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我国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公民意识逐渐觉醒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建构能力,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公民身份,进而能够建构公民社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公民的教育”是一种直面我国现实的、具有创生取向的学校公民教育新理念.“成为公民的教育”落脚于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创建班级公民武生活,让学生在班级中正如“公民”一样生活.“成为公民的教育”是在创建班级民主法治的公民式生活中完成的,即:通过班级自治与民主,实现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通过班级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通过参与班级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通过班级公民式生活体验,使学生自主养成公民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班级制度下,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环境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环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班级之中。为了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班级环境,必须构建“我—你”新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安全、自由的班级社会气氛;建设创造性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不仅负责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而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从杂乱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把班级管理看作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以民主与法制意识管理自己,从“人治”走向“民治”和“法治”,从“他律”走向“自律”。针对当前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统”得过多、“放”得过少的现象,本文仅从培养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的角度,探索如何构建“自律班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中,自我约束言行和思想,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30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儿童是现在的小主人”,要对学生实施“自主管理”,把学生培养成“学习之主人,生活之主人,创造之主人。”到了80年代,著名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的主人就是每个学生自己”,为此,他大胆创新,躬身实践,继承和发扬了“五·四”运动时就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精神,创造性革命性地进行班级管理的实验,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全国近百万中学班主任所期盼和追求的“班级管理自动化”。他的班级管理的思想和实践,给中学班级管理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对广大班主任会产生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试从两方面探析魏书生班级管理改革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周期长的系统工作。管理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认识到,教育管理好学生,让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做到“温”、“文”、“稳”、“问”四点。温:指温暖、温情、温和等的综合——班主任要充满人文关怀班主任要像父母或兄长一样,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走进教室,给学生一个微笑;碰到困难,给学生一点启示;开展活动,给学生一次机会;获得成功,给学生一句鼓励。天气变冷了,…  相似文献   

6.
李燕萍 《江苏教育》2023,(21):16-17
班级制度保障班级的有序运行,建章立制是学生社会性情感形成和社会性能力提升的重要过程。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建章立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了解规则的本质不在于约束,而在于维护公共生活,从而由“任性的自由”走向“约定的自由”,与他人更好地共同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应遵循班级学生个体与集体心理规律,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定型化”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建立系统化的目标管理模式;采取“宽严相济”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校大家庭中的小家庭,教师和学生则是这个小家庭共同的经营者和参与者,但不少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束缚,在班级中采取权威化的班级管理,运用单一片面化的管理手段,使得班集体凝聚力下降,不能为学生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只有从扭转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入手,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统筹家校社等多方力量,才能构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9.
这里说的“本”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设置的“一日三省”本“;天下”是指班集体中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主观或客观的、现象或本质的事物;知就是了解、沟通和及时处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是班主任很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学阶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合群性”,是对其成长过程中“做人”的基础性训练,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合群性”主要关涉家庭、社区、学校这三个空间及相应的群体:在家庭合群,是学生“合群性”指标的底线;在社区,学生的“合群性”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在学校,学生的“合群性”在“前社会”舞台上得到演练。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可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丰富的实践平台、定期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注重科学的指导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群性”。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提出1.“班本教材”概念的设想教材——主要的课程资源,有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在重视开发课程资源的今天,作为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我们,能否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发课程资源呢?2.“班本教材”的涵义首先它隶属于校本教材,是校本教材的个体化,是校本教材的一个例子、一个段落。其二,它是教育和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从教育角度讲,它是集社会、家庭、学校、班级及师生间的相互教育为一体;从教学角度讲,它融阅读和写作、课内和课外、生活和情理于一身。其三,它是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的载体,是班级活动的记录,是班级成长…  相似文献   

12.
谈与学生“意见领袖”的沟通○潘志军班级工作学生是班级的内部公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又是班级的顾客,失去学生就失去班级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而重视与学生中“行政领袖”、“意见领袖”进行双向沟通,又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3.
班级犹如一个小社会,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的“领路人”,如何抓好班级管理,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地从这个“小社会”走向外面的“大社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严、精、勤、善、细”五个方面对班主任工作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从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分析班级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里有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它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集体生活的环境。因此.营造和谐的班级,能使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得到熏陶和锻炼.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兰芳 《考试周刊》2012,(64):187-188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物质生活上人们追求“绿色、和谐、健康”,同时人们对“绿色、和谐、健康”的精神生活追求也加快了步伐。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升级,因此对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是班级,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一定要与时俱进.有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绿色、和谐、健康”的班级管理是我们班主任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公共生活”是体现公共精神与公共性的学校生活。不同生活维度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可以说,私人生活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伦理基础;集体生活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锤炼土壤;“共同生活”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信念保障。学校的公共生活不能脱离学校和学生的个体生活,必须使学生从参与班级生活做起,改变学校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实效和热情。  相似文献   

18.
王晓波 《江苏教育》2022,(39):43-45
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学生最初的社会化就是在班集体生活中实现的。班级公约是学生在班集体这个微型社会里的生活法则,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基于班级标识,提炼班级学生发展的关键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班级公约。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基本单元载体,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立足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从“生活即教育”、情感为媒介、抓自我管理、导班级舆论、树班级文化、教育和感化违纪学生等方面,总结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校中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学生的“社会” ,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的重要通道和“实习”基地。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影响是任何力量也代替不了的。因为班集体具有高度的社会倾向性 ,它反映社会的政治、道德、美学等思想 ;班集体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能产生整体效应 ;班集体又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体性 ,其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形成了共同的集体意识以及自觉的、统一的社会心理。班级的规章、制度、学习秩序、纪律、学习风气、班级气氛 ,加之班级的传统、舆论、仪式 ,直至学生之间使用的特别语言、行为方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