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跳技术是艺术体操运动员获得腾空高度的关键。利用运动学方法对起跳技术的下蹲和蹬离两个阶段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力学分析;并采用录像分析方法对5名受试者在做不同跳跃难度动作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体重、蹬离角、蹬离垂直起跳时间、地面垂直作用力和髋、膝、踝3关节的控制和柔韧性等因素对艺术体操起跳技术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起跳技术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五项跳远专项跳跃练习手段和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何种训练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跳远专项成绩。结果表明:跳深跳远(40 cm、60 cm)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步助跑起跳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参数接近;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的动作结构与负荷强度与跳远起跳动作相似。认为,三步助跑起跳可以作为技术训练手段,但负荷强度较小;跳深跳远(40 cm、60 cm)一定程度上可对起跳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产生的良好效果;采用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训练手段,要注意提高运动员起跳腿伸肌群的离心收缩工作能力和加强离心收缩向向心收缩的转化效果的训练,加强运动员起跳腿蹬伸阶段的向心工作能力和踝关节的屈伸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起跳阶段、腾空转体阶段和落地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获得其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参数,建立诊断动作技术的运动学量化指标,从而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借助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王西安老师的“懒扎衣”动作进行数据采集,获得运动学参数,以太极拳、运动学、生物力学理论为分析依据,结合“懒扎衣”动作下肢关节活动特征进行研究,以期能帮助习练者更加直观认识并掌握不易察觉的技术细节,为规范习练者运动技术,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录像解析的研究方法,对跳远全程助跑、全程助跑起跳与完整跳远进行运动学比较。结果表明:全程助跑不起跳练习手段因与完整跳远助跑技术动作存在较大的运动学差异,且割裂了助跑与起跳结合这一跳远的核心关键技术部分,所以不应采用该手段作跑练习的方法;全程助跑起跳练习手段与完整跳远的相应技术部分的运动学数据相近,且专项强度更高,所以可作专项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6.
躯干是人体的"核心",在跳远起跳中躯干有意识地、合理地扭转、倾斜,有利于提高动作效果。而目前在对跳远起跳技术的研究中,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对起跳腿及摆动腿的研究上,往往忽略了躯干的用力特征。本研究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起跳过程中躯干主要关节点速度对重心速度的影响以及躯干的扭转、倾斜等动作对起跳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跳马起跳技术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主要是运动学的研究,面动力学研究较少、尤其是对背面起跳的动力学研究似乎没有,因此通过动力学的研究,了解我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背面起跳的技术。正面起路与背面起跳的比较发现,背面起跳板上停留时间长于正面起跳;出现最大力值时间背面起跳长于正面起跳,在力值上正面起跳大于背面起跳,在力值规律上背面起跳没有出现第二峰值.因此对我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背面起跳动作技术应加强研究,提高我国女子背面起跳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蹦床网上技术动作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出蹦床起跳动作的力学原理及运动学特征。对着网阶段、起网阶段、腾空阶段、摆臂及立臂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动作技术及训练中应改进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分别从摆动方式、摆动速度、摆动幅度以及腿、臂摆动配合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台国产功控机高速摄像系统,以240帧/s的频率对我国优秀少年跳高运动员刘晨阳的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进行拍摄,并采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刘晨阳的起跳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并将获得的运动学技术参数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该运动员起跳技术上存在的差距,旨在为我国跳高后备人才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及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