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白钰 《文教资料》2011,(32):54-55
课改已实施多年,重"术"轻"道"的教学方式依然十分普遍。语文虽讲技法,但更多要让学生自己体味、自己悟。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让阅读回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施分层次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将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考核标准分层次。购置实验实训设备来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只进行了2个层次的划分,还远远不够。充分理解分层次教学的内含,准确无误执行"分层次"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改变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课堂的"主角"变成了"导演",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仍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学目标未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上完六年级"折扣——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我开始布置作业。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周老师,如今吃的、穿的、玩的,样样都打折,为什么作业不打折呢?"刚说完,全班同学都鼓起掌来。我苦笑一下:"一共才4道题,难道还要减2道不成?"孩子们鬼得很,马上说:"可以的,谢谢老师给我们打了五折!"连折扣率都算出来了,说明他们对折扣的知识掌握得不错哟!然而,课本上的4道题都有相应的训练目标,怎么办?我灵机一动,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必然趋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高效的教学方式从教,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将减负增效看做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我们要不断探索减负增效的新路子,获取新经验,达到新目标,也就牵住了以生为本减负增效的"牛鼻子"。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课堂活了,学习的方式活了。然而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却日渐严重。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教材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山东省提出的"五严"规定入手,在倡导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我们数学教师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自己不断"增负",转变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实施"增效",从而构建理想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周琳 《学子》2014,(10):97-97
为了改变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满堂灌"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今年年初,我市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从这个计划的提出,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及实施后产生的效果,每个环节我都有着较深的体会,以下是我对此的总结。一、"学讲方式"的含义"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  相似文献   

9.
韩燕 《考试周刊》2012,(13):37-37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新气象。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新课程、新教材在带来欣喜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追求表面形式的多样新颖,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实施;以"拓展""迁移"为由,忽略了对文本的解读;滥用多媒体手段,干扰了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国家颁布的新课标倡导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也曾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因此,作为学校中的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各层学生,注重过程评价。因为,"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是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李笔耶 《现代教学》2009,(10):14-14
新学期,长宁区教育局推出了小学"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和高中"主题轴"式学生综合素质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这两者都是以素质教育的核心领域"课堂",核心部分"课程"为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旨在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改善教学方式,有效实施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并进行课程统整。此举措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但同时也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道家哲学中"道"的含义是丰富的,从本体论的意义看,"道"是万物的本原和发动者,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且是永恒变化和运动的,彰显出其寓于万物之中运作而又不凝滞于物的特质;从认识论的意义看,"道"的意义为超越主观偏见和标准,实现万物相通的特性;从社会处世观的意义看,"道"的意义为遵从"自然"之法,从而实现无为而无所不为,呈现出不执著于俗世俗务的特性。所有这些丰富的含义都指向了"道"的一种深刻属性——超越性,即不执著不沉迷于物,而这一属性辐射在现实世界中则为超名利、超是非、超生死的逍遥境界,超越性实现了"道"在整个道家哲学中的贯通。因此厘清这一重要属性,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个道家哲学的超越思路,更启迪我们摆脱现实的束缚与限制,从执著走向逍遥。  相似文献   

13.
"知-研-行"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知─研─行"教学方式产生的背景与实施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具体的操作程序,提出了顺利运转应具备的几个条件,阐明了"知─研─行"教学方式应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以缩短毕业与就业之间的距离,让教学更好地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表明孝悌之道是尧舜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考古代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尧舜时期已有孝悌萌芽,夏代有忠德流行,商代则是悌道大盛,周人比较全面地形成了孝悌风俗,这些都是孔子系统孝悌思想形成的历史资源。孟子说孔子乃"集大成"者,其于孝悌思想亦然。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学校提倡"双语教学"的背景下,"语言学概论"已经被人们作为中文专业中最适合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而提出。本文针对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和实质,指出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实施的"双语教学"与一般概念的"双语教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式上,我们认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实行的是"渗透式"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转变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知─研─行"教学方式产生的背景与实施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具体的操作程序,提出了顺利运转应具备的几个条件,阐明了"知─研─行"教学方式应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以缩短毕业与就业之间的距离,让教学更好地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丽 《辅导员》2010,(14):49-49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成功之道,这种方法不仅运用于治国,许多方面都可借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妨也提倡一下"一张一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异端"是指异于圣人之道,并对圣人之道构成威胁的学派或学说。这一词从朱熹后已专有所指。明代立国,以程朱为正统思想,明代士大夫继承了程朱关于"异端"的观点,将佛、老(道)视为异端。其原因乃是因为这种"非圣人之道"在明代已上升到了"道"的层次。在明人看来,王学及其后学泰州学派,都不是异端。  相似文献   

19.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突显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专家诊断为一体的"ERP企业经营模拟沙盘"互动教学方式,并对该教学方式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希望能对我们中职会计提高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陈一鸣 《广东教育》2014,(11):13-14
从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设题情况来看,文意理解题其实涵盖了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的考查。高考文言文中都有一两道"文意理解"(概括文章内容)题。这题设置四个选项,四个选项的内容按行文顺序表述,也都采用"选出错误的一项"的形式。编题老师往往在"错误项"中设有陷阱,"引诱"读者上当,面对这道选择题,我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