解完作画要求后,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开始画画了,只有恒恒坐在那里东看看西瞧瞧,却不画画。当我上前询问时,他总是说:"老师,我不会,你帮帮我吧。"一开始我手把手地教他画,边画边用形象的语言帮助他理解绘画内容。当我帮他一起画好一部分后就对他说:"你看,你的小手多灵巧啊,接下来自己也可以画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脚趾画鼠     
雪舟是日本著名画家。他原来是一个和尚,但他不用功念经诵佛,却用功学画,所以人们称他为“画僧”。雪舟十二岁时,因家境贫寒,养不起他,家里把他送进福宝寺当和尚。可他不喜欢念经,却特别喜欢画画。当着师父的面,他勉勉强强地念经。师父走了,他就把经书一摊,悄悄拿出纸笔画起画来。因此,他念的经总是不熟,师父常常骂他“笨”。有一次,见师父走了,他照例拿出纸笔来做画。他全神贯注地画呀画。经书掉在地上也不知道。不一会儿,师父又回来了,见雪舟在专心致志地画画,拽住他的耳朵,大骂:“你这个没出息的小和尚,我白白费心教育你了!来,我要罚你!…  相似文献   

19.
画的背后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对绘画非常感兴趣,而且画得不错。在指导儿子画画的过程中,我感触很深,认为在一张张图画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的世界。故事与画儿子读小班时,对绘画一点也不感兴趣,连最简单的毛毛虫也画不好,我真有些着急。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故事与图画相结合,因为那时儿子特别爱听故事,我便把《幼儿教育》杂志上色彩鲜艳、图案清晰、充满童趣童真的封面画编成许多故事,结合图画的具体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给儿子听……儿子由此对这些美丽的图画产生了兴趣。我趁热打铁,鼓励儿子也学着画画。渐渐地,儿子能画流畅的线条,简单的图形…  相似文献   

20.
一次儿子对我说,他最讨厌上图画课。我便紧接着说:“我小时候也最讨厌上图画课了。”儿子像是找到了知音,连连问我:“你小时候最不喜欢画什么?”“老师一直给你批什么分数?”我一一耐心回答,最后说:“这是教育局规定的课程,尽自己的能力吧!”我想一般家长听到孩子这么说,通常都会严肃起来:“不可以,你一定要认真对待等,画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