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双岗 《新疆教育》2013,(16):43-43
新课改后,初中思想品德在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观,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对思想品德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更要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回味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让课堂变得更生活化、实际化,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的客观实际,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论述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赋予课堂生活化,让课堂充满生活的阳光。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后.初中思想品德在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观。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发展、人格魅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同时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后,初中思想品德在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观,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对思想品德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的客观实际,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论述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机械的灌输只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感悟,也就是说,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这对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新课标强调教材的内容编排上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活韵味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齐桂玲 《学周刊C版》2014,(7):112-11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机械的灌输只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感悟,也就是说.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这对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方向。照本宣科、机械灌输只会陷入枯燥的说教课.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促进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8.
黄雪松 《考试周刊》2012,(65):120-120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让政治课的课堂焕发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体式新颖,以其独特的编排风格和鲜活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认识和解决成长中的系列问题。该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亲近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让生活浸润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有效性。一、生活素材浸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几个环节,尝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并和生活素材进行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深入感悟中树立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进入到情境中,通过角色体验、实践观察等环节加深他们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使思想品德教学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想晶德》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扫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茁勰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汉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芒打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新课改后的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体现生活化.关注新课导人、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活动组织和总结收尾等教学环节,构建有情趣、有活力的生活化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生活的过去,生活中都会有历史的影响和遗留。初中历史教学要立足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培养唯物史观。基于生活实际去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能让历史课堂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几个环节,尝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杜钰 《教师》2012,(22):47-48
"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地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地理学科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快乐天地。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组织数学教学,创造条件让生活和数学密切联系起来,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让数学在生活中丰富学生的才智。创设自然有趣的情境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方式,而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随时随地感悟数学,灵活多样地运用数学,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要学好思想品德课,就要让他们用心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真正体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