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等城市中产阶层运动休闲消费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阶层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运动休闲消费的阶层化现象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到并重视,但社会阶层化对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对阶层人群运动休闲消费的影响却很少有人探讨。在社会分层研究中,学者们更注重大城市中产阶层的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分化。本文主要研究中等城市中产阶层运动休闲消费的态势,着重探讨社会的阶层分化与运动休闲消费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等城市中产阶层人群运动休闲消费场域与他们的学历、年龄、消费认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关联;社会体制、消费动机、经济收入对中产阶层的运动休闲消费场域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2.
促进体育消费是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中产阶层是社会中消费的主力.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我国中产阶层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中产阶层具有收入高、消费能力强、追求物质享受和休闲消费等消费特征.中产阶层的体育消费行为对社会其他阶层有很强的先导性和示范效应,易于引起其他人群的注意和效仿.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中产阶层的数量和比例,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强化体育偏好,提升受教育程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进一步扩大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借鉴相关的身体自尊量表的基础上,对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选择部分藏族、汉族男生的进行了身体自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民族但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身体自尊存在差异,同一民族不同运动项目存在身体自尊差异,特别是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身体自尊感确存在着显著差异。对藏族和汉族学生身体自尊进行比较发现,藏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高,这其中民族特点占有很大的因素。学生身体自尊也和学生的饮食习惯,休闲娱乐活动,环境差异,自我评价标准以及运动项目有关。  相似文献   

4.
选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录取类别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因子和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各因子与身体自尊各因子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身体状况进入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摘要:分析休闲教育视域下基于我国老年休闲体育参加者在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下的流畅感、休闲满意度和幸福感之间的差异及因果关系,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上升和促进老年人的休闲体育参与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运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等分析法对我国60周岁以上的530名老年休闲体育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流畅感在年龄、参与频度、参与项目、月收入方面均存在差异;2)休闲满意度在性别、年龄、参与频度、参与项目、月收入方面均存在差异;3)幸福感在年龄、参与频度、参与时间、参与项目、月收入方面均存在差异;4)流畅感对休闲满意度有着显著性影响,流畅感对幸福感无显著性影响,休闲满意度对幸福感有着显著性影响。针对性地对实施休闲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功老龄化及最大限度地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指数,最终为国家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抽样,对某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身体自尊水平与积极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PSW维度的均值显著大于高中生;男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女生;运动群体中学生的PSPP及PSW、SC、PC与PF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非运动群体。结论:初中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明显高于高中生;男生的整体身体自我满意感及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体验要明显高于女生;体育锻炼不仅对中学生积极情绪有直接促进作用,且也能通过提高中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对其积极情绪起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测量的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客观身体质量指数BMI、主观身体价值感、改变身体形象的行为意向以及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为效标,对从问卷调查法、形象选择法、形象调节法以及内隐实验法中抽取的4项身体意象测量技术进行了比较,考察了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共160名体育大学学生参加了本项研究,其中男生97名,女生63名,均龄21.21岁.因素分析发现,问卷调查、形象选择、形象调节3种方法测量的是外显身体意象;内隐实验法测量的是内隐身体意象,外显与内隐身体意象出现分离.外显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为低度相关.分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整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后,身体意象仍有可能对预测生活满意感做出新的增值贡献.讨论了研究结果的方法意义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以及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自尊在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方法:对来自天津市市内六区的315名老年人样本的锻炼行为、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自尊进行了测量,主要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分层回归显示体育锻炼对样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自尊后,由0.36大幅下降为0.09;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自尊对样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32、0.11、-0.26;锻炼频次、锻炼时长和集体锻炼对自我效能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1、0.24、0.45,且均P0.01;集体锻炼对朋友支持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25;体育锻炼对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存在直接相关;朋友支持和自我效能是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产阶层的概念进行明晰,并对太湖区域苏州城镇中产阶层的体育健身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中产阶层体育健身认知水平较高;健身信息获得途径主要趋向网络化;体育健身动机趋向休闲时尚、发展自我等深层拓展性;体育健身的连续性行为尚未形成;城镇体育组织机构建设起步较早,实际组织化程度却不高;体育健身消费行为滞后中产化;选择健身场所日趋品位化;健身项目呈现时尚、动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380名7~13岁的小学生(男生=213,女生=167)为研究对象,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来检验小学生整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及身体等级评定的关系.结果表明,较高的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与较高的整体自尊相联系;小学生身体等级评定的现实--理想差异在解释其整体身体自我概念与整体自尊上并没有明显有效的预测能力;在整体身体自我概念特别是运动能力、力量及耐力分量表上的得分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休闲是人类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自己休闲的梦想.运动休闲以其健康性、娱乐性、自然环保性等特点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体闲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采用什么样的运动休闲取决于人的生活观念、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态度等诸多方面,这使得城市人群和乡村人群对于运动体闲的态度产生了巨大差异,同时,城市与乡村在自然环境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最终导致城市与乡村的运动休闲的差异性的存在.但城乡之间运动休闲事业发展有存在互补性,而这些差异和互补性是运动休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PSPP身体自尊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684名不同专项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运动专项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产生的影响显著高于性别的影响,选择不同运动项目的大学生在身体自尊的各维度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身体自尊各个维度对身体自我满意感的回归系数与项目本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采用身体锻炼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锻炼量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自尊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不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系数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性相关。身体自尊和身体锻炼量对自我效能感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学视角,诠释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时间的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居民休闲时间的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论文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依据居民休闲时间的调查结果,选取年龄、城乡、婚姻、学历、性别、地区、工作时间、收入、居民生活满意度这几个影响因素建构OLS模型.结果表明,(1)居民的休闲时间存在差异;(2)居民休闲时间受年龄、城乡、婚姻、学历、性别、地区、工作时间、收入、居民生活满意度等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对居民休闲时间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向度自我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身体自我描述与运动行为等量表对1200位大一新生展开调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以揭示当代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外表评估、外表取向、社会体型焦虑、身体满意度和身体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肥胖方面,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和外表评估对运动行为的影响力较弱,但外表评估、身体肥胖与社会体型焦虑对身体满意度及身体自我概念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重庆市27所中小学182名健康围绝经期女性教师为研究对象,欲了解长期运动的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职业特点分为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两类,每类人群又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时间小于2年三组。利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的腰椎(L2-4)前后位、左股骨颈(L-FN)、大转子(L-TR)和华氏三角区(Wards)正侧位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浓度。结果绝经前期,两类人群BAP、E2、PTH及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人群L-FN、L-TR、Wards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绝经期和绝经后2年内运动人群BAP、PTH水平显著低于非运动人群(P<0.05),L2-4、L-FN、L-TR、Wards骨密度则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绝经期运动人群E2含量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结论:长期、持续运动可维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因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弱势人群健康投资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弱势人群健康投资观念具有低消费、低频度的特点,与居民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来源、月家庭总收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SES自尊量表和自编相关信息表对385名远程开放教育学员的自尊感进行测评,得出了远程开放教育学员自尊水平总体偏低和自尊值与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成就满意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学员自尊水平分析,提出了提高其自尊感水平的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16周啦啦操练习的中专学校学生进行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方面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学生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影响.研究结论:中等强度组女生比小强度组女生有更高的身体自尊水平;男生与女生在身体自尊的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中等强度的练习更能使学生获得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16周啦啦操练习能对学生的生活满意感产生积极作用;身体吸引力能有效预测生活满意感.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城镇居民中弱势人群健身观念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学等,对辽宁省城镇居民弱势人群健身观念进行了分析,对其中部分居民的健身观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弱势人群健身投资有低消费、低频度的特点,与居民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来源、月家庭总收入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