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担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实验本)教学工作已两年多了。回顾两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精心准备教、学具。 义务教育自然教材每课都要准备教、学具,有的课所需教具数量多达十几件,如果不事先准备好,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1.自力更生自制教具。 2.发动学生和家长准备好必要的学具。 自然课教学中需要准备的学具较多,有些材料比较普遍,可以发动学生收集。要使他们明白: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 ,本着减少发行的中间环节 ,降低发行费用 ,确保质量给学生配备学具的原则 ,按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 ,我区规定数学、自然、美术学具实行统一定价 ,统一发行渠道。数学、美术学具的发行工作由广西教学设备供应站统一负责 ,自然学具的发行工作由广西新华书店统一负责。学具配发片区仍按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我区中小学学具配发问题的通知》(桂教基教〔2 0 0 1〕31号 )规定执行 :   (一 )宁波华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配发数学、自然学具 ,配发片区为南宁地区、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  相似文献   

3.
年级学科序号学具名称品牌一年级自然z01小学自然学具智发Z02小学自然学具七色花Z03小学自然学具众长美术M04小学美术课配套材料艺苗M05小学美术学具盒(A型)百佳星M06小学美术学具盒(B型)百佳星M07立体纸工工美M08小学地方民间美术课配套材料艺苗数学509小学数学学具盒智发5 10510小学数学学具袋手拉手5 11小学数学学具众长512速算练习卡智发5 13数字书写练习本智发5 14计数棒(100)智发515学生用竖式计数器智发5 16数学多用尺智发517数位筒智发二年级自然218小学自然学具智发219小学自然学具七色花220小学自然学具众长美术MZI小学美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教师解决准备教学材料的困难,江苏省教委研制了一套学具。这些学具有的是供学生观察的认识对象,例如各种岩石材料;有的是供学生进行实验。这些材料减轻了教师准备教学材料的负担。可是,许多教师把这些学具当成学生课后制作的材料,并没有认真对待,有的教师根本就不理不问。 这样,既没有充分发挥自然学具的作用,也没有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然教学也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讲“大气压力”这一内容时,我让每个同学利用身边易于找到的物品制作学具,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按照课本中的实验1自己表演:将一块纸板盖住装满水的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纸板会掉下来吗?”同学们议论纷纷,发表了几种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操作离不开学具,学具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如何选择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成了新课程下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试图通过自己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对学生所用小棒几次不同的选择和调整.谈谈个人对学具选择的一此想法.  相似文献   

7.
一、自制教具、学具要注意科学性《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部分中讲道:对学生要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教具、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我们在自制教具、学具中必须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每一步的设计都应有充分的科学根据。每一件的制作都要一丝一苟,精益求精,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好的教具、学具既能运用到教学上,又是工艺品,在使用中还可对学生进行一种美的熏陶。在讲固体的热膨胀时,我们师生设计了如下的装置:设计此装置的原理是这样的:将铝针用细线吊起来…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提出了“学具”这一名称。 70年代末,一些乡镇企业、街道小厂批量生产手工劳动配用材料,当时对学具的发展曾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1982年秋起,全国小学的五年制三年级、六年制四年级开始使用人教版《自然》新课本,而不少厂商不了解自然学具的性质,仍旧用卡片作为主要产品,向学校、学生推销。笔者受江苏省教委、南京市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委托,负责自然师资培训13期,从结业学  相似文献   

9.
结合农村特点加强直观教学襄阳牛首小学朱久安(441100)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辟自然园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农村有大量自然教材所涉及的事物和可供制作教、学具的材料,我们要善于发现...  相似文献   

10.
赵振坤 《山东教育》2003,(16):55-55
一、自制教学具,培养主动参与能力大自然是一部鲜活的自然教材,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去寻找一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材料。如:根、茎、叶、花、果,鸟、兽、虫、鱼,山、石、沙、土等,把它们制作成标本,当作教具、学具。这样,既拉近了教材与大自然的距离,又使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兴趣,长期坚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自然会形成。二、强化实验,培养主动参与能力实验是自然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知识。…  相似文献   

11.
余爱香 《江西教育》2003,(15):28-28
《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教学设备”。随着自然教学改革的深入,动手自制自然学具显得十分必要。(一)用简易材料制作学具演示实验。如在教学《风》一课时,为了说明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现象,我事前做了一个长方形木匣(木匣的一端开一个圆形小孔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操作离不开学具,学具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如何选择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成了新课程下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试图通过自己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对学生所用小棒几次不同的选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自然学具设计的原则 90年代初,参加国际教材教具(指教科书以外的教学材料)技术研究会的各国代表,对教材教具的研究、设计总结出六项原则,作为纲领性的口号。即: 1.Large scale——做大一些,使学生看得清楚,更好地发挥教材学具的作用。 2.Easy available materials——使用容易找到的材料,既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又能节约费用。 3.Simple mechanism——制作尽可能简单而又朴素的学具,能  相似文献   

14.
(2 0 0 0年 12月 6日 )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 ,按照我部《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厅 [2 0 0 0 ] 6号 )的部署 ,现就开展学具鉴定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原则1 学具产品实行鉴定和备案制度 ,未经鉴定和备案的学具 ,不得向学校配备、推广。2 学具的鉴定工作要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原则 ,以“减负”要求为指导思想。学具鉴定范围仅限我部颁发的《小学学具配备目录 (试行 )》中规定的数学、自然、美术三门学科的学具产品 ,各学科品种不得超过目录所列项目。未经我部批准 ,不得私自增…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上的很多不和谐因素都与“学具”有关,学具的问题主要出在学具的备置和学具的使用两个方面。1.学具的备置。笔者在美术课上时常发现:有的学生无所事事、东瞅西看;有的学生到处借东西,不时还引发一些矛盾,扰乱课堂。这些现象都是没带学具或学具准备不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材料与效果     
自然学具应当是有结构的材料,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呢?我认为除了能使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便于学生观察、搜集自然事实以外,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讲一年级《砂和粘土》这课时,从前布置学生用杯子准备水,由于学生年龄小,上课时顾上顾不了下,顾左顾不了右,不是水洒  相似文献   

17.
角的认识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理解角的概念,会画角,会度量角的大小。二、学具准备: 两根厚纸条(把一端钌在一起,如图1),三角板、量角器。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一)建立角的概念。 1.感知“角”。 (1)教师出示纸扇、三角板、五角星等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角。 (2)学生拿出学具,指出学具上的角。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海龟下蛋》是一篇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记叙文。教学中多种教学媒体(标本、挂图、录像、学具小卡片等)的组合运用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录像的反复使用和学具的使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语言表达训练。一、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海龟下蛋的过程,初步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使用学具进行科学实验活动,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小学自然、科学学具的作用呢?一、正确使用自然课本配套的小学自然、科学学具小学自然、科学学具是经国家教育部鉴定通过的配套材料,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果把它和课本一样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因为学生自控能力弱,时间不长准会“全军覆没”,如能先把自然、科学学具说明发给学生,粘贴到自然课本目录后,每课的学具把握好操作的时机,按课时分发给每个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20.
我在运用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学具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具里有一小部分材料不尽人意,有的影响实验操作,有的得不出正确的结果。一、第十一、第十二课:电磁铁。学具材料里单股绝缘导线只有20cm(太短),用它绕在铁钉上只能绕约15圈,制成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磁性很弱,不能吸引学具里的回形针。把电磁铁的一端靠近指南针,这时指南针既不被吸引,也不排斥。这样的效果,学生是无法完成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