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地区曾是华洋义赈会开展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该会在陕西主持修建的泾惠渠和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以及在陕西等省组建的农村合作社,对甘肃、宁夏进行的调查,曾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有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华洋义赈会在西北地区倡导和推进的合作事业,可以说是开西北地区广大农村历史上大规模合作实践之先河。其办理合作社的方式,对西北合作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该会在救灾赈济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救灾不如防灾,防灾要靠民众的建设性防灾理念给后人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华洋义赈会是民国时期由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以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从事赈灾、倡导并推动农村各项合作事业及社会公共事业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团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中,该会最早提出防灾重于救灾的理论,最早把西方互助合作思想与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合作实践的先河。它创办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教育讲习会并连续举办十余年。它筹办并参与主持了三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推动了全国乡村运动的发展。对于该会当年改革中国农村的理论和实践,应该给予全面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刘巍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2):77-81,94
华洋义赈会于1920年代在河北省发起了农村合作运动,试图通过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为基层农民提供资金。作为民间组织,华洋义赈会成为当时合作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合作运动的推行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制于当时农村社会现实的羁绊,华洋义赈会的实践并没有真正解决底层农民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4.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北是近代农村合作事业的发源地.民国时期河北农村合作事业最早由华洋义赈会倡导创办.从发展初期,华洋义赈会及其所倡导的合作社就非常重视资金积累.1930年以后,河北的合作事业之所以能够走向全国,并且能持续稳步发展,关键在于其成功地解决了资金支持问题.以近代河北合作社资金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合作事业在资金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可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募捐是是慈善组织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以华洋义赈会为例,它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唤醒大众的公共意识,并通过多种募捐形式来刺激民众经年募捐产生的厌烦心理,收到较好效果。但是,近代中国的国贫民穷和社会公共意识缺乏,成为制约募捐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社会团体、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政权、乡村建设运动为线索可以探知不同时期、不同政党和乡村自治组织及社会团体在河南不同地区的农村开展合作事业的历程及其各具特点的政策和做法.说明农业合作社是在当时河南农民生产条件日益恶化,生活十分困苦的条件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者在不同政党和社会团体倡导和组织下,通过资金的集中运营和劳动力的分工协作,实现参加者经济利益增强或经济地位提高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河南农村倡导和推行的各项合作事业增进了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培养了农民的互助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是20世纪中国震级最高的一次大地震,造成的灾害也是空前的。地震发生后,执政的北洋政府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救助,便把抗震救灾的重任让渡给了民间社会。新闻媒体在这次震灾救助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甘肃旅京同乡会和华洋义赈会担当起了救灾的主力。近代中国抗震救灾的各种要件在这次震灾中已经基本具备,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发生严重旱灾。省内外慈善团体积极投入赈灾活动。华洋义赈会和各级红十字会组织也进入救灾组织行列,华洋义赈会还斥资修筑民生渠,以赈民生。  相似文献   

10.
1984年以来,国家就开始用库存的粮、棉布和中低档工业品开展以工代赈,但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修建公路、兴修水利工程和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对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拦路虎——十分简陋的办学条件的改造,却没有纳入以工代赈的计划安排。为此,建议实行“以工代赈,以赈赈校”,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1.
北洋政府时期,华北地区灾荒频仍,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减弱,国家赈济职能衰退,民间慈善组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替代政府行使救济灾民的职责,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一旦遭遇天灾,对农民的生命财产将会造成巨大的打击,以中国红十字会和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组织,以挽救生命为职志,勇于挑起慈善救济的重担,并把以工代赈、教养兼施等西方慈善理念引入到我国,改变了传统灾荒赈济模式。当然,民间慈善团体的赈济效能并非完美,他们所筹发的善款、物资相对于庞大的赈济支出而言微不足道,但他们传播新式慈善理念和救济方式的行为,有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民间力量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NEWS会讯     
《留学生》2011,(11):17-17
2011年全国留学人员团体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哈尔滨举行 9月20日,2011年全国留学人员团体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哈尔滨举行,该会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承办。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留学人员组织的凝聚力,推动留学人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麻疯救济会是一个由基督徒发起组织的民间社会团体,以铲除中国麻疯为己任。本文分析了中华麻疯救济会的各项事工与效果,指出在其存在的二十多年中,担当了铲除麻疯运动的领袖角色,该会的成员主要由中国人组成,他们通过社会网络组成一个共同体,从而使个体力量倍增,作为地方社会的"意见领袖",这些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一环,也是救济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潮州历史上水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而官方的赈济活动未能满足救灾的实际需要。由地方绅、商、民以及民间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组成的民间救济体系,以其及时性、多样性、公益性、持续性等特征,在清代潮州地方防灾抗灾及灾后赈济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赈的不足。从官方与民间救济力量的消长和互动,可以反映出清代地方社会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史迪威其人史迪威(1883年——1946年)是一个比较爽直的美国军人。他为了解中国和中国抗战,曾先后几次来中国,并在中国工作十几年。史迪威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11年。第二次是1920年,他任驻北京美军的语言教官,期间曾学习了华语及中国历史、宗教、经济。继被华洋义赈会借用到山西任筑路计划总工程师,在陕西接识了冯玉样。1923年任满回国。第三次是在1926年秋,任驻天津美军的营长。1927年驻北京美国公使馆曾派他去徐州了解南军实力,他对南方部队给予了好评。1929年4月返美。第四次来中国是在1935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是调和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传统社会的保障制度大体包括灾害救济和保障、社会弱者救助和保障两方面的内容。三国孙吴政权秉承我国扶弱济贫的优良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其统治区内以政府行为为主及官民结合,推行了一些安民和惠民的社会福利保障措施,主要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重农防灾、赈济、放贷、蠲免、宗族互助、招抚流亡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一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浙旅沪绅商的领袖人物之一,更是一位知名的慈善活动家,他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中国近代的慈善事业。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是王一亭一手创办并悉心经营的,在王一亭等人的领导之下,该会发起组织的为民请命呼吁和平、救济妇孺、临时救济难民等善举,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王一亭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直到逝世,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也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与肯定。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其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西北地区救灾方面采取了急赈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各级政府基本承担了救灾职能,建立了救灾机构,进行赈款救济、粮赈、粥赈、平粜、蠲免等,辅以工赈,救灾与防灾并行。一定时期内,以救灾机构日常化、救灾手段多样化等尝试了现代救灾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陷入空前危机。华洋义赈会从改良民生目的出发.在河北进行试验。他们从信用合作社入手,通过与银行联合提供贷款,部分满足了小农对资金的渴求,抑制了高利贷盘剥。华洋义赈会在试点中所创造的经验和引发的教训,予国民政府和民国关注农村的民间团体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捐纳。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赈灾救灾作出过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