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课堂教学中有三个地方的处理,在当前新课标的学习实施下,较有代表性,令人深思。案例一:经过一番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出了例题“26 8”。大多数学生都喊出了得数“34”。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说得真好!师进行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你们觉得…  相似文献   

2.
案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呢?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是从26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8个就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6: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  相似文献   

3.
笔者作为评委,曾听了这样一节课,现将教学案例介绍如下:……(课前交流谈话)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从26开始数数,数8个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A: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你说得真棒!(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呀?全体学生一致高呼生A的方法最好。师(满脸笑容):对了!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4.
沈益亮 《江苏教育》2005,(10B):38-39
案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师:26+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呢?生1:我先把8看作10,26+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8=10,20+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是从26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8个就等于34。  相似文献   

5.
一、尊重学生的成果教学片断1:教师经过一番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出例题“28+7”,大多数学生都一口喊出得数是35。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把7分成2和5,28+2=30,再加5等于35。生2:我先把28看成30,30+7=37,再减2等于35。生3:我先把8分成3和5,7+3=10,10+20=30,再加5等于35。生4:我把28分成25和3,7+3=10,10+25=35。生5:我先算8+7=15,再算20+15=35。师:说得太好了,随即板书:28+7=35想:8+7=15,20+15=35。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生举手,师统计)全班同学一致同意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这种方法。师:看来喜欢这种方法的人最多,以后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后,我按照惯例引导学生复习。课始,我先出示26+9、15+9、18+8、26+8、17+7、26+7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生1:26+9,先算6+9=15,再算15+20=35。生2:15+9,先算5+9=14,再算10+14=24。……(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依次板书各题的答案)26+9=35 15+9=24 18+8=26  相似文献   

7.
教师出示例题:48 35师: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把你们各自的算法在小组里说说。生1:我是先算48 30=78,再算78 5=83。教师板书生1的算法。生2:我是先算40 35=75,再算75 8=83。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生3:我是先算40 30=70,再算8 5=13,70 13=83。生4:我可以倒过来,先算8 5=13,再算40 30=70,70 13=83。生5(急切地说):我的算法和他们不一样。我是先从35里面分2给48得到50,再算50 33=83。教师兴奋地板书:48 2=50,50 33=83。生6可能受到了生5的启发,迫不及待地抢着说:我还可以先从48里面分5给35得到40,再算40 43=83。老…  相似文献   

8.
案例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新世纪版 ,实验教材第一册)出示情景图 ,抽象出算式9 +5后)师 :谁能想办法找到这个算式的答案?生思考后 ,全班交流)生1 :我是顺着数的10 ,11 ,……14 ;生2 :我是把5分成1和4 ,1和9凑成l0 ,10加4等于14 ;生3 :我也是把一个数凑成10 ,不过 ,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 ,10加上4等于14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谁还有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想法?生4 :我是一个一个加的 ,9 +1=10 ,10 +1=11 ,11 +1=12 ,……13 +1=14 ;生5 :我还有一个想法 ,把9看成10 ,10加5等于15 ,由于9看作10多加1 ,所以结果要减去1 ,即9 +5=10 +5 -1…  相似文献   

9.
王希 《江西教育》2004,(22):37-38
教学片段一(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14×2.题目一出,学生异口同声:等于28。师:你们都会算了,那28是怎么得到的,能不能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1:10×2=204×2=820+8=28生2:14+14=28生3:14÷2=77×4=28生4:4×2=810×2=2020+8=28生5:10+10=204+4=820+8=28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出理由?生6:喜欢第3种,因为它每一步都是表内乘除法。生7:喜欢第2种,因为它只要一步就可以了。生8:喜欢第3种,因为我就是这样从个位算起的。……师:你对哪种方法有意见,说说理由?生9:第2种,假如是乘9的话,那要加9个14,不是很麻烦吗?生10:(抢着说):第5种也是一…  相似文献   

10.
郎芸 《广西教育》2014,(29):90-90
正【片段一】师:算式12+14,你发现和之前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算?生:之前的都是分母相同,这个算式的分母不同。分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12变成24,24+14=34。师板书24+14=34并追问:为什么要把12变成24?请大家在学具上涂一涂,想一想其中的道理。生:我涂了一张纸的12,再涂出另外的14,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34。这说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师追问:那12是多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口算下面两题吗?请说说你的想法。 [多媒体显示: 68÷2= 280÷7= ] 生_1:68除以2等于34。我想的是:60÷2=30,8÷2=4,30+4=34。 生_2:68除以2等于34。我是这样想的:6个10除  相似文献   

12.
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是一个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9加几》几次教学实践的反思,折射出一位一线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探索历程。犤方案一犦教师上课时创设“两群小鸡”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5。接下来就“9+5=?”进行算法探究。师:9+5=?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学生思考几分钟。生1:我是看图数出来的:1、2、3……9,再数10、11、12、13、14。生2:我是顺着数的:9、10、11、12、13,14。生3:我是把5分成1和4,1和9组成10,10加4等于14。生4: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组成10,10加上4等于14。生5: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加5等于15,所…  相似文献   

13.
师:38+24你会算吗?多数学生都能举手。师:看来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确地口算了。但是我们学数学不仅要知道结果,还要能知道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现在你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大家吗?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几个友情提示,请你和自己的小组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友情提示1.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议一议:还有其他的口算方法吗?3.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想到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生1:我先算8+4=12,再算30+20=50,后算50+12=62。生2:我先算30+20=50,再算8+4=12,后算50+12=62。师:咦,这两种方法好像差不多。你能发现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吗?生: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听说大家的计算能力很强,我想检验一下,敢比一比吗?生:敢!师:(出示课件)请口算下面各题。5+15=14+26=18+12=11+39=42+38=15+5=26+14=12+18=39+11=38+42=师:同学们做得很棒!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得数都是整十数。生2:上一题的得数和下一题相同。生3:上一题的加数和下一题的加数相同。生4:按得数来分,可以分成5组,上下两题为一组,  相似文献   

15.
57+28=85【教学实况】这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例题:57+28师: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生1:我是先算57+20=77,再算77+8=8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1的算法,并与学生共同点评该算法。师生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可行,而且简便,是个好方法。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有,有”,顿时又有好多手高高举起。生2:我是先算28+50=78,再算78+7=85。生3:我是先算7+8=15,再算50+20=70,15+70=85,所以57+28=85。生4:我是先算50+20=70,再算7…  相似文献   

16.
[案例]“简便计算”的教学片断。教师出示例题:12×25师:这道题,用简便方法应该怎样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把你们各自想出的算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生1:我是先把12分成3和4相乘,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将4与25结合相乘得100,最后,100乘以3等于300。生2:我同样把12分成6和2相乘,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将2与25结合相乘得50,最后50乘以6等于300。生3:我是将后面的因数分成5和5相乘,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将12与任意一个5结合相乘得60,最后,60乘以5等于300…  相似文献   

17.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村里,住着两大家族——形和数。他们和睦相处,一方遇到困难,另一方一定会鼎力相助。这天,数家族碰到了困难,他们要算下面几道题:(1)1+3+5+7+……+17+19(2)2+4+6+8+……+16+18(3)4+5+6+7+……+24+25当然,并不是他们算不出,而是按常规方法一个数一个数地加太复杂了,有没有快捷的计算方法呢?你看,形家族的一些成员帮忙来了:他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了简便算法。正方形说:“就用求我的面积的方法来巧算第(1)题吧。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就等于奇数的个数乘奇数的个数。1 ̄19一共10个连续的奇数,所以1+3+5+7+……+17+19=10×10=1…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断1:教师经过一番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出例题“28 7”,大多数学生都一口喊出得数是35。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把7分成2和5,28 2=30,再加5等于35。生2:我先把28看成30,30 7=37,再减2等于35。  相似文献   

20.
1514年,德国著名画家丢 16+5+9+4=34,3+10+6+15=34,勒 ( A lbrecht D urer,1471 ̄1528 2+11+7+14=34,13+8+12+1=34,年)作了一幅名为《忧郁》的铜 16+10+7+1=34,13+11+6+4=34.版画,该画现藏大英博物馆,画 大家知道,把1,2,3,…,2 n的主题是反映人们没有足够的 这 个 连 续 自然 数排 成 行 n2 n n知识和智慧去洞察自然界奥秘 列,使每一行、每一列及两条对的“忧伤”奇妙的是,画上刻着 角线上的 个数字之和都相等 . n一个数表: 1 16 3 2 13 (等于 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