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能是受一些所谓的"满分作文"误导,如今有许多同学只要一提到语言"大气",便会立刻想到那些诗句横陈、名人成堆的文章;诚然,引用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的确能起到展示底蕴的作用,但如果这种引用不能和自己的思想和谐地融为一体,那么这些寻章摘句式的拼凑也只能展示自己是个"两脚书橱"而已。怎样才能让作文语言有内容又显得大气一些呢?  相似文献   

2.
可能是受一些所谓的"满分作文"误导,如今有许多同学只要一提到语言"大气",便会立刻想到那些诗句横陈、名人成堆的文章;诚然,引用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的确能起到展示底蕴的作用,但如果这种引用不能和自己的思想和谐地融为一体,那么这些寻章摘句式的拼凑也只能展示自己是个"两脚书橱"而已。怎样才能让作文语言有内容又显得大气一些呢?  相似文献   

3.
有老师感言,现在许多同学的作文语言叙事肤浅幼稚,视野局促狭窄,造句生涩干瘪。要改变这种局面,同学们可以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让自己的作文语言显得大气,二是让自己的作文语言充满灵气。 大气: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第一,靠厚重的底蕴垫底。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要让他们放开手脚,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要让学生学会深层思考,写出"人无而我有"人有而我新"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语言有特色、有文采的文章往往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因为精彩的语言能使得文章"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我们要让自己的作文出类拔萃,就得着意雕刻文采之花,让手中的笔灵动起来,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孩子们普遍苦恼于自己的作文语言不够靓——平实有余而生动形象不足,而那些作家的语言总是能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酸甜苦辣,体验到真善美、假恶丑,引起我们的共鸣,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语言不够美,不够"靓"。想让作文语言"靓"起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一些写作技巧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四步"作文教学法,即计划指导、修改升格、佳作引领、面批重作。"四步"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内驱力,让学生想写作,想提高,能提高,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重点环节是修改升格,让每一位同学感到自己的作文有提升的可能;让每一位学生感到通过训练,自己有能力提高作文的水平;让每一位学生期盼自己的作文通过训练能成为班级的佳作,从而以最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写作中。  相似文献   

8.
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作文是语文教学工作者抓的重点。新课改后,作文更是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抓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九年义务教育中,语言的教学可以算得上是个"老大难"问题了,而作文又能完美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可以说作文算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教学中用到的方法,希望对老师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能让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考评领域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待义而后成。批语是对一篇文章的优缺点所做的分析、指点与评价。给学生的习作写批语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传统的习作批语往往就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等做出逐一评判,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这样的习作批语仿佛全都是“克隆”出来的,让教师自己也觉得乏味,更不用说学生面对这样僵化的批语会有何等厌烦的情绪了。而好的作文批语,不仅能让学生在温馨的语言中明白自己作文存在的不足,还能让学生激起习作热情。如何让批语点燃学生习作的希望之火呢?一…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提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可见,学生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就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提高和培养。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呢?一、在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中培育个性认知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19世纪卢梭就指出:"表达是整个人的活动,我们的语  相似文献   

12.
中年级是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已萌生对作文的抵触情绪,甚至害怕,长此为往,将会陷入何种境地。为了让孩子不至于那么害怕,甚至于喜欢作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学生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那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素材积累。下面我就中年段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一、扎实语文教材,做足语言功底"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如此可见写好文章必须先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3.
近一段时间,"民国版"作文风靡网上网下,捧读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学生习作,语言虽然质朴,章法虽然简单,篇幅虽然短小,但却有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其简短的文字,纯真的情感、稚嫩的童心、优美的意境、大胆的想象,读来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作文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但愿这组返璞归真的民国版小学作文,能给当今词句华丽、套话连篇的作文之风带来一丝改变,能给每个同学的心中带来一丝惬意,更能让同学们想起自己小学时候写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以说,要求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及作文教学的创新精神。指导并放手让学生改作文,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从繁重而实效甚微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琢磨自己的习作,去做进一步的认识、思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习惯的同时,更  相似文献   

15.
<正>一提起作文,老师、同学、家长无不望洋兴叹: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写,大人们不知道如何教。有的学生虽然已经小学毕业,但是仍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我个人觉得,其实写作也像做其他事一样,有其独特的规律可以遵循。如果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渗透一些写作的技巧,使学生的语言富于变化,生动形象,让呆板干涩的语言"活"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而且会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由原来的怕作文逐渐变得爱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语言"活"起来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他的知识面、信息量、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驾驭的能力、写作技巧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生动形象且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采用作文训练的合理途径来让学生积累生活、形象、思想、语言等。一旦学生的"积累"得到充实,写作文时就能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了。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应注重发展性和主体性,树立"自主作文"意识,一改过去一手包办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使学生"爱作文、练作文、能作文"。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作文别具一格,让学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已成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焦点。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作文是语言的艺术。无论哪种类型的作文都十分重视语言,而语言又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的语言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20.
"套用"--虚而不真、呆而不活、华而不实,是作文文风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导致学生的作文"带着镣铐跳舞".作文教学要从人出发再回归到人,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作文的真实,应该定位于思想(理性的"我")、个性(独特的"我")、大气(人文的"我")和诗意(唯美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