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郭立艳 《教师》2014,(29):8-10
本实验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探索人际交往教学对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通过体验与认知、活动与认同、实践与内化三个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本实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性依据和参考性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莉  黄程远 《科幻画报》2023,(3):269-270
品格提升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本课题研究通过创设小学生人际交往平台,解决了品格提升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小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策略,让小学生在与同伴、家人和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品格。通过设计“人际交往平台”问卷、创设“人际交往平台”环境、构建“人际交往平台”课程、举办“人际交往平台”活动、开设“人际交往平台”专栏创设小学生人际交往平台,探索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校文化场景与大学生校园人际交往的空间相交融。当前,在高校文化场景中,大学生存在着自我意识较强、人际交往功利化、矛盾协调能力较弱等人际交往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由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学校人际交往教育缺乏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高校应以构建学生、教师、和谐环境“三位一体”的高校文化场景为目标,通过开设人际交往课程、发挥教师自身示范作用、组织校园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秦红霞  高峰 《文教资料》2009,(26):207-210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直备受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身发展和以后的事业成就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相关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改善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际关系心理学》为指导基础,组织36名艺术类大学生开展7周人际交往心理行为训练活动,并分别在实验前后比较16pf测验效果。结果:1.训练后艺术类大学生乐群性、稳定性和敢为性显著提升,而敏感性和忧虑性明显下降;2.训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3.心理健康、新环境成长能力及适应焦虑因素训练后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心理行为训练对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要求的最新调查结果为五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其中前三种均非师授,属于适应社会的实际操作能力。它们也是大学生为保证顺利求职而须着力培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45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具体情况及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密切关系;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随锻炼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锻炼频次、锻炼强度、锻炼经历具有正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要求的最新调查结果为五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其中前三种均非师授,属于适应社会的实际操作能力。它们也是大学生为保证顺利求职而须着力培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以及今后的人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各高校因其学生家庭背景和地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状况都会有其特殊性。本文调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25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差异,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四个维度在人际关系诊断表各分数段的分布差异极其显著;年级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处于各自特定的阶段,其环境、思想、认识,目标都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此研究,特为珠海大学生优化人际交往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最为重要。本文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个侧面探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调查,总结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归因,第二部分分析了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months, certain major policy documents hav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vocational teachers. These documents include the provocative Australian Education Council Review Committee Report (Finn Report) which lists interperson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s one of six key competency areas. As new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like the Bachelor of Teaching are beginning to be developed on a national scale within Australia, it is appropriate to ca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a. Among the more vexatious questions which need to be addressed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vocational teachers can demonstrat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ir professional roles. This paper examines curre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ince competence implies more than skill alone, consideration is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 to ways of identifying vocational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relation to the facilitation of learning in the post‐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tor. Such issues as asses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teacher‐learner relationships by means of direct observation, video‐based structured reflection, and self‐analysis are identified for further study. Finally, implications are drawn for voc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a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with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初入校门,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现象,如对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心理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由自我认知偏差、角色转换、性格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如何解决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帮助新生顺利渡过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融入到大学生活中,需要新生个体、辅导员、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应在心理环境内涵的框架内进行界定,同时它又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心理环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实际影响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课堂气氛和集体气氛。针对其构成要素对教学心理环境进行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和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等。  相似文献   

14.
创业团队成员的特质以及团队互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创业团队特质本身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会随着团队的发展产生改变。团队特质可以划分为易观察特质和深层特质两个层次。其中,易观察特质通常包括了信息特质和社会属性特质,深层特质则主要包括认知和人格特质。团队成员的特质一般会在某些方面决定团队的互动过程,进而影响创业的绩效。冲突、沟通、凝聚力、人际信任和互动类型等是互动过程中的关键变量。不同的团队互动因素相结合,会形成建设性与破坏性两种作用。随着创业团队的发展和变化,建设性的团队互动类型使得创业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有效提升团队绩效。除此之外,创业绩效还受到一些调节变量的影响,如外部社会环境、权力和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情绪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在各种困扰大学生生活的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目前引起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环境和交往地位的变化,教育体制和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等。针对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地措施,诸如帮助大学生认识、选择和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大学生适应人际关系的新变化等等,从而指导大学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Conclusion While the extent of linkages and the pattern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is yet to be fully studied and articulated, this paper has argued that such connections do exist. Given such a premise, it has been contended that career counseling does serve as a therapeutic modality as it provides dislocated, unhappy, maladjusted or underemployed workers information, support, encouragement, and skills that increase personal competence, facilitate hope, and reduce feelings of being a social isolate of little worth or dignity. Skill building or psychoeducational approaches can deal directly with such matters as anger management, assertiveness, planfulness,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openness to constructive supervision. These are matters of educating people for choice, for purpose, and for development, approaches which help people to create reality and make meaning for themselv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work and career. As such they are therapeutic ways of engendering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17.
词汇广度对应试者读懂语篇字面含义有较大影响,但实验研究表明,应试者的词汇广度对TEM8阅读理解得分率无显著性影响,TEM8阅读测试重点在于考核应试者对语篇深层意义,即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含义的理解。在阅读理解测试的高级阶段,应试者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受其背景、层次和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在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诸多原因中,经济条件的贫困性是根本原因,通过社会交往氛围、家庭成长环境、学校交往环境、自身性格心理等影响因素体现出来。借鉴儒家交往伦理,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学校和贫困大学生应提高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从思想上消解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建立大学生互助团队,培养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交往技能;提升道德素养,以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拓展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关系不良是影响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不是很理想,给她们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学习效率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认知偏差、情绪因素、个性缺陷、能力欠缺引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调适方法有: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建立理性认知观念;开展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指导女大学生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交际能力形成的因素和口语采用交际法教学的实践策略,主张通过构建交际环境,让学生自然感知、体验并使用英语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营造全英语环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法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