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v-t图线联系着直线运动的物理量:速度v、时间t、加速度a和位移s,直观的展示了它们的关系:图线本身给出了v与t间的对应关系;图线的斜率等于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在某时间内的位移.因而,v-t图线是分析直线运动的有力工具.它的功能是: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中,有许多实验图线,本文将常用的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根据测定的位移数据,计算出小车在T、2T、3T、……时的瞬时速度v_1、v_2、v_3……,作出的V—t图线应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等于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保持小车总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外力F的关系时,作出的a—F图线应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M;在保持F不变,研究加速度a和小车(包  相似文献   

3.
图像的面积在不同的图像中表示的意义不同。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v—t)中,图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的位移,与此而联想其他图线下的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如图1-图6。  相似文献   

4.
谢春 《广东教育》2006,(7):68-71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相关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物理量、图线等),掌握匀变速直线规律、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学会将直线运动知识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王海英 《课外阅读》2011,(10):227-228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直线运动     
谢春 《广东教育》2007,(7):70-72
知识梳理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物理量、图线等),掌握匀变速直线规律、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学会将直线运动知识应用于实际处理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7.
知识梳理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相关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物理量、图线等),掌握匀变速直线规律、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学会将直线运动知识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   ……  相似文献   

8.
在新教材中,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借助于速度一时间图象来推导的。在推导中,很多学生对在匀速直线运动情况下,速度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在相对应的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这一结论还是能理解的,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下,速度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也等于在相对应的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就表示不太好理解了。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中,学习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知道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数值上等于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利用这一知识点可以速解一些运动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时,经常用到这样一个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t中(其证明过程略).那么,这个结论在匀变速曲线运动中是否也能适用呢?我们当然可以把一段匀变速曲线运动正交分解成2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对这2个方向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分别运用-v=vt中,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和这段曲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和方向,而得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10,31(4):54-55
图像法是高中物理处理问题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图像解题直观,物理过程清晰明确.利用物体的运动图像求解运动规律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提到图像法,我们很容易想到物体运动的v-t图像,而x—t图线却在教学中很少用到.但是合理使用x—t图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尤其在多物体、多过程的匀速直线运动中.以下例题重点分析如何利用x—t图线巧妙解决物理中难题.  相似文献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技工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图象法教学,把物体的运动过程展示在一条图线上就可使这一内容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即“变动为静,静中求动”,教学效果令人满意。下面我介绍利用图象法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过程,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一、定性分析例1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哪一辆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分析与解:由题可知这三辆汽车的初、末速度相同,它们经过的位移相同,而题中并不知乙、丙两车在各阶段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我们只能分析它们的一般运动,即变速直线运动·这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无法求解这一问题,如果我们利用图象法,即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做出这三辆车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乙车通过下一个路标的时…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速度一时间图线(简称v-t图线)的斜率对应加速度,图线与t轴包围面积对应位移,若巧妙应用这些关系,可使一类直线运动问题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举五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讲解v-t图像     
v-t图象的要素: (1)点:两图线相交,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 (2)线: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加速运动.  相似文献   

16.
吴友彬 《物理教师》2000,21(5):47-48
运用图像分析解答物理问题,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解题过程简捷化.本文就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讨论它的几个典型应用.1运用v-t图像巧推物理规律 [例1]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s=at2. 分析:本题一般是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进行推导,但如果从图像出发,就能简捷、快速地得出结论.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线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可知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图1中画斜线部分的矩形的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本文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众多教学内容整合到"借助数列描述"和"利用v—t图像"上,阐述这一教学实践的现实性和价值,论述教学内容的整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斌 《新高考》2007,(9):8-10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是质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v_t-v_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相等,而由a=恒量  相似文献   

19.
x—t图象描述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2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抛物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20.
匀变速直线运动有这样的特殊规律:一个物体(如汽车)做初速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连续相等位移s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tn,它们之比为t1:t2:t3:……:tn=1:(√2—1):(√3-√2):……:(√n-√(n-1)),(n=1,2,3……),如图1.证明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