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教学领域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音乐课堂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重视学生在感受鉴赏过程中的模仿、表现,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上音乐鉴赏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本文通过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气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等方式,激活课堂学习氛围,使课堂充满激情,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和感受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主动探究的方式来体验和鉴赏音乐,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笔者主要探究了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目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丽娟 《新疆教育》2013,(15):72-73
上活小学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的表现,自由的发挥,让童心飞起来。教学中就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意赏,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感受音乐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从参与和实践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堂活动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要使活动为教学服务,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组织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行为、认识、情感的投入中,激发兴趣、调动探究精神、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指导学生从宏观、体裁和情感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率,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本文具体分析比较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崔丹丹 《考试周刊》2014,(58):170-171
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一名成功的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日常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让中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音乐学科不是入学考试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音乐课,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本文主要从歌唱课、感受和鉴赏、创造三方面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孔丽艳 《中国教师》2011,(Z1):159-160
<正>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  相似文献   

10.
稿源采珠     
广东梁俊英谈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动力,但兴趣不能保证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生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教好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在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要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与表现音乐的情感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学生没有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高中音乐鉴赏课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以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要让每位高中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发表自己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探讨中由“欣赏”逐步过渡到“鉴赏”音乐;由感性的接触逐步过渡到理性的参与.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顾国珊 《广东教育》2007,(7):105-106
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高雅艺术,感受、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同时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常晴 《考试周刊》2009,(33):212-212
感受与鉴赏作为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形象,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4.
张红 《云南教育》2001,(19):39-40
音乐课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音乐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对声响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利用音乐作品中强弱分明、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欣赏…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中学音乐教育是奠基性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要善于从其它音乐形式中汲取营养,并在音乐鉴赏中提高学生的情商,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丽群 《课外阅读》2011,(11):267-267
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知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J隋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启蒙学生的音乐创造情趣。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如何进行新课程的音乐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引发美感,激发兴趣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感受音乐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演示性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情境创设 ,声像清晰的视听氛围 ,丰富的教学内容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和欣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交互式 CAI音乐课以学生与媒体直接进行信息交流并发生碰撞这一鲜明的教学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创造性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勇于创新 ,使他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音乐文化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以下结合小学音乐第九册《中国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课堂中将丰富多彩的乐器学习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利用器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怎样在音乐课堂中将丰富多彩的乐器学习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在器乐教学中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乐器;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准确定位,有效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20.
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鉴赏与感受”.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听课堂音乐,针对这一现象.对如何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专业性和体验性并重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