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世纪早期,上海《万国公报》、《科学》和《东方杂志》等报刊先后向国人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设立情况;分别报道了1903年、1905年、1914年、1920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名单;有的不历年诺贝尔奖得主进行分类统计,并呼吁中国人奋起直追,争取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首次举办"国际科学大师论坛",4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巴尔扎恩奖得主及1位图灵奖得主出席了活动。论坛吸引了近千名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面对面聆听大师智慧,漫步科学前沿。论坛由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清华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是对那些作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学者的最佳褒奖了。在每一块奖章背后,都有着许多故事以及人物,而获奖者只是作为其中代表,领取了这一奖项。我们在此对2010年度获取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的原理及意义进行解说,让大家能更深入地进入科学家们获得丰收的世界。此外,还有常被称作"搞笑诺贝尔奖"的Ig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每年在诺贝尔奖颁发之前,组织者会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对诺贝尔奖进行无厘头模仿以及致敬。他们的评选标准为:"乍一看好笑,却又引人深思"的十大成就。评委中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成为了第一位诺贝尔奖及Ig诺贝尔奖双料得主,他曾于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的实验获得后者。我们相信,只有当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乐趣、生命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功名之争,诺贝尔奖才会真正出现在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4.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位科学家和学者毕生最大的荣誉,可是诺贝尔奖得主出售自己的文稿可以吗?  相似文献   

5.
发现速读     
《科学生活》2007,(2):13-13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功成名就有助长寿社会地位对人类寿命影响有多大?这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学者研究显示,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普遍长寿,而且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的科学家高1岁多。英国沃里克大学教授奥斯瓦尔德等研究人员选择了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和化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奖 1957年,是中国人在人类近代科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首次有两位中国科学家以革命性的深邃理论成就获得了在科学上有至高地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现在为止,这也是诺贝尔奖正式记录中仅有的两位登记为中国国籍的得主。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名字从此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曾涛:2001年,我们栏目转播了诺贝尔奖的百年盛典。在准备  相似文献   

9.
钟龙 《知识窗》2007,(12):38-39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2007年10月份陆续发布新闻公告,宣布了2007年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名单。10月8日首先公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9日和10日分别公布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奖者.12日公布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5日公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依照传统,  相似文献   

10.
孙玉涛  陈灵芝 《科学学研究》2019,37(9):1550-1557
文章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学术影响以及提名人身份两个方面探究了对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获奖概率影响,采用生存分析法中的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诺贝尔奖候选人的学术影响中,单篇最高被引频次越高,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越大,但是诺贝尔奖候选人的H指数值对其获得诺贝尔奖不具有显著作用;诺贝尔奖候选人的提名人身份是瑞士皇家科学院院士或诺贝尔委员会成员的数量越多,获奖概率越大,但提名人身份是曾经的诺贝尔奖得主,对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获奖概率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又来了,今年是第27届。9月14日,颁奖典礼照例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照例请来正牌诺贝尔奖得主当颁奖嘉宾。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主题是"不确定性"。获奖研究成果有啥2017年"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课题个个吸睛:老人家耳朵比较大,猫是固体还是液体,为啥有些人讨厌奶酪……老人家确实耳朵比较大——你有没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五十周年,也是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百岁诞辰。在简要叙述史事的同时,作者的关注集中在相关的文化因素方面,指出在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的历史中,中国和日本不但进程有别,其民族心理和思维模式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艾晴 《今日科苑》2007,(3):55-55
社会地位对人类寿命影响有多大?这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学者近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普遍长寿,而且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的科学家高1岁多。“健康魔法”:寿命延长大约两年这项研究的题目为“死亡与永生”,由英国沃里克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等人主持。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诺贝尔奖皆各有归属,但中国还是与之沾不上边。不过,可以让国人稍有安慰的是,有一个叫钱永健的人成为化学奖得主之一。这个消息让国人兴奋了一阵子,因为钱永键是钱学森的堂侄。有了这层沾亲带故的关系,似乎诺贝尔奖就能与中国人搭界了。  相似文献   

15.
"求是"的探索精神,对知识的不倦追求,成就了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θ-τ"之谜从中一步步解开.  相似文献   

16.
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国人的情结。  相似文献   

17.
<正>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研究人员、学生以及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日前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齐聚一堂,参加了第25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这是科学界最荒诞的庆祝仪式,专门表彰那些"让你忍俊不禁,然后若有所思"的科学研究,颁奖嘉宾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18.
包泽 《今日科苑》2014,(9):69-70
<正>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前不久,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莉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五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为你开启长寿大门。长寿"金钥匙"之一——"乐观""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科技》2004,(1):33-33
诺贝尔奖年年在10月开始公布得主名单,12月由瑞典国王颁发奖金。去年是第98  相似文献   

20.
按照惯例,在每年的各项诺贝尔奖颁奖之前,美国《不可能的研究》杂志会评选出一年中最有趣、最搞笑、最不可思议的研究成果,2011年度也不例外。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一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得主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