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文学、地域文化与我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先锋小说"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下的产物,它的一个贡献是解决了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重大课题;地域文化不是一种方言、习俗、习惯等的拼盘,而是一种文化意识,并最终超越文化界限成为一个民族性的东西;选择文学创作之路,是兴趣、欲望的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学生只侧重学习英语的语法和词汇,对语法是什么规则,句子是怎么造的已经懂得不少。考试是能手,但同外国人会话、交流就是难事了。英语"听""说"是我国学生极其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这是很不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这一技能亟待提高。现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这方面提出几点体会。一、由"不敢说"到"敢说",由"不愿说"到"愿说"  相似文献   

3.
贾书建 《教书育人》2012,(14):62-63
由于工作需要,2010年10月,我由某中学校长改任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顾问",2011年9月,我又被任命为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在某些人眼里,由"一把手"到"副手"是个不小的落差。这"副校长"该怎么个当法?当副校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认识一位前辈,凭才干、资历,他早该当"一把手"了;可他一次次地拒绝了上级的提拔"美意",专心致志地当他的副校长,而且当得有滋有味,常当常  相似文献   

4.
李丽珊 《海外英语》2011,(10):59-60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已经由研究"怎么教"转为"怎么学"。只有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获到最大的教学效果。该文拟从评教促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分析,探索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正先让学生读一遍,接下来把生字生词讲讲,把课文翻译一下,再接下来由教师引经据典、照本宣科地讲析一通;意象、意境、用词、写景、融情、寓理、表达艺术等等,几乎统统由教师直接讲析给学生;好一点的状况,则由教师先把一些结论或"成说"摆出来,然后牵着学生到诗词里去找"证据",还自以为这就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遇到大纲或高考要求背诵该首古诗词,就逼着学生课后把它死记硬背下来。这就是当下古诗词教学的常态,理由是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就见不到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课文生活的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阅读",要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除了教材篇目,老师和学生还可以选其他篇目,由读教材到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由课内到课外拓展,引领学生从教材跋涉到课外的千山万水,领略课外的无限风光.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是拓展阅读线路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作者之下、写法之下、主题之下、动情点之下等线路下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7.
赖宝旭 《班主任》2006,(11):12-12
聊天,已经成为我和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习惯. 每到下课,学生们就会围绕在我身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和学生聊天的话题很多,从学校里的受表扬、挨批评到家里妈妈的唠叨、自己的赌气、爸爸的"和稀泥";从我坦白自己小时候怎么淘气、怎么乖巧到谈论我女儿怎么撒娇耍赖……光彩的、龌龊的;高兴的、难过的,大事小事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目标(1)明白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培养学生从"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3)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备考到了最后阶段,作文该怎样训练、训练些什么?高考作文的备考通常要面对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如今距离高考仅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之管见,作文的备考训练应该着力在"怎么写"上下一点工夫。一、抓审题训练,突出角度意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高考作文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审题。限制性,是近年高考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高考作文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审题是跨越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0.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怎么教?这是众多一线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怎么教"涉及教学设计的问题。而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它将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呈现。在进行《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时,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与实践: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课文定位;研究学情、教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语文课堂的"智慧链";采用"群文阅读",实现以"一"带"群"。  相似文献   

11.
李岩 《考试周刊》2014,(70):53-53
<正>小学低年级的作文起步应该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说到写的步骤。我通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一、教会学生搭文章的"架子"学生感觉作文难,主要是不知怎么写,不清楚文章大体框架是什么样的。因此,我认为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文,首先要教会学生搭文章的"架子",即文章的基本结构,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架子"就不难填补成文。(一)低年级的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短小。例如《小白兔和  相似文献   

12.
联想到之前的"最喜欢谁",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值得商榷:让孩子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许并不合适。一天,女儿从幼儿园一回来,就嚷嚷:"妈妈,今天老师问我在家里最喜欢谁了。""那你怎么回答的?"我很好奇。"最喜欢姥姥、姥爷呀"她得意地说。"怎么不是爸爸妈妈呀?"我脱口而出。"姥姥、姥爷从来不打我;你上次打我,还是姥姥救了的  相似文献   

13.
"金钥匙"导师团导师送培进校项目,开展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诊断,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和学得如何"四个维度构建好课堂观察的框架,掌控好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基本程序,实施好确定课堂观察视点、选择课堂观察量表、做好课堂观察记录、分析处理观察数据四个有效策略,提高受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引导学生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品质,并逐步成为主动认知的主体,教师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要切实转变教学行为,一方面,备课时要实现由过去关注"怎么教"向新课程下关注"怎么学"转变,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以"学生活动"为着眼点;以"培养能力"为落脚点;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把"引导学生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品质并逐步成为主动认知的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从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入手,不仅表现在它能解决日记的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它还直接影响着日记的形式即"怎么写"的问题。一般说来,观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记的好坏。本文认为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应加强观察指导,激发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强化观察训练,提高观察能力;自由选择观察,启发观察联想。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过程在教学信息技术的"画组合图形"一课,探究画如右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图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怎么组合的?多数学生按照海龟运动的轨迹来思考:画一个正方形,海龟右转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要从预设目标及达成、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发生"转变";要从听课转到课堂观察,并说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评课,指出评课要做到科学、民主且有人文关怀。结合前述,说明一堂好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一:"程老师,你说,我的课堂是怎么了?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怎么就不会画呢?学生的‘说’和‘做’怎么就脱节了呢?"我刚听完四年级的"位置"一课,执教的魏老师就把我拉到办公室向我诉苦。"魏老师,先别生气,我们再把课堂环节理一下,看看哪一环节出了问题?""第一个环节,学的例1,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互相交流,都能准确地说出哪是观察点,被观察的物体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与关键步骤,即教材解读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教与学的整合确定"学什么""怎么学",通过教学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和素养转化,确定"转化什么""怎么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重点落实好三大策略:两两整合,构建主轴思路;两头兼顾,搭建教学梯度;突出语用,促进素养转化。  相似文献   

20.
请选定一个对象,作至少三次的连续观察,将观察到的不同情况写成短文。可以观察人,也可以观察动物或自然景物,可以在早晨、中午、晚上等不同的时间进行观察,也可以每次观察不同的重点,也可以将观察的对象置于不同的环境中,总之,你爱怎么观察就怎么观察,爱观察什么就观察什么,只要有一定的连续性。比如,观察你们班上的某位同学上不同的课时不同的表现;观察你家栏中的猪,每一只吃食时的不同神态、动作;观察你家阳台上的花草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色彩、光泽等。耐心细致,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