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题源于课本例题、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以课本习题为生长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考试既重视对“双基”考查,又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数学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它们表明了教材的深度和知识辐射范围,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作用,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及面,并在教学中进行广泛迁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和通法,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式掌握知识,习得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的点滴体会,谈谈如何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的教学,提高例题的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眼光不要死盯着高考题和课外资料.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课本例题、习题或例题与习题的变形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教师应当把精力放在充分发挥教材例题与习题潜在的教学功能上,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作用,不断编拟一些富有灵活性、综合性、应用性的习题,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增强思维的教学功效.我在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些体会.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须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5.
在“听课调查”中,我发现初中数学教师的“习题课”教学,存在下述四个问题: (1)备课时不重视对课本例题和习题的研究,教学时静止、孤立地讲解例题和习题。 (2)处理学生课后作业时,仅把课本习题当作一般的“习题集”使用,不做任何指导。 (3)少数教师拋弃课本例题和习题,把许多超纲题拿到课堂作例题讲解,加重学生负担。 (4)采用简单的知识归纳和大量的“类型十方法”训练,把学生思维束缚在教师的框架内。 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以为教师首先必须认真研究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以本为本,对课本中的某些例题、习题也应该予以重视,挖掘其教学功能。本文以高中《立体几何》课本P117页的习题5为例,通过典型习题的剖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课本习题的作用.往往试卷中的大量试题类似于教材例题、习题,或者是挖掘教材引申出来的“变题”.因此对课本例题进行挖掘、引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本习题的重视,摆脱题海战术,学好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大有益处.【例1】(高一数学下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的例题和习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习题和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如何利用例题和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取决于教师还取决于学生.本文首先就数学习题和例题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之后从教师和学生不同的维度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的教学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初中数学习题及例题的教学因素,最终提出例题和习题设计的策略,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而且其中还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充分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广泛迁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和通法,从而真正发挥课本例、习题对学生潜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例题、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知识看似简单,例题、习题好象无多大深度,其实不然,其实每一题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课本如同一块压缩饼干,其中蕴含丰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在目前的例题、习题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例题草率处理,这样做使得学生偏重记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源自于课本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变式、改造,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从而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笔者通过对初二数学课本例题、习题、练习题的变式,并结合对近年中考试题的个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数学变式练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的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如何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知识中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如何利用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知识进行有效地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黄知平 《湖北教育》2005,(12):54-54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体现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试卷中的一些重要试题,就是以这些典型例题和习题为原型,拓展创新而得。在中考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这些题重新作一番探索研究,使学生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蓝本,在初中数学课本教材中,例题与习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导向与示范作用,但是在我们的实践课堂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在自身的备课过程中,并不注重课本例题与习题的探究与运用,自认为课本题简单不加以重视,比较随意的将部分习题让学生自由处理,不注重典型案例的引申与指导,甚至于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非常大胆的丢弃课本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自身去补充自认为所谓的“难题”进行讲解,不去对照教学大纲进行辨析试题的可用度,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价值试题”,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大错特错的,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效率;本文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着重探讨初中数学课本教材中例题与习题合理运用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教学素材.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提升学生思维,渗透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9章的复习题中一道几何题为例,谈谈对课本中习题进行多角度变式探究的做法与思考.一、题目和解法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边BC的中点,∠AEF=90°,EF交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第18题,题目是"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这道题是数学高考命题的突破,其导向是高考命题可以出课本上的原题.这无疑是对教师暗示了一种教学导向,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师生负担,同时要狠抓课本、深入研究课本、挖掘隐含在课本中的数学思想和潜在价值,通过对课本的研究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笔者通过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合理设计以及对其再开  相似文献   

17.
毛晓红 《现代教学》2009,(12):61-61
实现高效教学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初中数学题海无边,如何使学生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回归课本,用好课本例题、课内习题以及作业本非常重要。课本例题、习题是专家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反复推敲而得。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课本习题潜在功能的挖掘与利用,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18.
课本例题,以其清晰的解题思路,标准的解题格式,精练的解题过程呈现于学生面前,示范性极强.然而在复习中,教师往往对资料的迷信度远比课本强的多,致使忽视了课本,淡化了课本的示范性.本人以为认真研究课本例题与习题,挖掘其潜力,通过改造结论、添改条件、转化图形、逆向思考等方法,增强课本例题的辐射功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会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 1 研究与例题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其中数学思想与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能从教材中的基本例题、习题出发,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结论,对其加以拓广、创新,则会神奇地开拓出“…  相似文献   

19.
课本例题、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是通过例题、习题来进行的.以“本”为纲,以“本”为本,对例题、习题进行多层次处理,是在数学复习阶段减轻负担,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最佳方法.现就如何发挥课本中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马毅刚 《成才之路》2009,(31):I0007-I0007
中学数学课和其他课程相比,由于具有抽象性,成为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存在忽视课本例题、习题而盲目做难题的拔苗助长现象。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重课本,立足于课本例题、习题,重视解题过程,从而加深对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