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高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双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临场观察与比较 ,揭示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结构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距。得出 ,应突出重点 ,集中精力抓奥运攻坚项目 ;遵循网球双打制胜规律 ,找出对付双上网战术打法的有效手段 ;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配对间的默契与交流 ,精心设计应对各种打法类型的发球、接发球抢攻战术等 ,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球女双竞技水平。针对奥运会任务 ,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200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两对(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运动员参加的双打比赛,以及本次比赛前8名世界优秀女双运动员的主要比赛,进行了全程观摩、技术统计与分析。针对女子双打的发展趋势,我国女双运动员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距等进行技战术分析,找出训练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1主要技术统计与分析(1)发球技术:网球双打比赛中,发球的质量,直接影响比赛中是否能在前四拍争得主动,给网前创造进攻机会,是比赛  相似文献   

3.
欧阳志萍 《精武》2012,(31):83-84
羽毛球女双项目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从1996年中国羽毛球突破奥运零金牌以来,女双一直是羽毛球项目夺金的主力。本文通过对21分赛制和15分赛制下女双技战术变化,分析21分赛制下女双发展总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1分赛制20场和15分赛制10场优秀女双比赛统计数据进行量化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21分赛制下女双更加注重发接发抢攻战术。(2)21分赛制下中场和前场技术使用增加,后场技术使用减小。(3)21分赛制女双比赛整体进攻趋势加大。  相似文献   

4.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羽毛球女双项目实力逐渐衰落,日本女双崛起。本文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中日各两队女双运动员在2019-2021在近期4场国际公开赛比赛中所采用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比显示:双方在技术风格上各有特点,中国队的技战术使用围绕着中场杀球得分进行,而日本队技战术使用与得分方式更加多元。旨在为今后各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世界羽毛球强队女双技战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27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中,中国3对选手分获金、银、铜牌,反映了中国女双在整体实力上的优势。但就技战术的各个环节来看,位于世界前八的韩国、丹麦、英国、印尼等国的女双选手也有其各自的优点。中国的女双选手与其他强队在打法、技战术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哪些优势与不足呢?目前世界女双的打法向男性化发展,即“以快为主,以攻为主”。以葛菲、顾俊为代表的后攻前封结合轮转进攻的进攻型打法引导了女双的发展潮流。我国其他几对选手和国外选手也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即使是以防守技术见长的韩国选手也在创造和抓住进攻的机会。因此,快速进攻打法成了世界各国女双竞相效仿的打法模式,成了发展的共同点。但由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网球女子双打后备人才技战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临场统计和比较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女双选手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网球比赛中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一发、二发有较高的得分率,但接发球技术不稳定,网前得分能力较差,战术运用不够灵活,心理稳定性较差,认为这些将是中国女双后备人才在训练和比赛中需提高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检阅二线     
《网球》2008,(1):66-67
孙胜男生日/1987年1月21日07年单打战绩/11胜17负最高排名/233(2007年5月28日) 12月10日排名/344;双打排名/57主要荣誉/04年澳网青少年女双冠军、07年WTA巴厘岛女双冠军、ITF女单冠军3个、ITF女双冠军6个季春美生日/1986年2月14日07年单打战绩/13胜13负最高排名/398(2006年10月9日) 12月10日排名/519;双打排名/87主要荣誉/2007年WTA巴厘岛女双冠军、ITF女双是军7个孙胜男出身网球世家,17岁时一夜成名,如今快4年时间过去了,当年她在澳网青少年女双决赛的手下败将瓦迪索娃,比她小两岁,现在已经成了打进法网女单4强和世界前10的一流选手。  相似文献   

8.
羽毛球竞赛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新芳  许伟民 《体育学刊》2005,12(2):102-104
在羽毛球界传统观念中,没有正确认识技术风格与制胜规律的关系,因而推导出现代女双正朝着“拉开、调动突击”方向发展的论断。分析两对奥运会女双冠军的一场经典比赛的技术数据,并借鉴男双项目的发展规律,深入探讨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1)中国特色的羽毛球技术风格,无论单打、双打,集中体现在“快、狠、准、活”4个字上。其中“快”字为核心,其它3个方面都是“快”的具体表现。对于不同的单项,“快”的具体表现不同。(2)1978年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快、狠、平、近、压”的双打指导思想是对技术风格的一个不完整表述。(3)羽毛球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是“快”,影响“快”的因素有“狠、准、活”。三者统一在“快”的基础上,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女双项目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我国女子双人自76年成立至今已整十一年,积累了一套丰富的训练经验。从80年参加国际技联后的六次大型世界比赛中,女子双人在“以难制胜”的指导思想的推动下,先后获得了第三、四届技巧世界杯比赛的冠军,又在第六、七届世界锦标赛中分别获得女双第二套的亚军。从上述取得的成绩来看,已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近年来,在国际比赛女双第二套动作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但是我国在世界锦标赛中还没有夺取过冠军,同保加利亚、苏联女双相比,在难度的发展和完成动作的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本文探讨女双第二套技术动作发展的目的:继续发扬优势,  相似文献   

10.
张怡宁     
张怡宁6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张怡宁球风硬朗,打法凶狠,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蝉联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4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长春站女单、女双冠军,新加坡站女单冠军、女双四强,克罗地亚站女双四强,日本站女单冠军、女双亚军,雅典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女双冠军;张怡宁…  相似文献   

11.
利用肌电图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我国两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冰上过程中以及主要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动作下肢主要肌肉的用力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我国两名女子重点运动员速滑过程和陆上专项力量练习的肌肉发力特点,指出陆上专项力量练习与实际速滑过程中肌肉用力特点的差异,进而对陆上专项力量训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锻炼心理学学科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锻炼心理学的内涵和学科建立的基础条件进行论述。在分析中、西方锻炼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锻炼心理学学科发展中还存在锻炼心理学理论体系尚未完善、锻炼心理学学科高素质研究队伍建设薄弱、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落后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由此,提出锻炼心理学学科在指导思想、学科队伍建设水平和学科建设条件、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从散打运动员血型气质的调查人手,初探ABO血型所具备的气质影响技战术风格的形成和表现形式,在教学、训练中科学地因材施教;实战前,洞察对手技战术风格,充分做到“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性腺轴与运动有关的几个主要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对其合成,释放的作用是不同的。跑台上35米/分的耐力训练,与其它强度相比,能增加下丘脑-垂体中β-内啡肽(β-EP)的储备,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降低运动时的应激水平,和乳酸水平,增加有氧供能,从而说明,适宜的耐力训练可提高运动能力,其中β-EP对性腺轴和肾上腺轴的直接或间接的调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长跑锻炼如何减肥进行科学阐述,明确长跑运动减肥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明确长跑运动处方的设计原则和制定标准,以便为提高人们对长跑运动的科学认识,进而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当前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讨论田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据高校体育教改的发展趋势,提出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突出素质教育,重新确立田径教学的重要地位;结合体质健康测试,把田径练习贯穿于各项体育课程中;深化教学与评价方法改革,调动学生练习田径的积极性;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技术健身论的思想,提出选编教材的两大原则:以运动技术为主和可测类技术为主;并对中学体育课程的基本教材,辅助教材等的增删取舍作了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众传媒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的分析,认为大众传媒是农村居民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影响着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观念、影响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认为,大众传媒对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存在城市与农村媒介的不均衡性、对农村居民体育传播内容的缺失性、农村居民接受大众传媒的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体育媒介是商业信息和媒体发生一定联系的体育精神、人物、组织、赛事等的统称。体育媒介因体育的迅速发展而发展。文章从体育媒介的概念入手,对体育媒介市场以及广告定位做了简要阐述,并浅析了体育媒介的广告经营策略。文章认为,不同体育媒介的广告需要不同的策划,只有广告与体育媒介完美的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商品起到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一兵 《体育与科学》1998,19(2):59-61,54
研究旨在对西安交通大学90级-96级15019名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影响《标准》分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影响《标准分》的规律性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我校学生《标准》分的最主要因素是体育课分和身体素质分;耐力与投掷项目不仅在5项身体素质中处于低水平,且成绩逐渐下降,是影响身体素质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另在《标准》分增加的情况下,肺活量却下降明显,说明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至关重要性。建议在全面实施《标准》的基础上,侧重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着眼于实际制定发展学生耐力与投掷项目的“强迫锻炼”管理目标体系。培养其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加强《标准》的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检测系统;加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