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访是地方电视台记者获得新闻的有效途径,由于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不同,新闻记者应当注意采访过程中的技巧。本文研究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品位是文化记者人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文化记者的文化品位对于了解文化记者的职业行为及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从文化品位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文化品位的特性与种类分析探讨影响文化记者文化品位形成的诸多因素,从而揭示出有价值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出镜记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直播节目中,出镜记者除了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外更应该具有坚实的政治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意识。出镜记者可以缩短观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对出镜记者的素质的探讨也至关重要。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这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出镜记者,更应该具有较高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周志懿 《传媒》2006,(6):26-27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传媒业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环境?<传媒>应该怎么做? 张建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扩展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围绕着文化记者的职业特点、职业领域和工作内容探讨了新时代文化记者应担负的传播使命。文章认为新时代文化记者具有四个职业特点:一是文化理性;二是社会教育性;三是实践活动性;四是大众趣味性。作者提出,新时代文化记者应当承担三种传播使命:一是宏扬时代精神;二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三是讴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的《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一文,将记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分为传播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三大项:"由于文化责任不像传播责任、政治责任那样,因事实的对错、导向的好坏立见效果,在新闻责任方面常被忽视。它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责任,更显示出记者的知识、思想、业务等综合功力。"①就记者和传媒的职责而言,梁衡的所谓文化责任,应当是指记者和传媒关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刘芳 《兰台内外》2012,(1):33-33
一、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重要性1、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因此,档案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它还应该成为公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李英 《传媒观察》2003,(11):34-35
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中记者的违纪行为,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真实性这一新闻业的“第一原则”,也对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对此次记者违纪事件的检讨还应该从传媒文化功能的层面展开。作为现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英明决策,是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措施,是新文化建设的改革大进军。在这场世纪性的国家宏大文化叙事中,作为文化建设排头兵的出版单位,应该有哪些认识?有什么举措?在举国上下大学习、大动员、大作为的时代潮流中,出版社应该  相似文献   

10.
编辑记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主流文化的缔结中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传媒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格调感染、吸引受众,是对抗西方“文化侵略”的人才保证。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编辑记者的人格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使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使编辑记者的知识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为编辑记者塑造现代化人格素质提供了更广泛的国际大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一、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重要性 1、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凸现出来。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因此,档案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它还应该成为公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档案馆形成的文化产品,在满足多元化需求方面,有着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应该和风细雨,不能像对待经济那样对待文学的输出。对打动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符合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应该和风细雨,不能像对待经济那样对待文学的输出。对打动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符合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记者是一个"吃百家饭,行万里路"的职业,每天需要与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如何与这些人物打交道,又应该持怎样的姿态,不仅关系到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更关系到记者的职业形象。当前,各种媒体跻身新闻报道的领域,无疑加剧了同一地域媒体之间的新闻资源争夺战。新闻信息来源广、虚实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1,(28):6
何建明:"走出去"需要和风细雨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应该和风细雨,不能像对待经济那样对待文学的输出。对打动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符合其特有的规律。就像好莱坞文化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公众并不是很接受,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记者"走转改"活动为例,在文化视阈下对"走转改"活动的意义进行理性审视与剖析。"走转改"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通过发挥文化的主体功能、育人功能、引领功能,以及对文化的构建,在新闻宣传思想战线上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命题.出版历来都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围绕出版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问题,本刊记者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畅谈了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外广告在城市建设中日益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载体的户外传媒,应该为塑造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文化、形成特色城市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户外广告应该成为城市文化表现的符号、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文化的引导,并以城市的地域性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画廊与画家》(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8元/本),序言里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这件事情,文化记者没做,美术评论家没做,而被钱晓征以杂志出版人兼画廊主人的身份完成了"。我也曾问钱晓征:政府文化基金,就应该资助这样的项目吧?作者当然笑曰:想都没想过。  相似文献   

20.
梁衡 《今传媒》2007,(1):1-1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记者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