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扬州风月记》词语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清代白话小说《扬州风月记》中“扛”“做拦停”“罢罢的”“该派”“汰化”“下午”六个扬州方言口语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清代扬州评话《清风闸》中的一些具有方言色彩的口语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陆勤 《语文知识》2012,(3):27-29
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扬州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词汇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通过词义、词形、词源三个方面来考察扬州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之间的差异,揭示扬州方言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陆从兰 《现代语文》2010,(2):152-154
作为清代白话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为后人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词汇。通过对《儒林外史》的语言分析发现,该部小说中的语言基于“官话”,也有许多淮扬方言词汇。这与作者的出生地、生活迁徙,以及对淮扬方言的提炼与应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标准语对方言渗透日渐深远,尤其是对方言语音的影响越来越大。扬州方言的语音也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归纳、分析扬州方言音变现象,可以看到扬州方言在普通话影响下的音变趋势、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同音略解》是新发现的一部抄本江淮官话韵书。概括了《同音略解》的19条重要音系特征。通过细致的比较研究,可以确定,《同音略解》所反映的是清代宝应县一带的方言读书音系统,这对江淮官话洪巢片历史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不仅可以扩大和深化明清时期扬州府所辖县方言演变历史的研究,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审视汉语方言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清代杰出小说家吴敬梓与扬州素有不解之缘。考察其非凡关系,给人们以深刻启示:吴敬梓在该地区的行踪与人际交往,无疑构成了他人生轨迹和身心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儒林外史》正是对包括扬州在内的广阔地域、社会生活、时代面貌的生动反映和折射;吴敬梓的扬州诗词是袒露作家思想感情变化和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并为他本人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8.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以北,是汉语江淮官话的代表。扬州方言中在数量短语之后常出现一个助词"头",有学者称之为"表微标记"(张其昀2009)。由于本文认为扬州方言中某些数量短语的末尾出现的"头",  相似文献   

9.
顾洁 《现代语文》2007,(12):69-70
扬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洪巢片,是该方言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扬州方言在唐代以前属吴语,以后受北方话的影响逐渐变成了官话.历史上两次大移民对江淮方言的影响很大.一次是东晋北方人的南迁,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南部边缘线吻合;另一次是明初南方人的北移,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缘线吻合.可见,扬州地处江淮方言区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0.
乡土小说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小说类型之一,方言是其"土气息、泥滋味"的重要表征。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发展史上,乡土小说家、评论家大都审慎而艺术地运用方言,方言在乡土小说中也具有多重审美内涵。乡土小说发展到十七年(1949—1966)时,方言却只简单地成为作者创作、思想立场的表征。在十七年乡土小说中,方言泛滥与审美质素的消弭成为一个饱含思想史命题的语言症候。作家周立波的创作正是这一问题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1.
清代扬州学派的形成“夙有端绪”。由于扬郡本地、邻邑淮安先儒及家学的濡染、沾溉,并接受了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与吴、皖二派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扬州学派具有极为深广的学术渊源。  相似文献   

12.
晚清小说十六回本《扬州梦》的主要人物陈晚桥,其原型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这篇小说描绘了十八世纪前期扬州社会的众生相和风俗画,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结构上多用书中人物讲述往事的形式串联故事,故事情节大部分可以从《扬州画舫录》、《板桥集》等书中找到出处。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三种人:文人、盐商、妓女。盐商和妓女的故事都是从文人口中道出,小说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握得相当准确。  相似文献   

13.
扬州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关于扬州的旅游诗词不胜枚举,且充分反映着世俗风情之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吟咏扬州岁时习俗和美食;二是吟咏扬州美女;三是吟咏扬州名花。这3方面充满了世俗生活情趣,富有鲜活生动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4.
玩具业是扬州的传统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扬州市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之一,而且面临着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此,在分析扬州玩具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扬州市发展玩具业的优势与意义,并提出产业优化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吴敬梓与扬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梓生前多次到扬州,至欲以此作为身后游魂理想的归宿和栖息之地。《儒林外史》中很多内容以扬州为背景,不少人物以本籍,外籍寓扬人士为原型而进行典型化塑造,并涉及到诸多扬州名物和方言,吴敬梓在扬州的行踪与人际交往,构成其人生轨迹和身心总历程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儒林外史》是对包括扬州在内的广阔地域的社会时代生活的生动反映和折射。  相似文献   

16.
《扬州画舫录》是清代鼎盛期扬州文明的实录,内容丰赡的小百科全书,交织多种文学因素和学术因素,语言雅俗共赏。它作为清代一部颇具特色的著名笔记文集,值得今人予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唐代扬州是长江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达,人文荟萃,东西方商人汇聚,大量的新罗侨民曾活跃于此,并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该文将从历史地理景观的角度来研究扬州新罗侨民历史遗迹,探究其成因,关注其当代的开发与保护,以期助于对扬州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挖掘开发和价值利用,助于中韩两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朝鲜半岛密切交往的悠久历史,更好地增进双边的友谊感情,更好地促进双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扬州话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其研究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本将20世纪扬州方言的研究分为承古、发展、繁荣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简评。  相似文献   

19.
论扬州清曲的雅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清曲中有雅词的特点。究其原因,除文人参与外,是扬州的文化背景和艺人的艺术修养造就了部分清曲艺人的雅化,以及当时扬州上层社会娱乐活动组织者的审美取向决定了雅化。这使扬州清曲一方面超越了低俗、鄙俚的层面;另一方面超越了清曲的地域性局限。  相似文献   

20.
评述了代表清世乾嘉朴学三个发展阶段中的徽派、吴派及扬州学派之间的关系,及各派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肯定了徽派朴学在清世朴学发展中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