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组阁,这样一个学校管理层组成制度的改革,从表象看是校长的权力扩大化,甚者有人认为这会使得学校可能成为校长个人的学校。但观其本源,笔者以为值得期待:校长组阁,是推进名校生成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09,(12):79-79
江苏睢宁中小学推行“校长组阁制”;陕西:严禁向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成都:清理中考加分规范招收特长生  相似文献   

3.
1983年底,合肥市教育局党委决定在市属15中学实行校长“组阁”制。由于局党委知人善任,以及新校长毕兴淦同志的艰苦努力,半年来,这个学校已基本改观,改革干部制度的尝试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4.
魏文彪 《湖北教育》2009,(12):52-52
据《人民日报》报道,江苏省睢宁县对中小学校长实行全新的人事改革,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组阁制”。通过竞聘上岗的校长在拥有“组阁”等大权的同时,其权力也受到相应制约。按照睢宁的规定,对聘任制校长设立弹劾程序,10名教师联名即可激活弹劾程序。由全体教师公开投票,不称职票数达到50%时,予以弹劾。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对校长工作绩效考核一次,4年任期届满综合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以解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惊喜于“校长组阁制”的出台和真正实施.并期待它能带来多重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位朋友前不久参加所在学校的招聘,经过与其他投标者激烈竞争,中标当上了校长。学校班子“组阁”中,他出人意料地挑选两名前些日子的竞争对手,分别委以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重任。这两位“对手”不负所望,一个抓教育,一个抓教学,成了校长的左膀右臂,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很快步入了本地区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6.
我教了二十几年书,作梦也没想过做官。谁知生逢好运,最近上级竟然指定我“组阁”当校长,据说我符合下述条件:1大学毕业,2中年,3身体健康,4是男的。 “组阁”倒也好办,基本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说“基本”,  相似文献   

7.
“校长组阁”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和校长负责制及教师全员聘用制一样,都是努力从制度上使教育变好的一种积极措施。但它会不会也和校长负责制及教师全员聘用制一样,在中国特色的教育现状下沦为无可奈何的形式呢?会不会也如好多新举措一样.让少数人激动一阵子之后,就又涛声依旧了呢?  相似文献   

8.
陈平 《江苏教育》2010,(4):55-55
“如何看待校长组阁”征文消息发出后,反响热烈。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收到近40篇来稿,其中有教师也有机关公务员,大家对这个话题极为关注也充满好奇。之所以“关注”,是因为校长的权力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特别是广大教师的关注:之所以“好奇”,是因为这样一个源于西方、历史悠久的“组阁制”,在我们这里却是个新生事物。对这一事物,虽有人忧心忡忡,但更多的人却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9.
刘治奇 《贵州教育》2005,(14):13-14
当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三制一管”改革模式成为众多学校的首选方案。“三制一管”即“校长负责制”、“教师职任制”、“结构工资制”及“教育目标管理”的总称。其内在逻辑为:上级按照组织程序和有关规定授权校长组阁学校,拥有学校的行政决策权、行政指挥权,人事权和财经权;校长依条件聘任行政中层领导及教职工;在校长主持下层层授权授责,下达工作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期考核,绩效结果与工资挂钩。“三制一管”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调整过去不合理、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利益分配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校长负责制的逐步实施,校长已享有学校领导群体的“组阁权”。这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在领导体制方面的重大突破。但是,这项工作各地刚刚起步,有的还正在酝酿之中,缺乏经验,出现了一些问题,较普遍的是对“组阁”应具备的群体结构,在理论上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校长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领导班子人选,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致使领导群体的功能降低,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因此,优化学校领导群体结构,提高群体的工作效能,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校长组阁是江苏省对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度的一种新改革。就一定程度而言,这种新改革再次扩大了校长的“生杀大权”。因为在以往,对于学校副校长等重要职位的聘任人选都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然后通过公开竞争投票选取的方式来确定的。现如今。学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重要职位都由校长一人来指定人选,完全不必征求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或建议。这就不能不让一些略懂教育或关注教育的社会人士发出不同的呼声。  相似文献   

12.
江苏睢宁的“校长组阁制”向赋予校长更多的依法办学自主权迈出了更为具体和坚实的一步,成为了中小学教育脱离行政体制干预的滥觞,其多重的积极效应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衡山县以学校管理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县中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到七月底,全县7所县属中学和29所乡镇中学,已基本上完成“校长组阁”、“教师聘请”工作。其后,各中学新领导班子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拟订了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制。衡山县的学校管理改革是在县委的积极领导下和市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县委成立了以副书记罗辉为首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分别召开了县委、县  相似文献   

14.
杨玫 《教书育人》2010,(5):15-15
2009年8月,江苏省睢宁县出台文件,在全县推行中小学校长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校长聘任制。新的人事制度校长有权“组阁”,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职位可由新任校长确定人选。同时为了有效制约校长的权力,文件规定,对聘任制校长设立弹劾程序,10名教师联名即可激活弹劾程序,由全体教师公开投票,不称职票数达到50%时,予以弹劾。  相似文献   

15.
王洪伟 《江苏教育》2007,(17):55-55
从国家对校长的管理制度改革来看,中国的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校长是在目前校长选拔、任用、评价制度下被“相中”而配置在某所学校的管理者。其主要心态是组织上“要我干”。一个“薄弱学校”或者“一般学校”的校长,其成长为“好校长”的路径是经上级“配置”到“重点学校”去,而重点学校的“好校长”“配置”到“薄弱学校”或“一般学校”有时会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6.
校长组阁制,这种以私权力为重的制度,缺乏监督,出现问题,一下就是一窝。事实证明,在当前,我国还不适合这种制度。在监督密不透风的情况下,贪腐依然屡禁不绝,层出不穷,何况在这种无监督的环境中呢?况且,这种校长组阁制究竟能有多大作用呢?校长组阁后,教师就会欢欣鼓舞深受感动然后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工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的兴衰。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工作,校长就得常备“三块石头”:“磨刀石”、“吸铁石”和“试金石”。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睢宁县继2009年8月全面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聘任制后,又在全县中小学推行"校长组阁制",即校长完成竞聘上岗后,由新任校长组织选拔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教干队伍,校长任职期满或校长冈不称职被解聘后,"内阁"一并解散.任职期间,教职工对校长德勤绩廉等表现不满意,10名以上教师可联名提请教育主管部门罢免校长.  相似文献   

19.
校长组阁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和校长负责制及教师全员聘用制一样,都是努力从制度上使教育变好的一种积极措施。但它会不会也和校长负责制及教师全员聘用制一样,在中国特色的教育现状下沦为无可奈何的形式呢?会不会也如好多新举措一样,让少数人激动一阵子之后,就又涛声依旧了呢?  相似文献   

20.
校长组阁制,这种以私权力为重的制度,缺乏监督,出现问题,一下就是一窝。事实证明,在当前,我国还不适合这种制度。在监督密不透风的情况下,贪腐依然屡禁不绝,层出不穷,何况在这种无监督的环境中呢?况且.这种校长组阁制究竟能有多大作用呢?校长组阁后,教师就会欢欣鼓舞深受感动然后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工作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