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浙江省暴雨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暴雨,通过对40年浙江历史暴雨的天气形势分类研究,建立了暴雨的相似预报方法.通过对近10年大暴雨个例的诊断分析,得到了大暴雨出现的流场及物理量分布特征.对大量历史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到两个诊断预报的物理量.引进美国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并进行本地化研究,建立适用于浙江的中尺度雨量数值预报模式.通过对大量历史暴雨的卫星、雷达与短时雨量的统计研究,建立了暴雨的短时雨量估算方法.经2003、2004年试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20~21日青海东部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大雨、局地暴雨天气,对这次过程从环流形势、卫星云图、物理量场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尔喀什湖附近冷空气与中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高空冷涡打通为这次大降水天气形成提供了冷空气来源,西太平洋副高压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为大降水提供了水汽,中尺度对流云团的活动是造成局地暴雨的主要成因,物理量场上高低空的合理配置、700hPa高原暖涡为低层水汽辐合为大降水提供了必要条件,V-3θ诊断对这次秋季大降水预报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次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对同一类型暴雨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云泉  李海军  董旭 《科技通报》2009,25(4):407-411
在台风预报中,使用相似路径是常用且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路径相似的台风由于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最终导致风雨影响差异很大.2007年13号超强台风"韦帕"和2005年15号强台风"卡努"从生成时间和移动路径上都非常的相似,但因大气环流结构有所不同,造成的风雨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比这两次台风过程的移动路径、大气环流背景以及物理量场找出同一季节,在洋面上生成的台风由于不同的大气环流结构,造成风雨影响不同的原因.物理量压能和湿焓两者综合应用,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强湿焓平流与未来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今后台风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9日至7月2日,四川省受高空槽影响,出现了进入该年份后影响范围最广、降雨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高空形势、中尺度分析及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分析得出:盆地上空深厚的高空槽及稳定少动的西南涡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高层分流区辐散抽吸作用为暴雨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上干下湿的层结配置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对部分国内外有关华北暴雨天气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得出:①华北暴雨通常在一定的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下发生,但大尺度环流并不能直接导致暴雨的发生,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中尺度天气系统;②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和地形作用与华北暴雨的关系十分密切;③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华北暴雨进行模拟“再现”,可以通过其输出的高分辨率结果对暴雨发生发展的机理作出更加精确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卫星云图,结合物理量场特征分析了2009年7月13~14日伊春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为高空槽配合地面蒙古低压而产生。其动力机制出现在中低空,水汽也源于低层输入,不稳定能量的不断积聚,都是暴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地形的影响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FNL 1° ×1°6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0日—21日赤峰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提炼出物理量指标,以期提高赤峰市对暴雨灾害的预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t639数值预报产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对2013年8月29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连续跟踪、观测分析了暴雨的落区,强度等。结果表明:高空低涡的强度与地面锋辐合线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高空低涡越强地面低压容易发展,从而导致系统移动缓慢降水时间长。通过中尺度分析发现高空冷堆和低层暖湿气流对本次过程中起到了提供大量水汽和动力条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滕卫平  杜惠良 《科技通报》1995,11(4):209-2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符合东风暴雨天气环境场条件的个例,通过逐步订正客观分析,计算诊断物理量,并把相关系数|r|≥0.32的物理量经处理后作为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方汉杰  王裕锴 《科技通报》1997,13(6):389-392
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但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高温干旱、台风、连阴雨、低温冷害、大风冰雹等.“八五”期间,杭州市梅汛期降水持续偏多,出现连续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洪涝严重;1994—1995年连续出现夏季持续高温酷暑、严重干旱的气候,造成杭州市“八五”期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目前杭州正处高温多雨期,而海温异常、大气环流异常也是造成杭州气象灾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暴雨的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40多年资料对浙江暴雨、大暴雨的时空分布进行气候分析,并对梅汛期间产生的历次暴雨前12~24h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归类.得出:浙江暴雨、大暴雨的气候概况,产生梅汛期暴雨的主要天气形势有:移动低槽型、冷锋切变型、低涡暖锋切变型、北槽南涡型四大类天气形势.再通过历史暴雨个例的相似检索,可以找出目前天气形势与历史上相似的暴雨个例,并可以按相似个例作出暴雨的诊断预报。  相似文献   

13.
李海军  李云泉 《科技通报》2007,23(5):641-645
分析2005年3月10~12日嘉兴市寒潮、大雪天气过程发现:强寒潮是由乌拉尔阻高东移南垮引起强冷空气南下和前期明显回温共同造成的。500 hPa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为大雪天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物理量诊断显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和弱的不稳定能量,为大雪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高空西南暖湿气流突然加强,近地面层有大片逆温层存在,是预报大雪的关键,为今后预报大雪起到了一定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姜盈 《科技通报》2012,28(3):12-20,93
用1961-2008年的浙江省各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浙江省1961-2008年发生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近50年来浙江省持续性暴雨的主要特征。在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浙江省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归类和研究,本文将浙江省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分为:(1)热带低压类;(2)西风带类两大类。结果表明:(1)浙江省持续性暴雨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秋汛期,浙西的持续性暴雨过程多于其他地区;(2)热带低压和西风带低槽、高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是导致浙江省持续性暴雨发生的重要天气系统。其雨带位置的分布与系统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降水强度的分布随着影响系统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大暴雨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1951~1989年浙江省68个气象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该省大暴雨的时空特征。梅讯期(5月~7月中旬)大暴雨集中在6月中下旬,主要出现在浙西和浙西南地区;台汛期(7月下旬~10月)集中在7月底8月初和9月前半月,多发生在浙东南沿海地区,在不同季节的环流背景下,产生大暴雨的天气系统迥然不同,梅汛期主要是西风带偏西气而和副热带高压后部的西南气流形成的梅雨锋及与它产生作用的高原槽、西风槽、西南涡、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台汛期主要是东风带控制下的台风、台风倒槽、东风波等天气系统。最后指出,大暴雨产生与区域地形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洞庭湖流域1999年1月-2008年12月间的TRMM3B43月降水量资料,通过区域综合Z指数的构建,旱涝等级的划分以及降水变差系数的计算,对洞庭湖流域近10年来的旱涝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流域实测降水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TRMM数据在流域旱涝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较高可信度。另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区域综合Z指数构建过程中,由于考虑了区域降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文中的计算方法比通常采用的面积平均法更加符合实际;②TRMM数据格点在流域内均匀分布,可有效刻画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其监测的流域旱涝结果较有限气象站点的监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③受季节性季风降水及区内复杂地貌特征的影响,洞庭湖流域旱涝发生较为频繁,平均一年内大约有2.8个月和2.4个月,分别表现为流域性的洪涝和干旱。且总体上,流域性洪涝发生的频率和等级要高于干旱;④洞庭湖流域洪涝发生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征。在过去10年间,常常有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的洪涝或干旱发生;⑤洞庭湖流域西北部、西南部以及东南部的旱涝发生几率相对较高,而中部和东部的几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北部湖区的几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少勇  任燕  乔立  林纾 《资源科学》2011,33(5):958-965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季略有减少趋势;西北地区总体上降水日数为单峰型,7月为峰值,集中出现在5月-9月;西北地区日最大降水量12.8~203.3mm,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在陕西西南部的佛坪、陇中的临洮、青海北部的德令哈和天山的巴仑台各有一个高值中心。年最大日降水量普遍有增加趋势,除天山以外,大多数地方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慧  孟平 《大众科技》2013,(6):86-87
对阿克苏地区西南的一次大暴雨分析与预报,结果表明:大降水是由充足的水汽,高,低空各物理量场的合理配置及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降雨指数期权是为了消除降雨气象风险给降雨敏感行业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理念应用于降雨气象风险管理。降雨指数期权合约的设计及出现能有效提高农业降雨气象风险的管理水平,从而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在对国内外降雨指数类衍生品进行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降雨指数期权合约的设计及其在规避农业降雨气象风险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9-2011年秋季9-10月陕西96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了孟加拉湾潜热通量与陕西秋季降水的关系,指出了影响陕西秋季旱涝的热源关键区域,并就其影响陕西秋季旱涝的成因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秋季降水与孟加拉湾主体海域的潜热通量变化为显著负相关,当该海域潜热通量偏弱时,乌拉尔山高压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孟加拉湾至青藏高原南侧多低槽活动,形成了有利于陕西秋季降水的环流形势,同时,陕西地区的偏南水汽输送增强,大气辐合上升运动也增强,陕西秋季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孟加拉湾上一年冬季、当年夏季的潜热通量大小与秋季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该海域上一年冬季、当年夏季的潜热通量强弱可以作为预测陕西秋季降水多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